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白之城
-
2 # 史苑空間站
謝謝相邀!呂蒙偷襲關羽之所以被認為是缺乏戰略眼光,是長期以來人們受《三國演義》尊劉抑操觀念的影響,產生的是一種誤解。其實,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是對的!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不要說呂蒙,即使一向溫和的魯肅在世都有可能採取行動。而且歷史也能證明呂蒙偷襲關羽是正確的。
從軍事角度而言:那是戰機一縱即逝,錯過這個戰機,關羽發起的荊襄之戰,不管曹操、劉備誰取得勝利,東吳將很難在染指荊州。荊州不管落到曹劉誰的手裡,東吳都將有梗在喉。
從政治角度而言:三國關係非常微妙,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盟友,即使孫劉連著盟呢。曹操強則孫劉結盟,劉備強則孫曹結盟,這是規律。曹操懂、孫權懂、劉備也懂。
姜維九次北伐,是延續了諸葛亮的北伐宗旨,雖說大傷元氣。相比曹魏而言,卻是贏得了主動,使得曹魏疲於應付、被動防禦,沒有穩定的和平發展環境,延長了西蜀政權的存在;三國以魏最強,西蜀最弱,把戰火燃燒在強國領土,也是明智之舉;北伐過程中,也有機會接近成功,只是沒掌握好而已。
-
3 # 紅色星河
諸葛亮北伐並非勞而無功,總體上是很成功的,只是由於種種原因,無法進一步擴大戰果以及由於過早病逝未能最終佔領隴右及關中地區而已(注:此處說諸葛亮過早病逝是相對於長壽的司馬懿而言)。其北伐基本都是以弱勝強,不斷地騷擾曹魏及重創曹魏,對曹魏國力損耗極大。在第五次北伐時,歷次戰爭及持續騷擾已經造成曹魏民有菜色,經濟行將崩潰,只是諸葛亮的意外病逝導致蜀漢軍隊被迫撤退。而蜀漢國力損耗遠小於曹魏,每次都能安然撤兵,且由於諸葛亮卓越的內政管理,興修水利,勸民農桑,民盡其力,路無閒人,並且大力發展經濟效益非常高的蜀錦和鹽鐵業,經濟發展快速,戰後恢復能力遠強於曹魏。
陳壽是蜀漢最大的投降派譙周的徒弟,自然要體現譙周的一些投降論調,並在《三國志》中貶低北伐。鑑於諸葛亮在蜀漢故地及晉朝都擁有良好的口碑,陳壽難以在政治上和人品方面明顯的貶低諸葛亮,只能藉助於北伐未能徹底成功的事實,從軍事方面貶低諸葛亮,並進而貶低姜維之北伐。唐朝的軍事家政治家李世民、軍事家李靖就非常推崇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並認為陳壽的看法是“史家鮮克知兵”,明代劉基在其兵書《百戰奇略》中將諸葛亮千古名策《隆中對》列為“伐謀”典範。而東晉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南北朝時期一代名相王猛也以諸葛亮為榜樣,從唐朝起歷朝歷代都將諸葛亮列入“武廟十哲”,這些都充分肯定了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姜維北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絕對是正確的,理由同諸葛亮之北伐,而且姜維之北伐以少敵多、勝多敗少,曹魏之損耗遠大於蜀漢之損耗。蜀漢末期之相對衰微,除了蜀漢本身就先天不足、實力遠遜於曹魏外,主要是因為 蔣琬、費禕當政時期十多年與曹魏之間沒有大的戰事,給予了曹魏難得的喘息良機,使得曹魏在兩淮地區逐漸形成了強大的軍事集結,而蜀漢方面後來更由於劉禪昏庸、黃皓亂政,導致經濟疲憊,並非主要由於姜維北伐戰爭。
當然,按照現在一些人的看法,無論是諸葛亮、姜維的北伐還是司馬昭的滅蜀戰爭以及早前曹操、袁紹等人的中原混戰都是不對的,都是窮兵黷武,應該透過政治談判,和平統一全國。
在關羽被徐晃擊破對樊城的包圍、被迫撤圍退卻之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從戰術上看是很成功,孫吳也獲得了巨大利益,擴充了地盤與實力。但從戰略上看,從全域性及長遠來看,的確是戰略短視的行為。唇亡齒寒,過度削弱劉備集團以及聯盟破裂所引發的兩敗俱傷並不符合孫吳的長遠利益。蜀漢丟失荊州後實力大減,進則攻不動,退則守不住,遲早會滅亡,而蜀漢滅亡後孫吳也就不能獨存。顯然,保留蜀漢做曹魏的強大敵人,比自己背盟奪取荊州意義更為重大。
當時劉備集團已經答應孫吳,只要奪取涼州就會移交荊州。而劉備一旦奪取涼州,即使把荊州交給孫吳,劉備也有與曹魏長期對抗的力量,至少不至於速亡。如此,對孫吳是最有利的。有人會認為劉備奪取涼州後,就有了滅亡孫吳的實力,其實不然。一方面,連吳抗曹是劉備集團的基本方針,劉備諸葛亮在徹底擊滅曹魏之前並沒有滅掉孫吳的計劃和策略;另一方面,若劉備奪取了涼州,曹魏必然會大感威脅,必然會重兵加強關中的軍力,與蜀漢在關中周邊死磕,則孫吳即可獲得巨大的戰略活動空間,起到平衡蜀漢與曹魏雙方戰略態勢的重大作用,從而能夠左右逢源,此時可輕易討得荊州。
回覆列表
對於呂蒙偷襲關羽的這場戰役,《三國志》的評價是這樣的: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而作為呂蒙的主公,孫權對呂蒙的評價則是這樣的:
圖取關羽,勝於子敬。所以我實在看不出,三國到底哪裡評價呂蒙缺乏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