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時,鼓手左手握住長鼓的鼓腰上下翻轉,右手隨之拍擊,邊舞邊擊。。動作主要有模擬動物、祭祀等。舞姿剛健,風格淳樸。有的還可以在一張八仙桌上手舞長鼓,邊打邊跳。一般以嗩吶、鑼鼓伴奏,有時也唱盤王歌來助興。
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型別。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動物細節。其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長鼓的擊鼓動作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分類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釐米,鼓腰直徑為4—5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釐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30釐米,鼓腰直徑約15—20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釐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180—200釐米,鼓腰直徑約20—25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40釐米。
製作
長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長,中間小,兩頭大,其中一頭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兩頭喇叭蒙上精製過的黃羊皮,然後用6至8條染色麻繩拉緊兩頭黃羊皮,再塗上紅、黃、白等色彩,繪上龍鳳圖案,美化鼓身。跳舞時,舞者用一條綵帶綁著兩頭鼓頸,掛在肩上,橫於腰間,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別擊鼓,隨著音樂節拍,即發出唪啪唪梆的鏗鏘之聲。如果4人以上擊鼓,隨著音樂節拍,即發出噼啪蓬平的渾厚激昂之聲。若配之牛角、芒鑼、嗩吶伴奏,則如古代列隊排陣廝殺,鼓角喧天,山鳴谷應,振奮人心。居住在粵北山區的排瑤民,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廣東連南瑤族長鼓舞在排瑤祖先隋唐時期遷徙到連南時一同傳入,隨著耍歌堂的興盛而興盛。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腰扎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著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猶如兩虎相鬥,又象雙龍戲珠,真是妙趣橫生。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把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雄勁剛強的性格,表現得維妙維肖。其中“鬥雞”、“射箭”、“虎跳龍門”等動作,舞姿優美奇特,但難度也很高,需要嫻熟的表演技巧。
長鼓瑤語叫“汪嘟”,約4尺長,兩頭大,中間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製成。兩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為鼓面。舞時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併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鼕鼕比”的聲音。表演者隨著舞蹈動作,變換節拍,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緒,來達到其藝術效果。在表演形式上,長鼓舞分為單人舞、雙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共36套表演程式,內容十分豐富。瑤族長鼓的鼓身為木質,兩端挖空,蒙以羊皮。鼓分大小兩種,大長鼓長1米以上,鼓面直徑0.2米,中間鼓腰細7~8釐米;小長鼓長約0.8米,鼓面直徑約0.1米。擊鼓時常用黃泥漿糊在鼓面上,調節音色,故這種舞蹈也稱黃泥鼓舞。
廣東排瑤地區的長鼓舞為男性舞蹈。舞者將大長鼓斜掛在腰間,左手持竹片擊鼓,右手用手掌拍擊。表演形式有雙人對舞和眾人圈舞。對舞時一人領擊起舞,另一人對應相合;圈舞時也由一人領,眾人合。舞蹈以擊鼓時晃動鼓頭而帶動上身連續環動和半屈膝柔緩起伏的步伐為基本動律。廣西大瑤山一帶的大長鼓中又有公、母之分。公鼓形同上述,左手持鼓,右手拍擊;母鼓形短而粗圓,由一領舞者掛在腰間。領舞者多由村寨中年長的鼓手擔任。通常由1只母鼓、4只公鼓組成舞隊,由母鼓掌握整個舞蹈的節奏。鼓手為男子,女子持手巾邊舞邊唱穿插其間。
小長鼓由大長鼓演變而來,主要流行在廣西大瑤山和湖南瑤族地區。通常是2人或4人手持長鼓對打起舞,逢盛大節日,參加人數眾多。小長鼓輕便靈活,舞蹈動作花樣多,因膝部屈伸程度和耍鼓時部位高低不同而分“高樁”、“中樁”和“低樁”3種姿勢。打法上分為“文打”和“武打”,“文打”動作溫和、舒展,“武打”動作粗獷、複雜。還有在一張或兩張壘起來的桌子上對打的“打高臺”,舞技難度較高。瑤族長鼓的打法各地有別,有36套之多,根據內容可分為:蓋房子的、農業生產的、製做長鼓的、禮儀性的和遊戲性的等。每套動作都是由慢變快,逐漸形成高潮結束。這種舞蹈以自身鼓點為主要伴奏,也常用嗩吶、大鑼、大鑔伴奏。在群眾較多時,常一起伴唱黃泥鼓歌。
