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razyBravo
-
2 # 使用者3631992442826
清朝的時候席寶田請人到家做客,最後被人問及這道菜的名字是覺得原來的名字不太好就說這道菜叫做宮保雞,後來到了北伐戰爭勝利後,唐生智請人吃飯慶祝時說這道菜是當地的特色菜叫做東安雞,因此現在才有了這個名字。
清朝的時候席寶田請人到家做客,最後被人問及這道菜的名字是覺得原來的名字不太好就說這道菜叫做宮保雞,後來到了北伐戰爭勝利後,唐生智請人吃飯慶祝時說這道菜是當地的特色菜叫做東安雞,因此現在才有了這個名字。
唐生智
東安雞叫這個名字其實還有一段來歷,東安雞經歷了三個朝代的更替才最後叫了這個名字,其實東安雞一開始不是叫這個名字,最開始在西晉的時候被人們叫做陳醋雞,當時縣令上任讓當地廚師做菜慶祝,廚師在做第5個菜的時候原材料是雞肉,但是烹飪的時候把陳醋當成了料酒放進去,但是最後做出來的菜餚受到了縣令的喜歡,因此這道菜當時被叫做陳醋雞。
後來到清朝的時候席寶田請人到家做客,最後被人問及這道菜的名字是覺得原來的名字不太好就說這道菜叫做宮保雞,後來到了北伐戰爭勝利後,唐生智請人吃飯慶祝時說這道菜是當地的特色菜叫做東安雞,因此現在才有了這個名字。
東安雞,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16年7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東安雞"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東安雞(冷鮮):腳較細,呈青色或淺灰色,腳底青白,表皮淺黃,光亮細滑,肌肉豐滿有彈性,肌間脂肪分佈均勻;表皮和肌肉切面有光澤,具有雞肉正常氣味,無異味。理化指標:粗蛋白≥20克/100克,粗脂肪≤3.0克/100克,膽固醇≤75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東安境處南嶺山地向湘中丘陵過渡帶,為越城嶺向零祁盆地過渡區。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及西北部為中山,東北部為中山、丘陵帶,越城嶺山脈逶迤延伸,圍成天然屏障;東南部及中部為崗地丘陵,彼起此伏,散佈眾多峽谷小盆地。境山川交錯,河網密佈,平原狹小;整個地質斷裂岩溶發育,地貌型別多樣。
東安縣境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春夏多雨,秋冬有乾旱;年平均氣溫17.8℃,年降水量平均在1180~1490毫米之間,適宜養殖東安雞。
歷史淵源:
西晉惠帝永熙元年(290年),因廚師錯把陳醋當料酒放了,創造出陳醋雞。
清朝末年,因湘軍將領席寶改名"官保雞"。
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官保雞"改名"東安雞"。
生產情況:
截至2016年底,東安縣共養殖東安雞1260萬羽,東安雞養殖大戶360多家,已開發東安雞產品12款,東安雞產業年產值達12.2億元。
產品榮譽:
2016年7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 東安雞"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東安雞產地範圍為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蘆洪市鎮、鹿馬橋鎮、端橋鋪鎮、新圩江鎮、川巖鄉、花橋鎮、井頭圩鎮、大江口鄉、紫溪市鎮、白牙市鎮、大廟口鎮、石期市鎮、大盛鎮、南橋鎮、橫塘鎮、水嶺鄉、黃泥洞林場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本地土雞(黃羽和黑羽)。
二、產地條件
天然草地和林間草場,無三廢汙染,飼草資源豐富,飲用水為山間溪流和泉水。圈舍溫度溼度適宜,通風良好,舍壁隔熱效能良好,能防禦外界風雨。
三、飼養管理
飼養方式:放養和舍飼相結合。育雛期溫度32℃-20℃。冬季45日齡、夏季30日齡前舍飼飼養,之後至出欄放養。
飼養密度:舍飼條件下,4周齡前每平方米飼養密度≤35只,5-15周齡時每平方米飼養密度≤15只;放養條件下,4周齡前每平方米飼養密度控制在≤14只,5-15周齡時每平方米飼養密度控制在≤8只。
飼料要求:舍飼時使用以玉米、稻穀、豆粕等配製的全價配合飼料,放養時採食青菜、蘿蔔葉和菊苣等。
出欄:公雞活體重≥1.3千克,母雞活體重≥1.1千克。
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汙染環境。
四、屠宰加工
雞源:保護區內健康狀況良好,並有當地農牧部門畜禽防疫機構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的東安雞。
屠宰:宰前斷食12小時,自由飲水。
浸燙:水溫(70-72)度,時間(60-90)秒。
分割:從活雞放血至產品包裝入冷庫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五、質量特色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東安雞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東安縣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東安雞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