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肖走教授
    薩特,一個很難被常人理解,讀不懂的大師

    薩特(1905~1980)是法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及社會活動家。以他為代表的存在主義思潮曾風靡歐美,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

    薩特主要的經典著作名錄

    《噁心》、《蒼蠅》、《死無葬身之地》、《骯髒的手》、《存在與虛無》等。

    本人讀過一些薩特的書,如果要我實話實說的話,我個人認為,薩特的書一點都不好看,文字晦澀,句式倒裝,哲學味十足,一般人根本看不下去。

    小說《噁心》是外界盛傳最有名的一本了,1938年首次發表。《噁心》是薩特將自己的哲學思想與文學形式相結合,用小說來表現“存在”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全書以第一人稱日記體寫成,由兩頁沒有日期的日記和1932年1月19日~2月25日的日記組成,整個故事平淡、缺少情節。

    噁心本來是指一種生理反應,在文中是指清醒的主人公安東納·洛根丁對世界的偶然性與不可知性的噁心,對存在本身的無意義的噁心,對人的生存的偶然性和無深刻理由的噁心,對人性異化的噁心,對荒誕現實的噁心。

    《噁心》用形象的人和物展示抽象的哲學思考,是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圖解,是薩特小說創作成熟的標誌,從文學發展的角度來看,該書也確實深刻地影響了法國現代小說的演變,無論在哲理思想上還是在寫作手法上都堪稱現代小說的先驅。

    《噁心》堪比《尤利西斯》之晦澀難懂,但這本書是現代存在主義小說的經典,裡面哲學意味很濃,如果願意硬著頭皮啃一下的話,可以啃一下。

    如果為了瞭解一點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建議讀一下《存在與虛無》這本哲學著作。其中薩特倡導的存在主義哲學的思想大要,盡在其中了。

    如果從興趣閱讀的話,我建議讀一讀薩特與波伏娃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讓·保羅·薩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上世紀法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作家。他們兩人的名字在今天早已遠播全球,而且成為那個時代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們二人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更是人們談論的焦點。

    其中最有爭議、也最有獨創性的就是二人終生生活在一起,但絕不去履行結婚手續。然而,儘管如此,誰也不能否定他們兩人比好多夫妻更像夫妻,他們是戀人、是朋友,當然也是戰友。

    我建議去看看電影《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這是一個關於薩特與波伏娃一生相伴相守的故事。

    薩特始終是具有強烈個性的思想家,比如1964年薩特拒絕領取諾貝爾獎,其理由竟然是“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真正做到了這個世界上的獨一無二。向薩特大師致敬!

    最後讓我引用張曙光的一首詩,來做本文的結尾:

    雨聲並不帶給我們什麼。或許

    雨聲是一種存在。或許

    我看到的不是事物本身

    不是月亮,托起春天和洋槐的廣場

    紅色的搖滾樂和火烈鳥

    以及扭傷的屁股,短裙和陌生的臉

    以及一部書一一一

    透過一行行文字

    我們無法認識上帝

    他是否耽於幻想是否快樂或大聲哭泣

    甚至無法觸控白楊樹的葉子

    它們正排列在街道的兩旁

    在雨絲和肖邦的樂曲中熠熠閃亮

    我讀了很多書,仍然

    無法詮釋死亡的風景

    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蒼白的

    臉像雨中沖洗乾淨的街道

    1980年薩特逝世時很多人

    參加他的葬禮而如今

    他在哪裡他們又在哪裡?

    多少年一直爭論著莎士比亞的真偽

    我是否存在,還有桑丘,卡爾·馬克思和弗洛伊德

    過去了的就是死亡

    就是一片虛無的風景

    而如今薩特只是一個空洞的名詞,一部書的作者

    就像一個被蛀空的蠶蛹

  • 2 # 魯源

    我覺的薩特《噁心》是他寫作的最好的小說。

    洛根丁有著邪惡的敏感與陰暗的幽默。他能感受到音符在奔逃、樹木沉沒在海底;他能在星期三的存在中欣賞著Sunny下慵懶爬行的蒼蠅,卻面無表情地按死了它;他看著阿基爾先生墮落到被經驗湮沒的現實中去,卻只在心裡發了一通牢騷,然後報以一個微笑離開。他眼中的生物性與非生物性是完全顛倒的,他賦予一條連兇殺犯都遺忘的林蔭道旁的暗黑石頭以生命,卻將週日上午禮拜的人群肢解為腦袋——依附於帽子的腦袋和機械的軀幹。這種帶點神經質的敏感與幽默,在薩特筆下,好像一幕幕情景喜劇裡的橋段,有那麼些炫耀般的刻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嚴嵩父子能夠權傾朝野二十年,禍國殃民,嘉靖皇帝無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