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趙福48496706

    針對題主所問,個人認為彼此不分伯仲,或者說沒什麼可比性。

    二者不在一個戰壕裡,《十勝十敗論》是文治方面的激勵措施,或者說從字面理解是狹政治層面的措施;而《隆中對》或《草廬策對》是做戰戰略層面的對策

    二者同共點都是基於政局的對應舉措,謀國長遠計。

    一:郭嘉《十勝十敗論》

    漢末群雄逐鹿中原,若以其實力而論袁紹集團本可以稱雄於世。然而,在與曹操集團的交鋒中,袁紹一敗於官渡,再敗於倉亭。原因何在?被史書譽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的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

    《十勝十敗論》原文 郭嘉

    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故羽雖強,終為所禽。今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此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得策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也;紹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不為虛美,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也;紹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無不周,此仁勝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也。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十勝十敗論》出自裴松之引注的《傅子》。《傅子》中的記載與《三國志·魏書·荀彧傳》的記載實在是大同小異。曹操問郭嘉:袁紹擁有冀、青、並,幽州之眾,多次羞辱自己。操想討伐袁紹,但是打不過該怎麼辦?

    郭嘉首先以劉項之爭為引子,進一步分析袁紹、曹操雙方優劣。郭嘉從以下十個方面,分別是禮儀(道)、大勢(義)、政令(治)、用人(度)、謀略(謀)、待人(德)、層次(仁)、御下(明)、賞罰(文)、軍事(武)。而後郭嘉又勸曹操趁袁紹和公孫瓚相爭時先消滅呂布,獲得曹操的認可。

    二:草廬對策原文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二:《隆中對》提出不與曹操、孫權爭鋒,而是去取荊州益州,然後再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走劉邦開國伐謀的老路線,繼而連吳抗曹,待天下有變時,興正義之師,復興漢室,一統天下。

    然而《隆中對》脫離了劉弱曹強的現實。即便劉備全取了荊益兩州,在實力上也無法和曹操相提並論,天下十三州,即便讓劉備佔倆,但曹操還有九個,這就是很現實的實力差距。

    單從佔據荊益二州三分天下,連吳抗曹的大戰略上看對策是高明的,結合後來分兵兩地,“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的戰術是錯誤的。

    諸葛亮卻讓本就實力不濟的劉備勢力,二分兵力,這就將自己的力量給削弱了。

    然後是《隆中對》脫離了荊益兩州之間交通不便,通訊不暢的現實問題。

    毛主席曾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隆中對》的一處致命錯誤,甚至說"蜀亡始誤於隆中對".

    毛主席的評價是這樣子的"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但基於諸葛亮未出南陽草廬卻已料天下三分這方面來分析,顯然《草廬策對》並不是因為諸葛亮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而是透過他“博以遊學,靜觀時局分析出來的結果。

    可以說《隆中對》是一份非常高明的戰略大計,是諸葛亮這個戰略大師的智慧結晶。只在於失掉荊州後,縱使蜀益再富饒,過長的戰線,沒有戰略支點,應了那句話“慮終有變”,但變的卻是荊州終為憾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窗戶通風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