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58111840010
-
2 # 夢想5507369715363
文獻樓位於大理古城南門外,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文獻樓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因樓額懸掛雲南提督偏圖,漢名李羲瑞在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額,故名文獻樓。“文獻名邦”匾的兩側有清代文人周仁所寫的長聯:
溯漢唐以還,張叔傳經,杜公講學,碩彥通儒代有人,莫讓文獻遺風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樓臺而望,鷲嶺夕陽,鶴橋小路,熙來攘往鹹安業,但願妙香古國常駐於大世界中。
文獻樓位於大理古城南門外,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文獻樓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因樓額懸掛雲南提督偏圖,漢名李羲瑞在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額,故名文獻樓。“文獻名邦”匾的兩側有清代文人周仁所寫的長聯:
溯漢唐以還,張叔傳經,杜公講學,碩彥通儒代有人,莫讓文獻遺風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樓臺而望,鷲嶺夕陽,鶴橋小路,熙來攘往鹹安業,但願妙香古國常駐於大世界中。
這副對聯簡單明瞭地介紹了大理古國的風情。
此外,還有“文獻樓”“南詔故都”等匾額。樓的東牆上鑲嵌一塊紀念大理最早的漢文化傳播者張叔、盛覽的石碑,上刻“張叔盛覽故里”六字石碑。
文獻樓橫跨古城南面進入大理古城的通道兩旁,柳樹成蔭,充滿詩情畫意,是當時官府迎送達官貴人的門戶。
矗立在磚石結構門洞上面的文獻樓,是兩層歇山式土木石結構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築特色。文獻樓歷史上幾毀幾修,重建後的樓體雄偉壯麗。
大理古城另一處標誌性建築是弘聖寺塔,俗稱一塔,位於大理古城中和鎮西南原弘聖寺前。歷經歲月,大理弘聖寺早已蕩然無存,只存寺塔威嚴聳立。
弘聖寺塔是16級密簷式方形空心磚塔。弘聖寺塔全塔分為基座、塔身和塔剎3個部分,有3臺正方形基座,四壁用石頭壘砌,備臺之間有石階相通。
弘聖寺塔第一臺石階在南面,第二臺石階在東面,第三臺石階在西面,直對塔門。
弘聖寺塔門呈圭角式,其上鑲淺浮雕的5尊佛像,東、南、北三面各劈假卷門一道,弘聖寺塔身各層之間用磚砌出疊澀簷,四角飛翅。從2~15層,每層四面皆有佛龕,龕內建佛。弘聖寺塔佛頂四角原有金翅鳥現已不存。
雲南省弘聖寺塔剎裝置在塔頂覆缽上,上為仰蓮,再上為7圈相輪,相輪上為八角形傘狀寶蓋,再上為葫蘆形寶珠,弘聖寺塔寶蓋角上掛有風鐸,弘聖寺塔的造型,與大理千尋塔相似。
關於弘聖寺塔的建造年代,史籍記載的說法不一,如《大理縣誌稿》中說:
弘聖寺塔,在大理城南弘聖寺,弘聖寺塔高二十餘丈,十六級。世傳周時阿育王建,明李元陽重修。
楊慎在《重修弘聖寺記》中又說:“塔形於隋文帝時。”
弘聖寺塔是宗教的產物,修建如此宏偉的建築物,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條件,以上說法均是附會。
現依據弘聖寺塔塔門上佛像的造型及所出土的梵文塔磚《阿閃佛滅正報咒》以及出土的塔、佛像的造型判定,應為大理南詔國時期的建築,明嘉靖時郡人李元陽曾對弘聖寺塔進行過修葺。
新中國成立後在維修弘聖寺塔時,在塔頂部發現一批南詔、大理國時期的重要文物。這些文物多是宗教題材的佛、菩薩、天王、力士、明王、塔模、金剛杵、銅鏡、手鐲、光珠和貝等。
材料質地有木、玉、金、銀、水晶、銅、鎦金銅和鐵等。每件文物都技藝精湛,堪稱上品,佛像的造型也是面貌各異。整座古塔簡直就是一座巨大的文物寶庫。
除了文獻樓和弘聖寺塔,元世祖平雲南碑也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證物。此碑立於大理古城三月街街場內,立碑時間為1308年。
碑正面朝東,背靠蒼山,面向洱海。碑由青石座、兩截青石碑身、大理石碑額、麻石砌築圓券頂和圍護迎框組成。
石碑的頂部稍有殘缺。文字均為直行正書。碑文出自翰林院名家的手筆,文辭典雅,氣勢磅礴。上石著重敘述征伐雲南事蹟,下石頌揚了元世祖的功德。碑額呈半圓形,正面有“世祖皇帝平雲南碑”和雙龍捧月浮雕,背面刻有3尊浮雕像。
碑文不僅歌頌了元世祖討平雲南的赫赫戰功,還簡要地敘述了忽必烈揮戈南指、轉戰萬里,採取大迂迴的行軍路線,兵分三路向雲南挺進的經過。當時,忽必烈親自率領中路大軍,渡大渡河、雅礱江和金沙江,從麗江直逼洱海,一舉討平了大理。
碑文還記載了元憲宗在大理的一些行政措施。因此,該碑對研究元初的政治、軍事及雲南地方史提供了較為可靠的實物資料。為了保護該碑,大理地方政府專門為該碑建了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