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69837502903

    致:zhi,從至從夊。送詣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

    1. 同本義

    致,送詣也。——東漢·許慎《說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傳》

    遠莫致之。——《詩·衛風·竹竿》

    2、 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

    致天下之士。——漢·賈誼《過秦論》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徠。)——《史記·魏公子列傳》

    不可屈致。——《三國志·諸葛亮傳》

    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國志·荀彧傳》

    今宜厚待劉禪,以致孫休。——《三國演義》

    致孤危託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5. 造成;導致 [create;bring about;cause]

    何意致不厚。——《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致負誠託。——唐·李朝威《柳毅傳》

    致孤危託落。——清·袁枚《祭妹文》

    致鬱郁死。——清·周容《芋老人傳》

    3、求取;獲得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致,弄到、取得,這裡指買到。動詞。)——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中藏隱情不可致,詰公(袁可立)一覽,立得籍甚。——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餘幼好書,家貧難致。——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4、表達

    聽婦前致詞。——唐·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資治通鑑》

    5、奉獻;獻納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論語》

    6、轉告;回報 [pass on (word);communicate;repay;requite]

    荊軻遂見太子,言田光己死,致光之言。——《史記》

    7、 施加;施行 [carry out]

    君子以折獄致刑。——《易·豐》

    我乃明致天罰。——《書·多士》

    8、歸還;交還 [return]

    惟臣尋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復乞身自放於外。——《三國演義》

    9、通“至”。極,盡 [very]

    致賞則匱。——《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10、情趣;興致 [manner or style that engages attention or arouses interest]

    [蔣]幹還,稱瑜雅量高致。——《三國志》

    11、結構上細密 [fine and close]

    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緻為上。——《禮記·月令》

    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片語:

    1、致使 zhìshǐ

    [cause;result in] 導致;因…造成。

    由於過分疲勞,致使工作出了差錯。

    2、 致仕 zhìshì

    ⑴ [resign] 舊時指交還官職,即辭官(退而致仕。)——《公羊傳·宣公元年》

    ⑵ 亦作“致事”

    大夫七十而致事。——《禮記·曲禮上》

    3、 致死 zhìsǐ

    [deadly;lethal;carry off;causing death] 引起死亡;因…而死去。

    致死原因正在進一步查詢

    4、致謝 zhìxiè

    [express one’s thanks(or gratitude)] 向人表示感謝之意。如:登門致謝

    5、致意 zhìyì

    ⑴ [salute;extend greeting to;give one"s best wishes to]∶向人表達真實的心意。

    拘於俗之眾,不足與致意。

    ⑵ [address]∶表示問候之意。

    他向主席致意後開始了他的演說。

    6、致敬 zhìjìng

    ⑴ [salute]∶向人敬禮

    舉劍致敬

    ⑵ [pay one’s respects to]∶表示敬意。

    有各種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則用相互擁抱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高安全意識的五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