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Paroxysmal Ventricular Fachy Cardia)簡稱室速,是指在心電圖上快速發生的連續3個或3個以上出現的室性早搏。其室性早搏的QRS波群與T波方向相反,時間> 0.12s,與P波無關,心室率在200次/min,心律不太均齊,為陣發性室速。頻率緩慢,心室率在60~100次/min者,稱為非陣發性室速,也稱為加速性室速。如QRS波群主波向上、向下交替發生的稱為扭轉性室速,也稱為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
【病因】
室速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心臟正常者極少見。如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功能不全、擴張型心肌病等。也見於洋地黃中毒、心臟手術和創傷性心臟導管檢查。室速常為室顫的先兆,非陣發性室速,常見於下壁心肌梗死。扭轉性室速提示心肌有廣泛嚴重的病變,預後不良。
陣發性室速,多見於異位興奮激動點增強,折返激動不斷進行和並行心律引起。
【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伴有器質性心臟病者,發作時常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暈、嚴重者可發生昏厥、心力衰竭、心絞痛、休克、意識喪失等,甚至發生心室顫動。
2.心電圖
(1)連續3個或3個以上的室性早搏,頻率≥100次/min,R-R間隔略有不齊,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間>0.12s, T波與QRS波群方向相反。如有P波則P波與QRS波群無關。
(2)可見室性奪獲和室性融合波。
(3)非陣發性室速,頻率在60~100次/min,其他特徵同前。
(4)扭轉性室速,QRS波群主波向上、向下交替出現,其他條件同(1)。
【急救與治療】
(一)病因治療
積極治療原發性心臟病和祛除誘因。
(二)控制發作
1.藥物治療
用於持續發作且血流動力學尚穩定者。
首選Ⅰb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如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鈉等;次選Ⅲ類藥物,如胺碘酮、溴苄胺,或Ⅱa類的奎尼丁、普魯卡因醯胺、雙異丙吡胺等。
(1)利多卡因(Lidocaine)
常用量50~100mg靜注5~10min 1次,直至轉復為止,總量不超過300mg。轉復後改為500mg利多卡因,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每分鐘1~2mg,維持2~3日或數日防止復發。本品有抑制異常自律性,延長去極化和不應期,使單向阻滯變為雙向阻滯,終止折返。本藥起效快,副作用少。但應注意劑量過大,易出現頭暈、嗜睡、視力減退、抽搐、甚至呼吸中樞抑制,導致呼吸停止。
(2)普魯卡因醯胺(Procainamide)
常用量100~200mg緩慢靜注,無效,每隔10~20min再注射100mg,總量不超過1.0g。有效後,普魯卡因醯胺1.0g加入5%葡萄糖液300ml靜滴,每分鐘2~3ml維持,或口服普魯卡因醯胺0.5g,每日2~3次維持。此藥有延長心肌不應期,降低自律性,減慢傳導作用。副作用,常有噁心、嘔吐、胃腸不適等。用藥時注意:血壓、心電圖、QRS波增寬,房室傳導阻滯及室性停搏等。
(3)心律平(Propafenone)
常用量5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緩慢靜注,約5min注完。無效5~10min後重復1次,總量不超過600mg。本藥有延長房室結、心肌傳導纖維傳導,對心房、房室旁路前向、逆向傳導有阻滯作用。
(4)乙胺碘呋酮(Amirodarone)
常用量300~450mg加入250ml葡萄糖液中,靜滴,至室速終止後改為200mg口服,每日2次維持。本藥有延長心肌復極,消除折返,抑制心房、心室肌傳導纖維,降低竇房結自律性、抑制房室旁路向前傳導大於逆向傳導。
(5)苯妥英鈉(Dilantin)
常用量200mg加入注射用水20ml緩慢靜注,約5min注完。無效時每5~10min,可重複注射100mg。總量不超過1.0g。本品首選洋地黃中毒所致室速,不影響房室傳導。副作用,有頭暈、共濟失調、肝功損害等。
(6)應用兩種抗心律失常藥物無效,或病人的血流動力學狀態惡化,就應考慮非藥物治療。
如電轉復、抗心動過速起搏等。
2.電覆律
對藥物治療無效或伴有血流動力學改變,或低血壓、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或室速超過2h者,應立即進行同步直流電覆律。發作時間短而又能自行終止,但頻繁複發者,不宜用電覆律。常用20~100瓦秒,無效時再用400瓦秒,對有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者,可直接用300~400瓦秒。電覆律前,可用溴苄胺25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靜注,以利於復律成功。
3.人工心臟起搏
藥物治療無效,又不宜電覆律的室速,可用右室起搏治療。
