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的應該是牽拉肘吧,也就是橈骨小頭半脫位,請參見我寫的科普文章
@小兒骨科高醫生 手拉手玩耍,突然!孩子大哭且胳膊不能動了?
文中米樂和樂爸玩耍時由於爸爸拉拽導致米樂左手臂脫臼,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米樂前兩次脫臼在國內也都是急診,中國醫生一分鐘不到就搞定了,僅付掛號費或者幾十元的復位費,甚至國內很多普通百姓都會徒手復位。
但就是這麼一個“小毛病”,在美國就醫卻充滿了曲折!
最後看病4小時,結賬4小時,費用1767.6美金(約11,800元人民幣),堪稱傳奇!
後來才聽說美國急症一般都要預約而且都是1000美金起步;當大家都抱怨中國看病難、看病貴時,相比之下,在國內看病已經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由此引出我們今天的話題。
”
“牽著孩子在外面玩,用力拉了一下胳膊,胳膊響了一聲,然後孩子突然哭了,胳膊也不能活動了,怎麼辦呀?”
“給孩子換衣服時,胳膊拉了一下,孩子就開始哭鬧,指著胳膊疼,胳膊不讓碰也不敢動了,是不是“脫臼”了?”
“寶寶自己在床上玩,玩的好好的,翻滾時自己把胳膊壓了一下,然後胳膊就不願活動了,碰一下就哭鬧,這是怎麼回事?”
以上情景經常在門急診時看到,還有的家長因為經常發生這些情況,來了就告訴醫生孩子“脫臼”了。醫生通常詢問有沒有明顯的外傷史,如摔傷、碰傷,如沒有外傷史有經驗的醫生就會初步判斷這是小兒骨科常見的“牽拉肘”。
牽拉肘
專業術語稱為“橈(ráo)骨小頭半脫位”,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兒,其中2~3歲發病率最高,佔62.5%,男孩比女孩多見,左側比右側多發。
首先
來科普一下
什麼是“橈骨”?
什麼是橈骨小頭?
人骨頭沒見過,雞骨頭總見過吧?人的前臂和雞的“中翅”類似,是並行的兩根骨頭構成的,掌面向上時,裡面的叫尺骨,外面那根就叫橈骨,橈骨靠近大臂的那頭就是橈骨小頭。橈骨、尺骨和大臂的肱骨靠在一起,組成了肘關節(胳膊肘)。
低齡寶寶,骨及關節發育還不完善,固定骨、關節的韌帶也較鬆弛,所以在稍有外力情況下,就有可能脫位,引發症狀。
如何迅速判斷
孩子是否出現了“牽拉肘”?
1. 哭。這種情況一般都有明確的原因,比如在拉拽孩子的胳膊後,或者孩子在翻滾後即出現的胳膊疼痛,很多孩子小年齡小無法正常描述疼痛症狀,僅表現為哭鬧不止。
2. 胳膊疼。因為關節脫位,會造成明顯痠痛感,較大的孩子會訴說“胳膊疼”,細問,可能會明確是“小臂”的疼痛明顯。橈骨小頭處還會有明顯的觸、壓痛。
3. 胳膊不能動。受牽拉一側的胳膊一般不會有明顯腫脹、畸形(骨頭沒有斷,關節沒有完全脫位,所以不會出現畸形)。一般肘關節會有輕微的屈曲或者伸展,前臂會向內側旋轉,且孩子固定這個姿勢,不願上抬患肢或取物,前臂不能向後旋轉。孩子因肘部疼痛拒絕使用手臂,有些孩子在第一次疼痛消失時會停止哭泣,但繼續拒絕移動肘部,孩子的手肘可能會稍微彎曲並壓在腹部上。
一般常規的X線檢查常無明顯異常,如果病因明確時可不需要檢查。但是,如果有外傷等原因不明、或不典型,肘部有明顯腫脹、青紫等情況下,還是需要拍攝X線檢查,以排除骨折等情況。所以,當醫生建議您的孩子完善檢查再考慮復位的時候,肯定有他的道理,心疼孩子的心理能理解,但請您記住,最不希望病人有事的除了家長,還有醫生。
另外,單純的小兒肩關節脫位非常非常罕見,所以一般情況下,醫生基本不考慮肩關節脫位,也就是家長懷疑的肩膀“脫臼”!