表演時,鼓手左手握住長鼓的鼓腰上下翻轉,右手隨之拍擊,邊舞邊擊。。動作主要有模擬動物、祭祀等。舞姿剛健,風格淳樸。有的還可以在一張八仙桌上手舞長鼓,邊打邊跳。一般以嗩吶、鑼鼓伴奏,有時也唱盤王歌來助興。
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型別。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動物細節。其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長鼓的擊鼓動作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分類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釐米,鼓腰直徑為4—5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釐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30釐米,鼓腰直徑約15—20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釐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180—200釐米,鼓腰直徑約20—25釐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40釐米。
製作
長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長,中間小,兩頭大,其中一頭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兩頭喇叭蒙上精製過的黃羊皮,然後用6至8條染色麻繩拉緊兩頭黃羊皮,再塗上紅、黃、白等色彩,繪上龍鳳圖案,美化鼓身。跳舞時,舞者用一條綵帶綁著兩頭鼓頸,掛在肩上,橫於腰間,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別擊鼓,隨著音樂節拍,即發出唪啪唪梆的鏗鏘之聲。如果4人以上擊鼓,隨著音樂節拍,即發出噼啪蓬平的渾厚激昂之聲。若配之牛角、芒鑼、嗩吶伴奏,則如古代列隊排陣廝殺,鼓角喧天,山鳴谷應,振奮人心。居住在粵北山區的排瑤民,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廣東連南瑤族長鼓舞在排瑤祖先隋唐時期遷徙到連南時一同傳入,隨著耍歌堂的興盛而興盛。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腰扎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著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猶如兩虎相鬥,又象雙龍戲珠,真是妙趣橫生。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把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雄勁剛強的性格,表現得維妙維肖。其中“鬥雞”、“射箭”、“虎跳龍門”等動作,舞姿優美奇特,但難度也很高,需要嫻熟的表演技巧。
長鼓瑤語叫“汪嘟”,約4尺長,兩頭大,中間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製成。兩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為鼓面。舞時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併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鼕鼕比”的聲音。表演者隨著舞蹈動作,變換節拍,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緒,來達到其藝術效果。在表演形式上,長鼓舞分為單人舞、雙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共36套表演程式,內容十分豐富。瑤族長鼓的鼓身為木質,兩端挖空,蒙以羊皮。鼓分大小兩種,大長鼓長1米以上,鼓面直徑0.2米,中間鼓腰細7~8釐米;小長鼓長約0.8米,鼓面直徑約0.1米。擊鼓時常用黃泥漿糊在鼓面上,調節音色,故這種舞蹈也稱黃泥鼓舞。
廣東排瑤地區的長鼓舞為男性舞蹈。舞者將大長鼓斜掛在腰間,左手持竹片擊鼓,右手用手掌拍擊。表演形式有雙人對舞和眾人圈舞。對舞時一人領擊起舞,另一人對應相合;圈舞時也由一人領,眾人合。舞蹈以擊鼓時晃動鼓頭而帶動上身連續環動和半屈膝柔緩起伏的步伐為基本動律。廣西大瑤山一帶的大長鼓中又有公、母之分。公鼓形同上述,左手持鼓,右手拍擊;母鼓形短而粗圓,由一領舞者掛在腰間。領舞者多由村寨中年長的鼓手擔任。通常由1只母鼓、4只公鼓組成舞隊,由母鼓掌握整個舞蹈的節奏。鼓手為男子,女子持手巾邊舞邊唱穿插其間。
小長鼓由大長鼓演變而來,主要流行在廣西大瑤山和湖南瑤族地區。通常是2人或4人手持長鼓對打起舞,逢盛大節日,參加人數眾多。小長鼓輕便靈活,舞蹈動作花樣多,因膝部屈伸程度和耍鼓時部位高低不同而分“高樁”、“中樁”和“低樁”3種姿勢。打法上分為“文打”和“武打”,“文打”動作溫和、舒展,“武打”動作粗獷、複雜。還有在一張或兩張壘起來的桌子上對打的“打高臺”,舞技難度較高。瑤族長鼓的打法各地有別,有36套之多,根據內容可分為:蓋房子的、農業生產的、製做長鼓的、禮儀性的和遊戲性的等。每套動作都是由慢變快,逐漸形成高潮結束。這種舞蹈以自身鼓點為主要伴奏,也常用嗩吶、大鑼、大鑔伴奏。在群眾較多時,常一起伴唱黃泥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