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亦相牽90961526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古代的城牆貫穿了其傳統城市的整個發展歷程,並對城市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給古代中國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古城牆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顯著特徵之一。古城牆具有鮮明的建築特色,它的發展過程也吸收並融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本文主要對西安古城牆的建築特色和文化價值進行研究,展現古城牆的重要性。

    一、 古城牆的建築史

    在中國古代,自有城市的那天起,城牆就存在了。據記載,城牆起源於中國古代原始社會的中後期。城牆的作用不僅是圈定中國古代社會城市的涵蓋範圍,同時也規劃了中國古代城市的基本面貌。在中國古代,城牆的最初作用就是用於軍事防禦,為古代社會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勞作提供安全保障。正因為城牆的軍事防禦功能使其被古代的統治者重視,成為了古代城市發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成為歷朝歷代社會發展的主流。隨著城市的不斷髮展,城牆在古代的生命力也越來越旺盛,成為了中國古代社會城市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同時也是體現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建築物之一。在城牆的建築過程中也耗費了許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築時不僅要考慮它的實用性,也要考慮它的審美性,這也就造就了古城牆的獨特建築特色。

    二、 古城牆的建築特色

    古城牆的興建一般都具有以下特點:優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建築用料和合理的建築結構。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以砥洎城古城牆為例。它的地理位置有兩大優點:砥柱中流可以防災擋禍、城牆三面環水,景色優美。建城者選用巨大的磐石作為城牆的堅實基礎,不僅能在雨季阻擋洶湧澎湃的洪水,避免洪水侵襲城牆附近的居民,還能阻擋外敵的進攻。它的興建也利用了“寧隔千山,不隔一水”的原則,巧妙的運用水勢易守難攻的特點,給入侵者造成自然的心理畏懼和地理障礙。唯一易攻的一面(南面),也可以利用炮火或是加強兵力進行防守。所以,砥洎城古城牆的興建利用其地理位置發揮了最大的防禦功能。因其三面環水,形成了一幅城水相依的天然風景畫。

    (二)獨特的建築用料

    以西安古城牆為例。西安古城牆的建築用料可以概述為:就地選材、因地制宜、獨具一格。西安的古城牆最初是用黃土分層夯打建成的,在城牆的最底層則用石灰、土和糯米汁混合在一起夯打建成的,城牆異常堅固。後來,又在城牆的頂部及內外側都砌上青磚,城牆的頂部每隔40-60m就有全青磚砌成的一道水槽。而青磚本身就是建築上的常用材料,作為興建城牆所用的青磚更加厚實且大,這就使得西安古城牆更加堅實牢固,儲存時期也更長,成為了中國現存的一座最完整的的古城牆。

    (三)合理的建築結構

    以西安古城牆為例。西安的古城牆在明代時期被擴建,擴建後的西安城牆高12m,底寬和頂寬分別是15-18m和12-14m,周長約為13.7公里。城牆的內部還修建了敵臺,凸顯在城牆的外圍,敵臺的頂面與城牆面齊平。這樣的設計結構有助於對爬牆的敵人進行射殺。並且敵臺之間距離(120m)的一半剛好在弓箭有效的射程內,有利於防守者從側面射殺侵略者。同時,城牆上的敵臺有98座之多,每一座敵臺都建有駐兵的敵樓,這樣就能及時發現是否有敵人入侵。另外,城牆的設計還有四座城門,每個城門都有正樓、閘樓和箭樓,它們的共同作用都是為駐守城牆和抵禦侵略提供安全防護。由此可見,古城牆的建築結構設計不僅合理,還能發揮城牆的重要作用。

    三、古城牆的文化價值

    (一)古城牆蘊含制度文化

    在中國古代社會,城牆的興建也就圈定了城市的範圍,限制了居民的生活和勞作範圍。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加強軍事防禦而擴大城市規模,城牆內城市的發展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居民的生活和勞作水平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擴充套件較大的城市也會吸引更多的居民定居,當統治者急需兵力的時候,還可以鼓勵百姓參軍,進而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在《史記》中也有記載:“臨淄之中有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已二十一萬矣”。這是當時蘇秦對齊宣王所講的一段話,從這段話中也可以看出擴大城市面積,吸引更多居民,鼓勵居民參軍,確實可以增強一個國家的軍事防禦能力。但是在秦漢以後,大規模的城市除了都城之外就很少見了。都城的規模發展越來越大,相應的也有更多的居民移居都城,這樣的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都城的經濟、文化發展,也提高了都城居民的生活和勞作水平,所以,也就有“天子腳下,繁榮昌盛”的說法了。歸根究底,這也都是統治者所頒發制度的結果,所以,古城牆的發展也蘊涵著中國古代的制度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瑞士軍刀款式及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