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土家園園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三農”發展的一系列制度性供給進一步加強,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種糧積極性。

    去年的秋天,正值秋冬種繁忙的季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這是黨中央在完善農村土地經營制度方面的又一重大舉措,對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實現農村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極大地提升了農民種好地、種好糧的自覺性。

    今年的夏糧生產,就是在這樣的土地政策供給中深入推進。農村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土地延包,有利於形成長期穩定的土地承包關係,激發農民群眾增加農業投入、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土地經營權流轉,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引領作用,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形成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現代化。

    財政政策配套,保障性制度供給不斷強化。中央財政去年冬天提前下達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和深松作業補助資金,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今年2月聯合釋出《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明確補貼範圍內機具全面實行敞開補貼,優先保證主要農產品生產所需機具和農業綠色發展所需機具補貼需要。一系列精準的制度供給,有力保障了夏糧豐收。夏糧佔全年糧食的四成,夏糧豐收,全年糧食豐收就有了底氣。曾衍德表示,堅持不懈重農抓糧,使糧食數量、質量能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消費總量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十分重要。當前,在確保夏糧顆粒歸倉的同時,要不遺餘力地抓好秋糧生產。

  • 2 # 辛佑之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也正是我也在思考的問題,淺談如下。

    ☆關於農民不願種糧的原因分析

    1、種糧收入低。農民種糧很辛苦,種糧成本高,收入偏低。就拿種水稻來舉例:

    種水稻成本核算。①水稻種50元/斤,1斤谷種只能栽秧一畝田。②化肥農藥每畝大概需50元。③要經過的程式若干,而每道程式勞動力以畝計:播小苗秧(1個),乾田收水(3個),插秧(3個),施肥(0.5個),收割(2個),曬乾入庫(0.5個)等等。這只是保守估計需要勞動力11個,按現在農村勞動力80一120元/天,平均按100元算,需1100元。總共成本每畝水稻種植需1200元左右。

    種水稻收益估算。目前農村種水稻產量在800一1500斤/畝,畝產最高不會超過1500斤。①按畝產平均1200斤算,市場上穀子價格在1一1.5元/斤,折價1200一1800元/畝。除去成本1200元,收益只在0一800元/畝之間。②如把穀子換成米來算。一般情況1斤穀子可打米0.7斤,每畝可打米600一1050斤。而目前市場上米在2.5一3元/斤,可賣到1800一3000元,減去成本1200元,收益在600一1800元。

    綜上所看,一年辛苦沒多少錢賺,而且人很累,況且這是最好情況,如遇災害如蟲災、風災等,收入就更低了。其他種植大抵如此。

    2、務工收入高。自從有了打工,這就成了農民增加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且收入每月最低都在3000元左右,無論如何年收入都有2一3萬元,比在農村種糧不知強多少倍。

    3、糧食價格永遠趕不上市場上其他價格。糧食價格始終在低位俳佪,因為這是國計民生大事,農民希望價格高,而消費者希望價格低。其他如房價、衣服等等價格奇高。

    4、農民生活靠種糧沒盼頭。這不用說,只靠種糧,只能維生,不能過好。現在誰不想過好日子呢?

    5、種糧補貼低而散。現在每家每戶都有,每畝幾十元,每年幾百塊錢,對農民來講起不了任何作用。

    正因為如此,農民在各種誘因的引導下,都紛紛外出,把土地荒在家裡,沒幾人願種土地。

    ☆關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探討

    2、改以土地補貼為賣糧補貼。農民種糧多,賣的多補貼多,讓種糧戶有賺頭。比如水稻,你賣1000斤,可收入2000一3000元,在此基礎上,每斤國家補貼1一2元/斤,農民收入一下增加較大,農民不爭相種糧才怪。

    3、降低種糧成本。如糧食種子、化肥等等,讓農民低成本運作,高收入獲得,提高種糧積極性指日可待。

    4、實行規模種植。包括機械化、科學種植、流轉土地規模種植等等。

    無論如何,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人民心裡才不慌,提高農民積極性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易》裡的“其亡其亡,繫於苞桑”該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