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親人去世了,根本就無法安慰的。 親人們沉浸在無限的悲痛之中,他們的傷痛是撕心裂肺的。此時的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他們現在還幻想著親人的音容笑貌呢。 如果你們關係很好,只能默默的守候在他們身邊,關心一下他們的身體,適時的遞上一杯水,送上一盒飯,他們都會銘記在心,就算是嘴上不說,心裡一定是溫暖的。 他們還會向你傾訴親人在世時的一些事情,這個時候你只管聽就好了,那時候你再說一些安慰的話就可以了。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安慰別人的時候。安慰,是感情的贈予,是溝通心靈的橋樑,是醫治心病的良藥。從被安慰者心理出發,選擇合適的安慰方式,是使安慰產生良好效果的必要條件。以下幾種安慰方式可供選用: 一、書信式安慰:它比較適合於喜歡獨自思考、喜好清靜的人。人在感情起伏過大的情形下透過書信有時比口頭勸慰更有效,因為書信發生效力的時間長、引起深思的觸點多。 二、禮物式安慰:它能使被安慰者見物思人,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當知己送來平日自己喜好的禮物時,安慰感便會油然而生,心境豁然開朗。 三、閒逛式安慰:它對需要放鬆心境、轉移注意力、一吐為快的人較為適用。有的人一怒之下大發脾氣,或者獨自傷神,這時陪他(她)到外面走走,邊走邊敘,邊逛邊聊,可洩其激憤或鬱悶的情緒,減輕心理負荷。 四、無聲式安慰:它對互相熟悉、互相需要撫慰的人有特定的作用。人是有感情的,在一定時候和特殊場合下,用動作、眼神表示安慰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起到獨特的安慰效果。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不可能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因而人人也都會有遭遇變故傷心的時候。當這種情況降臨時,再堅強的人也會希望得到來自親友的關心和安慰,以幫助他們走出這一片生活中的陰暗地帶。如果你的朋友深陷於痛苦之中,你保持緘默只會使他認為你對之毫不在意。可是,當你對她所遭遇的事件毫無經驗而感到不知如何去安慰她時,也切不可想當然地說些泛泛的安慰話。要知道,這樣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可能會危及你們的友誼,令你得不償失。《時尚健康》特約心理學家的建議是:“其實你不必說很多,也不需要什麼完美的詞彙和堂皇的人生哲理。只要一兩句簡單支援她的話,就能打破你朋友心中的堅冰,讓她釋放出心底的負擔,與你共同分享內心的感受。” 陪伴者在安慰支援哀慟者時最主要的原則是:嘗試著去了解、去接觸哀慟者此時的心境,並給予共情性的陪伴、關懷、迴應與照顧。 失去親人的心理打擊是沉重的,而如果親人的死亡是突如其來的、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麼這樣的衝擊往往較可預期的死亡(如親人是因為癌症病逝等)更加的令人難以承受,也使得哀慟反應可能會更強烈,哀慟的歷程會持續更久。 在面臨親人突然之間死亡的事實時,哀慟者通常會先感覺到震驚,並且難以置信,甚至會暫時陷入麻木的狀態。接著下來難過、悲傷的情緒會一湧而出,哀慟者在這個時候會開始哭泣,並陷入極度悲傷的情境。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日子裡,哀慟者會有強烈的失落感、持續的情緒低落、毫無食慾、無法集中精神、不想跟任何人說話、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等等類似憂鬱的狀態。 哀慟者的悲傷一方面是因為重大失落後的心理反應(永遠的失去心愛的親人了),另一方面也參雜了當哀慟者在想到親人不幸的悲慘命運(如想到孩子在人生才要開始的時候卻被奪走了生命;想到家人好不容易辛苦的一輩子,才要開始享受時卻死於非命;或想到老人家無法壽終正寢)的哀傷,以及在想到當親人在意外慘死的過程中所經歷到的極度驚恐害怕的痛苦感受,因而感到痛苦與不忍。 作為陪伴者,在看到哀慟者沉陷於悲痛情緒中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對哀慟者有所幫助,又有哪些做法是比較不恰當或沒有幫助的呢? 心理專家告訴我們:當一個人陷入極端的哀傷時,他(她)的難過、哭泣是不可避免,不應該去壓抑。如當哀慟者因失去親人而陷入悲傷情緒時,陪伴者不要因為怕讓哀慟者過度難過而告訴哀慟者:“不要哭了”、“不要難過了”。其實,這時候“共情”的去聆聽哀慟者訴說他傷心欲絕的心情、難過痛苦的回憶,或是內心的遺憾與歉疚感等等,才是協助哀慟者走過悲慟過程的重要開始。 而所謂的“共情性”的陪伴,可以是陪著他默默的哭泣、陪著他去對老天的殘酷無情表達憤怒與抗議、陪著他去談內心的痛苦與遺憾等感受、陪著他去說出內心的自責與對死者的歉疚感、或給予他真誠擁抱安慰等,也可能是當哀慟者表示想一個人靜靜哀思時,陪伴者默默的陪在一旁等等。當我們能夠去接觸哀慟者當時內心的感受時,往往我們就能做出“共情性”的迴應。 必須指出,在這個時刻,陪伴者並沒有辦法去減少哀慟者內心沉重的悲慟,但當我們能夠去接觸到哀慟者內心最深層的哀傷與痛苦時,這樣的陪伴、支援與安慰能夠讓我們與哀慟者的痛苦、絕望的心靈產生一種“情感聯結”,而這樣的情感聯結對於哀慟者來說,雖然不能減輕其悲慟的心情,卻能陪著他去承受、去經歷、去走過這段最不堪的生命歷程。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正常的情況下,哀慟者的憂傷會逐漸平復,生活和人際交往也會漸漸恢復正常,彷佛時間醫療了悲傷,哀慟者也就逐漸的從悲傷哀慟的歷程中復原了。