出現“牽拉肘”怎麼辦?
家長不必驚慌,彩虹醫生建議儘量到最近的正規醫院就診,不建議到一些“推拿”“骨傷”診所就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本病的治療主要是依靠手法復位,也就是醫生徒手把半脫位的橈骨小頭回復到原位。
治療過程
醫生旋轉孩子的前臂,同時輕柔地將孩子地手臂在肘部向肩膀方向彎曲。通常只需要幾秒鐘,孩子就能復原。
PS:復位方法比較簡單,易於操作,不需要麻醉。如果懷疑孩子脫臼,建議家長還是帶孩子直接去醫院治療吧。千萬不要自己嘗試復位,雖然過程看起來很快,但請不要自作主張給孩子造成更多傷害。再者,在復位前,您能確定您孩子就一定是“牽拉肘”嗎?
還有部分孩子,由於驚恐過度(白大褂恐懼),即使復位成功也不願意活動胳膊,此時家長一般不必驚慌,我們通常會建議家長帶孩子離開診室到外面轉一轉,分散孩子注意力後,孩子一般會不自覺的上抬並活動胳膊。復位成功後一般不需要外固定制動,但對於多次手法復位不成功或者比較嚴重的習慣性脫位的寶寶(臨床上時有出現),一般予以三角巾或石膏外固定1-2周,大都可治癒。
雖然復位簡單,但在接觸孩子時家長也要格外小心,特別是給寶寶脫上衣、帶孩子出現遊玩等情況時,一定避免過於用力牽拉寶寶的前臂,無端造成孩子的痛苦,且反覆脫位後容易形成習慣性脫位
小孩子骨縫間隙大,軟骨更軟,很容易脫臼、錯位。一般肘關節錯位比較多。最好附近有個靠譜的大夫,到那一下就弄好了。膽子大點的,自己弄也可以。
您說的應該是牽拉肘吧,也就是橈骨小頭半脫位,請參見我寫的科普文章
@小兒骨科高醫生 手拉手玩耍,突然!孩子大哭且胳膊不能動了?
文中米樂和樂爸玩耍時由於爸爸拉拽導致米樂左手臂脫臼,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米樂前兩次脫臼在國內也都是急診,中國醫生一分鐘不到就搞定了,僅付掛號費或者幾十元的復位費,甚至國內很多普通百姓都會徒手復位。
但就是這麼一個“小毛病”,在美國就醫卻充滿了曲折!
最後看病4小時,結賬4小時,費用1767.6美金(約11,800元人民幣),堪稱傳奇!
後來才聽說美國急症一般都要預約而且都是1000美金起步;當大家都抱怨中國看病難、看病貴時,相比之下,在國內看病已經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由此引出我們今天的話題。
”
“牽著孩子在外面玩,用力拉了一下胳膊,胳膊響了一聲,然後孩子突然哭了,胳膊也不能活動了,怎麼辦呀?”
“給孩子換衣服時,胳膊拉了一下,孩子就開始哭鬧,指著胳膊疼,胳膊不讓碰也不敢動了,是不是“脫臼”了?”
“寶寶自己在床上玩,玩的好好的,翻滾時自己把胳膊壓了一下,然後胳膊就不願活動了,碰一下就哭鬧,這是怎麼回事?”
以上情景經常在門急診時看到,還有的家長因為經常發生這些情況,來了就告訴醫生孩子“脫臼”了。醫生通常詢問有沒有明顯的外傷史,如摔傷、碰傷,如沒有外傷史有經驗的醫生就會初步判斷這是小兒骨科常見的“牽拉肘”。
牽拉肘
專業術語稱為“橈(ráo)骨小頭半脫位”,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兒,其中2~3歲發病率最高,佔62.5%,男孩比女孩多見,左側比右側多發。
首先
來科普一下
什麼是“橈骨”?
