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市場已經成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瞭解,2014年呼和浩特市政府計劃新建各類便民市場100個。已經啟動建設便民市場72個,基本建成35個,完成投資1.16億元,年底將運營20個。按照計劃,2016年全市將有300個便民市場投入使用。這些新型便民市場都在哪兒?和以前的便民市場有什麼不一樣?近日,記者跟隨呼和浩特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走訪了幾個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新型便民市場。
蔬菜價格不一樣
8月13日,記者到鄂爾多斯大街學府花園巷的華聯超市內瞭解當日的菜價,在蔬菜區,黃瓜每斤2元、豆角每斤2.5元、茄子每斤1.5元、西紅柿每斤1.5元,還有一些特價蔬菜。記者發現,超市內的部分蔬菜不是很新鮮,韭菜和菠菜等已經打蔫,不時有工作人員往上面撣水。在該小區外面的巷子裡,還有幾家小型蔬果店。記者發現,這些店裡的蔬菜品種比超市多,價格也分了好幾個檔次,但是都比超市略高。豆角有每斤3元和每斤4元兩種,西紅柿也有1.5元和2元兩種,茄子則是每斤2元。小店裡的蔬菜看上去更加新鮮,但是也有不少處理的特價菜。
難覓便民市場
8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北二環的璽園小區,發現該小區周圍沒有一個菜市場,小區內也沒有看到蔬果店。小區居民李大爺告訴記者:“目前,這個小區入住率不是很高,人比較少,附近還有另外兩個小區在施工,所以周圍既沒有蔬果店也沒有菜市場。我們家的菜基本上都是孩子們開車到內蒙古工業大學附近的超市或者便民市場買回來的。”
住在璽園小區東面的上東墅、松江城、紅樹灣的居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居民們表示,雖然目前這些小區的住戶還不多,但是等到後期入住的人越來越多,居民們日常買菜購物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滿足市民需要
璽園小區旁邊的便民市場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外部裝修。這個1662平方米的兩層建築,衛生間、消防設施一應俱全。“這是一個功能完善型的便民市場,這裡有一個地下車停車場,一層準備讓超市入駐,二層分為3個房間方便商戶租賃。兩側還有10間小型門臉房可以容納藥店、五金店和自動提款機等,一共可以容納140個攤位。”呼和浩特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負責人於逸飛介紹。
他還說,目前呼和浩特市已經建成和正在興建的便民市場分為簡易實用型、社群服務型、功能完善型和便民服務點四種。他還說:“除了光明路便民市場屬於功能完善型以外,大多數市區裡的便民市場都是社群服務型,在馬路商販比較集中的地段,還設定了簡易實用型的便民市場。”在玉泉區范家營村,記者見到了已經建成的簡易實用型便民市場,這個佔地798平方米的建築全部採用鋼架結構,內部可以容納60個攤位,外部還有辦公室、水房和衛生間等配套設施。對於一些老舊小區內無便民市場的情況,呼和浩特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原有的社群超市承包整合後成為新型便民市場。“我們會用多種多樣的便民市場來吸引老百姓,讓馬路商販也走進去。這樣市場就會更加規範,我們還進行了農超對接,從而達到質優價廉。相信老百姓會更願意到新型的便民市場裡買菜,這樣馬路市場就會逐漸消失。”於逸飛說。
首批即將營業
於逸飛介紹:“10月底呼和浩特市首批10個便民市場將開門營業。這些便民市場包括范家營便民市場、光明路便民市場和團結小區便民市場等,到2014年年底將有20個各類便民市場陸續營業。”便民市場主要是為了完善城市功能,方便市民生活,吸納流動商販入場經營,緩解主次幹道市容市貌管理壓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呼和浩特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便民市場一期建築專案共99個,建築面積13856平方米。包括利用城市邊死角地塊新建29個便民市場,佔地面積90979平方米,建築面積46823平方米,回購70個便民市場,回購面積91633平方米。其中,功能完善型便民市場面積較大,地下有配套停車場,地上有2~3層框架結構建築物,建築物內部有農貿市場、便民商鋪、生活超市等專案,如果條件允許,還會合理規劃市場佈局,增加銀行視窗、繳費中心、健身中心等便民服務專案,市場外部同時配建公共腳踏車專案;社群服務型便民市場一般處於社群內部,為1~2層框架結構,內部設定有農貿市場、便民商鋪或生活超市,同時收納社群周邊馬路商販,引入市場規範經營。另外還配套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如修鞋、修鎖、免褲邊、換拉鍊等生活所需服務;簡易實用型便民市場為鋼結構排架,主要收納周邊馬路商販,透過低標準的管理費用吸引馬路商販入場經營等。
