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琳慧鑫夢
-
2 # 凌兒媽媽
如果是這種一起玩誰不小心碰了誰一下就被呵斥的,那還有必要玩下去嗎?早就離得遠遠的了。同時孩子的情緒需要安撫,你要告訴孩子,阿姨她沒有在罵他,只是她聲音比較大而已。但是也要告訴孩子,玩的時候儘量要小心一點,碰到別人家的孩子要馬上道歉。我想孩子就會理解了什麼行為是好什麼行為讓別人不愉快,需要道歉。
而有些家長她說話是沒有經過什麼大腦的,這不只是在外人面前,有時候親戚之間也會有各種各樣情況發生。
就說過年我們在家,一幫孩子經常在一起玩。嫂子的兒子三歲,還比較小,姐姐們經常挨他打捱他咬,由於年齡比他大也不能打他。所以他們進房間的時候就會關門不讓他進。嫂子就比較生氣,說他們不帶她兒子玩。可是為什麼不帶他玩啊,原因很清楚,就是孩子們搞不定這個混世魔王,唯一的辦法就是隔離。
然而還有一件事,也讓她大聲呵斥女兒。因為女兒常年在外,家裡飯菜比較辣,吃飯的時候喜歡喝水,先不說吃飯的時候喝水是不是不好。反正嫂子看到後就大聲說女兒,都是你,害得我女兒也喜歡吃飯的時候喝水,她就是學的你,好的不學壞的全學了。
當時我聽後就鬱悶了一下,這種事情你這樣大聲去呵斥一個孩子是什麼意思。不帶著玩說不帶著玩,帶著玩呢說把她女兒教壞了。而且這僅僅只是吃飯時喝幾口水這種小事,並非什麼大的壞習慣。
我願意相信她沒有惡意,只是說話不經大腦。但是作為孩子來說,她會怎麼去想。她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喝幾口水,也沒幹什麼壞事要被這樣呵斥。我覺得孩子她做任何事情都只是覺得自己需要,而別的孩子是否需要,做為父母要先問自己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不分青皂白先下定論。
就象我,先問清楚女兒為什麼要喝水。她說實在太辣,不喝水吃不下。而她如果要制止自己的女兒喝水是否也要問一下孩子,為什麼要喝?可不可以不喝?或者把吃飯時喝水有什麼不好告訴孩子,再讓孩子自己選擇要不要喝水呢?
-
3 # 冰雪8492030
我家孩子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我沒忍住,跟對方吵起來了,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我是媽媽,我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我的做法有些欠妥,但是孩子之間玩耍,有些碰撞是難免的,都像那個家長那麼矯情,那她完全可以別讓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玩。孩子之間小的碰撞,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解決,大家無需插手。
-
4 # 慈妮親子心理
題主做的已經很對很到位了。除了危急時分,一條放之四海皆準的原則是——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我聽到一個阿姨大聲說話,寶寶你嚇了一跳,我看見你哭了。”讓孩子明白受到驚嚇,是可以哭的。同時,有力量地擁抱孩子,讓她感覺到你懷抱的溫暖與安全,給寶寶時間哭夠,待她平靜下來時,告訴她“大人有時也會做錯,特別是剛才,那個阿姨以為她的寶寶會被碰倒,不小心叫出了聲。寶貝,你可以原諒那個阿姨嗎?”當孩子明白了道理,理解了對方時,是會同意原諒的。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原諒別人的權力時,會感到自己特別有力量,一個孩子知道甚至有一個大人在等著她的原諒,那自信的小種子簡直就已經發芽了。等寶貝答應原諒阿姨,要繼續用同理心開導寶寶:“寶貝剛才把小朋友碰了一下,她也嚇了一跳,你要不要象媽媽安慰你一樣去安慰一下她呢?”,這個時候的寶貝,估計早已象個小大人了,當她試著去安慰朋友時,想象一下,孩子此刻是多麼地信心滿滿,畫面一定萌到爆表。經過你這樣的一番折騰,對方家長也已看出了高下,不用你再去說導她,她也已經明白了道理,和解的願望也已悄悄在她心裡萌動。
總結,上文黑體字就是提煉的步驟。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契機,你不但化解了寶貝受到驚嚇的心理陰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關心他人。春風化雨的教育,能使孩子得到很好的成長,長成一個Sunny可愛充滿正能量的人。
大家好,孩子現在兩週了,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玩的很開心,在不經意的時候碰到了對方,那個小朋友沒有哭,也沒倒,和沒發生什麼事一樣,可是對方的家長大聲呵斥我家孩子,當下就哭了,被嚇的不行,我也說了對方的家長,我哄了哄寶寶,對方也說不是在吼我家孩子,可是她聲音明顯很大聲,而且表情也很嚴肅。要怎樣安撫孩子之後的心理呢,怎樣培養才能夠更自信呢?
回覆列表
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不會讓孩子打人,每次別人孩子打我孩子,我都會跟她說,如果他還打你,你就大聲告訴他,你再打我,我就還手了。 我家孩子打別人,我有打過她,吵過她,看著她哭,心裡真的好難受,如果不這樣做,別人看見孩子打別人,做媽的不教育孩子,就是慣著孩子打人。有很多次,各種原因,孩子們在一起打架了,對方都是不帶喘氣的一直罵,我不會罵髒話,回不了嘴,只能跟他講道理,最後時間久了,人家覺得我很好欺負,經常對我冷眼冷語,後來我發飆了,鬧的很厲害,鬧了一次以後,他們再也不敢對我兇,說話的聲音都小了很多分貝,對於這種人我也是無語了,孩子們最好不要教他打人,一打就不可收拾,孩子們打架很正常,大人也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