什麼是橈骨小頭?
人骨頭沒見過,雞骨頭總見過吧?人的前臂和雞的“中翅”類似,是並行的兩根骨頭構成的,掌面向上時,裡面的叫尺骨,外面那根就叫橈骨,橈骨靠近大臂的那頭就是橈骨小頭。橈骨、尺骨和大臂的肱骨靠在一起,組成了肘關節(胳膊肘)。
低齡寶寶,骨及關節發育還不完善,固定骨、關節的韌帶也較鬆弛,所以在稍有外力情況下,就有可能脫位,引發症狀。
如何迅速判斷
孩子是否出現了“牽拉肘”?
1. 哭。這種情況一般都有明確的原因,比如在拉拽孩子的胳膊後,或者孩子在翻滾後即出現的胳膊疼痛,很多孩子小年齡小無法正常描述疼痛症狀,僅表現為哭鬧不止。
2. 胳膊疼。因為關節脫位,會造成明顯痠痛感,較大的孩子會訴說“胳膊疼”,細問,可能會明確是“小臂”的疼痛明顯。橈骨小頭處還會有明顯的觸、壓痛。
3. 胳膊不能動。受牽拉一側的胳膊一般不會有明顯腫脹、畸形(骨頭沒有斷,關節沒有完全脫位,所以不會出現畸形)。一般肘關節會有輕微的屈曲或者伸展,前臂會向內側旋轉,且孩子固定這個姿勢,不願上抬患肢或取物,前臂不能向後旋轉。孩子因肘部疼痛拒絕使用手臂,有些孩子在第一次疼痛消失時會停止哭泣,但繼續拒絕移動肘部,孩子的手肘可能會稍微彎曲並壓在腹部上。
一般常規的X線檢查常無明顯異常,如果病因明確時可不需要檢查。但是,如果有外傷等原因不明、或不典型,肘部有明顯腫脹、青紫等情況下,還是需要拍攝X線檢查,以排除骨折等情況。所以,當醫生建議您的孩子完善檢查再考慮復位的時候,肯定有他的道理,心疼孩子的心理能理解,但請您記住,最不希望病人有事的除了家長,還有醫生。
另外,單純的小兒肩關節脫位非常非常罕見,所以一般情況下,醫生基本不考慮肩關節脫位,也就是家長懷疑的肩膀“脫臼”!
出現“牽拉肘”怎麼辦?
家長不必驚慌,彩虹醫生建議儘量到最近的正規醫院就診,不建議到一些“推拿”“骨傷”診所就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本病的治療主要是依靠手法復位,也就是醫生徒手把半脫位的橈骨小頭回復到原位。
治療過程
醫生旋轉孩子的前臂,同時輕柔地將孩子地手臂在肘部向肩膀方向彎曲。通常只需要幾秒鐘,孩子就能復原。
PS:復位方法比較簡單,易於操作,不需要麻醉。如果懷疑孩子脫臼,建議家長還是帶孩子直接去醫院治療吧。千萬不要自己嘗試復位,雖然過程看起來很快,但請不要自作主張給孩子造成更多傷害。再者,在復位前,您能確定您孩子就一定是“牽拉肘”嗎?
還有部分孩子,由於驚恐過度(白大褂恐懼),即使復位成功也不願意活動胳膊,此時家長一般不必驚慌,我們通常會建議家長帶孩子離開診室到外面轉一轉,分散孩子注意力後,孩子一般會不自覺的上抬並活動胳膊。復位成功後一般不需要外固定制動,但對於多次手法復位不成功或者比較嚴重的習慣性脫位的寶寶(臨床上時有出現),一般予以三角巾或石膏外固定1-2周,大都可治癒。
雖然復位簡單,但在接觸孩子時家長也要格外小心,特別是給寶寶脫上衣、帶孩子出現遊玩等情況時,一定避免過於用力牽拉寶寶的前臂,無端造成孩子的痛苦,且反覆脫位後容易形成習慣性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