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Paroxysmal Ventricular Fachy Cardia)簡稱室速,是指在心電圖上快速發生的連續3個或3個以上出現的室性早搏。其室性早搏的QRS波群與T波方向相反,時間> 0.12s,與P波無關,心室率在200次/min,心律不太均齊,為陣發性室速。頻率緩慢,心室率在60~100次/min者,稱為非陣發性室速,也稱為加速性室速。如QRS波群主波向上、向下交替發生的稱為扭轉性室速,也稱為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
【病因】
室速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心臟正常者極少見。如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功能不全、擴張型心肌病等。也見於洋地黃中毒、心臟手術和創傷性心臟導管檢查。室速常為室顫的先兆,非陣發性室速,常見於下壁心肌梗死。扭轉性室速提示心肌有廣泛嚴重的病變,預後不良。
陣發性室速,多見於異位興奮激動點增強,折返激動不斷進行和並行心律引起。
【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伴有器質性心臟病者,發作時常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暈、嚴重者可發生昏厥、心力衰竭、心絞痛、休克、意識喪失等,甚至發生心室顫動。
2.心電圖
(1)連續3個或3個以上的室性早搏,頻率≥100次/min,R-R間隔略有不齊,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間>0.12s, T波與QRS波群方向相反。如有P波則P波與QRS波群無關。
(2)可見室性奪獲和室性融合波。
(3)非陣發性室速,頻率在60~100次/min,其他特徵同前。
(4)扭轉性室速,QRS波群主波向上、向下交替出現,其他條件同(1)。
【急救與治療】
(一)病因治療
積極治療原發性心臟病和祛除誘因。
(二)控制發作
1.藥物治療
用於持續發作且血流動力學尚穩定者。
首選Ⅰb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如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鈉等;次選Ⅲ類藥物,如胺碘酮、溴苄胺,或Ⅱa類的奎尼丁、普魯卡因醯胺、雙異丙吡胺等。
(1)利多卡因(Lidocaine)
常用量50~100mg靜注5~10min 1次,直至轉復為止,總量不超過300mg。轉復後改為500mg利多卡因,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每分鐘1~2mg,維持2~3日或數日防止復發。本品有抑制異常自律性,延長去極化和不應期,使單向阻滯變為雙向阻滯,終止折返。本藥起效快,副作用少。但應注意劑量過大,易出現頭暈、嗜睡、視力減退、抽搐、甚至呼吸中樞抑制,導致呼吸停止。
(2)普魯卡因醯胺(Procainamide)
常用量100~200mg緩慢靜注,無效,每隔10~20min再注射100mg,總量不超過1.0g。有效後,普魯卡因醯胺1.0g加入5%葡萄糖液300ml靜滴,每分鐘2~3ml維持,或口服普魯卡因醯胺0.5g,每日2~3次維持。此藥有延長心肌不應期,降低自律性,減慢傳導作用。副作用,常有噁心、嘔吐、胃腸不適等。用藥時注意:血壓、心電圖、QRS波增寬,房室傳導阻滯及室性停搏等。
(3)心律平(Propafenone)
常用量5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緩慢靜注,約5min注完。無效5~10min後重復1次,總量不超過600mg。本藥有延長房室結、心肌傳導纖維傳導,對心房、房室旁路前向、逆向傳導有阻滯作用。
(4)乙胺碘呋酮(Amirodarone)
常用量300~450mg加入250ml葡萄糖液中,靜滴,至室速終止後改為200mg口服,每日2次維持。本藥有延長心肌復極,消除折返,抑制心房、心室肌傳導纖維,降低竇房結自律性、抑制房室旁路向前傳導大於逆向傳導。
(5)苯妥英鈉(Dilantin)
常用量200mg加入注射用水20ml緩慢靜注,約5min注完。無效時每5~10min,可重複注射100mg。總量不超過1.0g。本品首選洋地黃中毒所致室速,不影響房室傳導。副作用,有頭暈、共濟失調、肝功損害等。
(6)應用兩種抗心律失常藥物無效,或病人的血流動力學狀態惡化,就應考慮非藥物治療。
如電轉復、抗心動過速起搏等。
2.電覆律
對藥物治療無效或伴有血流動力學改變,或低血壓、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或室速超過2h者,應立即進行同步直流電覆律。發作時間短而又能自行終止,但頻繁複發者,不宜用電覆律。常用20~100瓦秒,無效時再用400瓦秒,對有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者,可直接用300~400瓦秒。電覆律前,可用溴苄胺25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靜注,以利於復律成功。
3.人工心臟起搏
藥物治療無效,又不宜電覆律的室速,可用右室起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