便民市場已經成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瞭解,2014年呼和浩特市政府計劃新建各類便民市場100個。已經啟動建設便民市場72個,基本建成35個,完成投資1.16億元,年底將運營20個。按照計劃,2016年全市將有300個便民市場投入使用。這些新型便民市場都在哪兒?和以前的便民市場有什麼不一樣?近日,記者跟隨呼和浩特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走訪了幾個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新型便民市場。
蔬菜價格不一樣
8月13日,記者到鄂爾多斯大街學府花園巷的華聯超市內瞭解當日的菜價,在蔬菜區,黃瓜每斤2元、豆角每斤2.5元、茄子每斤1.5元、西紅柿每斤1.5元,還有一些特價蔬菜。記者發現,超市內的部分蔬菜不是很新鮮,韭菜和菠菜等已經打蔫,不時有工作人員往上面撣水。在該小區外面的巷子裡,還有幾家小型蔬果店。記者發現,這些店裡的蔬菜品種比超市多,價格也分了好幾個檔次,但是都比超市略高。豆角有每斤3元和每斤4元兩種,西紅柿也有1.5元和2元兩種,茄子則是每斤2元。小店裡的蔬菜看上去更加新鮮,但是也有不少處理的特價菜。
難覓便民市場
8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北二環的璽園小區,發現該小區周圍沒有一個菜市場,小區內也沒有看到蔬果店。小區居民李大爺告訴記者:“目前,這個小區入住率不是很高,人比較少,附近還有另外兩個小區在施工,所以周圍既沒有蔬果店也沒有菜市場。我們家的菜基本上都是孩子們開車到內蒙古工業大學附近的超市或者便民市場買回來的。”
住在璽園小區東面的上東墅、松江城、紅樹灣的居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居民們表示,雖然目前這些小區的住戶還不多,但是等到後期入住的人越來越多,居民們日常買菜購物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滿足市民需要
璽園小區旁邊的便民市場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外部裝修。這個1662平方米的兩層建築,衛生間、消防設施一應俱全。“這是一個功能完善型的便民市場,這裡有一個地下車停車場,一層準備讓超市入駐,二層分為3個房間方便商戶租賃。兩側還有10間小型門臉房可以容納藥店、五金店和自動提款機等,一共可以容納140個攤位。”呼和浩特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負責人於逸飛介紹。
他還說,目前呼和浩特市已經建成和正在興建的便民市場分為簡易實用型、社群服務型、功能完善型和便民服務點四種。他還說:“除了光明路便民市場屬於功能完善型以外,大多數市區裡的便民市場都是社群服務型,在馬路商販比較集中的地段,還設定了簡易實用型的便民市場。”在玉泉區范家營村,記者見到了已經建成的簡易實用型便民市場,這個佔地798平方米的建築全部採用鋼架結構,內部可以容納60個攤位,外部還有辦公室、水房和衛生間等配套設施。對於一些老舊小區內無便民市場的情況,呼和浩特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原有的社群超市承包整合後成為新型便民市場。“我們會用多種多樣的便民市場來吸引老百姓,讓馬路商販也走進去。這樣市場就會更加規範,我們還進行了農超對接,從而達到質優價廉。相信老百姓會更願意到新型的便民市場裡買菜,這樣馬路市場就會逐漸消失。”於逸飛說。
首批即將營業
於逸飛介紹:“10月底呼和浩特市首批10個便民市場將開門營業。這些便民市場包括范家營便民市場、光明路便民市場和團結小區便民市場等,到2014年年底將有20個各類便民市場陸續營業。”便民市場主要是為了完善城市功能,方便市民生活,吸納流動商販入場經營,緩解主次幹道市容市貌管理壓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呼和浩特市城環環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便民市場一期建築專案共99個,建築面積13856平方米。包括利用城市邊死角地塊新建29個便民市場,佔地面積90979平方米,建築面積46823平方米,回購70個便民市場,回購面積91633平方米。其中,功能完善型便民市場面積較大,地下有配套停車場,地上有2~3層框架結構建築物,建築物內部有農貿市場、便民商鋪、生活超市等專案,如果條件允許,還會合理規劃市場佈局,增加銀行視窗、繳費中心、健身中心等便民服務專案,市場外部同時配建公共腳踏車專案;社群服務型便民市場一般處於社群內部,為1~2層框架結構,內部設定有農貿市場、便民商鋪或生活超市,同時收納社群周邊馬路商販,引入市場規範經營。另外還配套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如修鞋、修鎖、免褲邊、換拉鍊等生活所需服務;簡易實用型便民市場為鋼結構排架,主要收納周邊馬路商販,透過低標準的管理費用吸引馬路商販入場經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