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默陌瞭然

    仔細想想作為家長我有很多地方都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在一個家庭中家長撫養子女,傾注所有,相對的對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不自覺的總是以自己所期望的樣子來要求孩子的一切。比如我的孩子一定要懂禮貌;我的孩子一定是個聽話的好孩子;我的孩子學習成績一定要優秀等等,總之你心中塑造的那個“故事裡”的孩子也許不現實。

    我們對孩子的支配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要求。舉例說明: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孩子偶爾不喜歡吃飯或剩飯,“愛”孩子的家長說啥也得哄著孩子把飯吃下去,不吃就大吼大叫,換位思考,大人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一頓不想吃東西很正常,我們卻接受不了孩子少吃或不吃。再有有時候見到陌生人不打招呼,不說話,我們就以為孩子沒禮貌,不懂事,然後進行斥責,換位思考一下,大人和人交往也注重個眼緣,大人們之所以見到不喜歡的人也要應付基於世故的表現,而孩子天性純真,不懂得遮掩。

    而當孩子大了家長與孩子之間有更多的分歧,比如考學、就業、擇偶等等,總是因不能相互體諒發生太多口角太多不愉快,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出發點考慮事情,這樣有利於相互理解,有利於家庭和睦,一個良好的、以相互尊重為基礎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2 # 紫楥讀歷史

    1

    一個以前的同事,她是再婚家庭,因為她自己不能生育沒有孩子。男方家有一個十歲的男孩。男方家中只有祖孫三人。她嫁過去以後,算是一個完整的家。雖說是再婚家庭,因為她沒有孩子,也把對方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對待。小男孩也對她比較依賴點,因為家中,爺爺和爸爸經常會打罵他,除了這個新媽媽不會打罵他。這個同事有次給我們講,那個小男孩打電話來了,問她什麼時候回去,說他在家老是捱打罵,沒人和他好好說話。想讓她早點辭職回去。完了,這位同事就說,那孩子也可憐的,小小的,爸媽就離婚,媽媽就走了,爺爺和爸爸把他帶大,爸爸經常因為他調皮打罵,爺爺也是不高興就會訓斥他。在家裡他是沒有一點地位的。爺爺和爸爸從不在乎他的感受。

    我為同事的一番話給吃驚了,因為我好像腦子裡就沒有這個概念。

    2

    春節期間要走親戚,帶孩子去了親戚家,看到孩子沒去問大人好。有的家長當著親戚的面會把孩子給數落一番。說孩子不懂禮數。

    親戚問起孩子的學習成績時,孩子已經長大了,不願意在眾人面前談論自己的學習和成績。有的家長會說,他的學習就那樣,反正我們也不指望他將來考什麼好學校,能讀多少算多少吧。等等,諸如此類的。

    我們經常有意無意中說著打擊孩子自尊的話。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我們卻渾然不覺。

    3

    當我在對孩子說一些不中聽的話,做一些激怒她的事情時,會想到自己小的時候,經常會惹父母生氣,也經常會捱罵捱打。好像突然看到眼前哭泣傷心的女兒就是小時候的我。於是我會反思,反省。

    的確,我們很難去感受到他人的感受,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孩子,也很難。但是,請考慮下他們的感受。只是為他們考慮下,人人都會有同情心,但不會都有同理心。尤其是在面對自己的親人。總是想著他們是我的親人,他們不會計較什麼,不會在乎什麼。對自己的孩子,也總是把他當作是一個物件。一個沒有知覺的東西。好像父母說什麼,做什麼,孩子只有接受,服從就可以了。很少去考慮下孩子的感受。

    這樣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這樣的家庭,孩子也無從感受到溫暖和幸福。當我每次反思自己的時候,就想著一定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當作一個可以聊天交流的朋友。適當的時候問下她的感受,她的意願。

    祝生活愉快!

  • 3 # 大話精神

    很多孩子考試的成績出來了,怕被父母罵,就不敢告訴父母。知道父母遲早會知道,但又不知道如何開口,怎麼做,心裡非常不好受。

    許多父母知道孩子有這樣擔憂的時候,可能會習慣性地教育孩子: 你早幹什麼去了?怕被罵的話,平時怎麼不努力學習呢?你成績考好了, 我們就不會罵你了!

    父母們從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的感受。學習這個事情,並沒有父母想的那麼簡單,不是隻要你努力了,就一定能在班級裡排前幾名。全班有幾十個同學,就會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成績的好差,不僅僅取決於態度和努力,還取決於個人心智發展的水平。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對他而言已經很不幸、很讓人傷心了。這本來已經讓他很煩惱了,可是,煩惱不止這個,還有來自父母的壓力,讓孩子更加的煩惱,甚至被壓抑的喘不過氣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美國生子大概需要住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