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號童倉
-
2 # 職場大嘴獸
個人認為創業與打工,各有各的好處,說一句相對庸俗點的話就是,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那麼什麼叫最適合自己的呢?首先應該先弄懂創業和打工的區別有哪些?
1、對風險的承受度不同創業高風險高回報,而打工基本上是拿時間換金錢。創業初期往往自己要投入一筆啟動資金,而且這筆錢將來能否賺回來都是未知數,甚至弄不好像羅永浩那樣可能還要揹負債務。而打工就平穩的多,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或多或少總能混口飯吃,也不可能有揹負債務或者全部虧空的風險。
2、肩負的責任不同打工者更多的是考慮自己和家庭,只要掙錢夠自己和家庭花銷,這就算是負責任了而創業除了考慮自己和家庭外,還要考慮員工、供應商、客戶、合作伙伴、股東甚至社會等等,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就是無數張嘴等你給飯吃。每個年底發年終獎的日子是員工最高興而老闆最忐忑的日子,因為這天的現金流最緊張,可能手裡就一筆錢,付了員工工資就不夠給供應商結算,給供應商結算完了發現股東們沒有分紅,這一年股東們又白忙了。可是還得堅持,否則這些人誰來管。這就是創業者的責任。
3、過程中的風景和心態大不相同打工的過程中,會有人來管理你,同樣也會有人來激勵你。當你遇到困難,會有人跟你想辦法克服,當遇到問題還有人來安慰你。但如果你是創業者,這一切都要自己扛,你要習慣於在成功之前生活在沒有讚美,沒有掌聲的環境裡,只能自己激勵自己,自己安慰自己,希望明年會更好。真的是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啊。
一句話,打工像儲蓄,每天存一點點錢,但是可能猴年馬月也不夠買房子。而創業像買彩票,真的是九死一生,萬分之一機率成功了就能改變命運。
那麼創業好還是打工好呢?
我覺得因人而已,跟你個人的能力和預期的生活相關,如果你沒有太大野心,希望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那麼就找個地方安安穩穩打工。如果你覺得個人能力無線,而且想要體驗世間人情冷暖,那就開始你的創業之旅吧?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會後悔創業的。
為啥會後悔?馬雲都說過:“我這輩子最後會的事情就是創辦了阿里巴巴!”自己體會吧?
-
3 # 創業男東東
打工心態和創業心態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白。打工者心態就是我盡力了,然後開始解釋原因。而創業者心態就是,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解決問題。
創業者的工作大多從事探索性、知識性和技術性的壁壘工作,這些工作有自己的壁壘圈,並且相當排他性。例如創作、投資、發明等等。一旦形成規模,財富呈幾何式增長,10X10=100,100X100就是1萬!
其實說到打工風險大還是創業風險大,真實情況是創業風險更大。去年實體零售業、餐飲業淘汰率達到了40%,很多門店剛開始都是抱著創業的心態進來,其實自己根本不瞭解行業。而相反一年當中員工的離職率,則要比這個資料低得多。
創業者的風險有很多是打工者想象不到的,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其中的環節都有很多項,每一項把控不到位,都會使整個事業癱瘓。比方說採購、生產、銷售、管理、運營、成本、資金、薪酬待遇等等,這裡面出現的問題有很多,如果你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就千萬不要創業。
而打工者的風險則會小很多,每天的工作量和任務都是固定的,自然出現的風險也是可控的。但是這個世界也是公平的,喜歡冒險的人往往獲得的回報是呈幾何式增長的,我們都聽說過創業掙錢的,沒聽說過打工發財的,就是這個道理。創業者解決所有問題後,回報也多,打工者避免很多風險和責任後,獲得的回報也少。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打工,這是性格使然。有的人性格天生叛逆,不受約束,喜歡自己獨立思考,擁有自己的主見,這些人往往都十分適合創業。而有些人性格安逸,害怕麻煩,但是執行力較強,懂得團結協作和配合的人,這些人往往更適合打工。
創業者與打工者沒有誰高誰低,同樣都是工作而已,我們都是在社會上打拼,尋求自己的生存資源。集所有人的勞動,分享成功勝利的果實。社會上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比拼的都是優勢,而不是平均值。懂得揚長避短,才能做好創業者或者打工者應做的角色。
選擇一家好公司和好老闆,也是打工者的一種投資,也算是一種創業,因為你將要把自己交到別人手上。所以找工作一定要慎重,多去考慮公司的架構,老闆的理念,考察更深層次的東西。這就好像買股票一樣,你自己就是一支“人身股”,投進去之後,你是要衡量收益和產出的。
回覆列表
首先你得想你的人生過的怎麼樣,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打工是否能實現!每個人情況不同!與生俱來沒有的就只能放手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