自己的親人去世了,根本就無法安慰的。 親人們沉浸在無限的悲痛之中,他們的傷痛是撕心裂肺的。此時的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他們現在還幻想著親人的音容笑貌呢。 如果你們關係很好,只能默默的守候在他們身邊,關心一下他們的身體,適時的遞上一杯水,送上一盒飯,他們都會銘記在心,就算是嘴上不說,心裡一定是溫暖的。 他們還會向你傾訴親人在世時的一些事情,這個時候你只管聽就好了,那時候你再說一些安慰的話就可以了。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安慰別人的時候。安慰,是感情的贈予,是溝通心靈的橋樑,是醫治心病的良藥。從被安慰者心理出發,選擇合適的安慰方式,是使安慰產生良好效果的必要條件。以下幾種安慰方式可供選用: 一、書信式安慰:它比較適合於喜歡獨自思考、喜好清靜的人。人在感情起伏過大的情形下透過書信有時比口頭勸慰更有效,因為書信發生效力的時間長、引起深思的觸點多。 二、禮物式安慰:它能使被安慰者見物思人,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當知己送來平日自己喜好的禮物時,安慰感便會油然而生,心境豁然開朗。 三、閒逛式安慰:它對需要放鬆心境、轉移注意力、一吐為快的人較為適用。有的人一怒之下大發脾氣,或者獨自傷神,這時陪他(她)到外面走走,邊走邊敘,邊逛邊聊,可洩其激憤或鬱悶的情緒,減輕心理負荷。 四、無聲式安慰:它對互相熟悉、互相需要撫慰的人有特定的作用。人是有感情的,在一定時候和特殊場合下,用動作、眼神表示安慰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起到獨特的安慰效果。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不可能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因而人人也都會有遭遇變故傷心的時候。當這種情況降臨時,再堅強的人也會希望得到來自親友的關心和安慰,以幫助他們走出這一片生活中的陰暗地帶。如果你的朋友深陷於痛苦之中,你保持緘默只會使他認為你對之毫不在意。可是,當你對她所遭遇的事件毫無經驗而感到不知如何去安慰她時,也切不可想當然地說些泛泛的安慰話。要知道,這樣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可能會危及你們的友誼,令你得不償失。《時尚健康》特約心理學家的建議是:“其實你不必說很多,也不需要什麼完美的詞彙和堂皇的人生哲理。只要一兩句簡單支援她的話,就能打破你朋友心中的堅冰,讓她釋放出心底的負擔,與你共同分享內心的感受。” 陪伴者在安慰支援哀慟者時最主要的原則是:嘗試著去了解、去接觸哀慟者此時的心境,並給予共情性的陪伴、關懷、迴應與照顧。 失去親人的心理打擊是沉重的,而如果親人的死亡是突如其來的、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麼這樣的衝擊往往較可預期的死亡(如親人是因為癌症病逝等)更加的令人難以承受,也使得哀慟反應可能會更強烈,哀慟的歷程會持續更久。 在面臨親人突然之間死亡的事實時,哀慟者通常會先感覺到震驚,並且難以置信,甚至會暫時陷入麻木的狀態。接著下來難過、悲傷的情緒會一湧而出,哀慟者在這個時候會開始哭泣,並陷入極度悲傷的情境。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日子裡,哀慟者會有強烈的失落感、持續的情緒低落、毫無食慾、無法集中精神、不想跟任何人說話、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等等類似憂鬱的狀態。 哀慟者的悲傷一方面是因為重大失落後的心理反應(永遠的失去心愛的親人了),另一方面也參雜了當哀慟者在想到親人不幸的悲慘命運(如想到孩子在人生才要開始的時候卻被奪走了生命;想到家人好不容易辛苦的一輩子,才要開始享受時卻死於非命;或想到老人家無法壽終正寢)的哀傷,以及在想到當親人在意外慘死的過程中所經歷到的極度驚恐害怕的痛苦感受,因而感到痛苦與不忍。 作為陪伴者,在看到哀慟者沉陷於悲痛情緒中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對哀慟者有所幫助,又有哪些做法是比較不恰當或沒有幫助的呢? 心理專家告訴我們:當一個人陷入極端的哀傷時,他(她)的難過、哭泣是不可避免,不應該去壓抑。如當哀慟者因失去親人而陷入悲傷情緒時,陪伴者不要因為怕讓哀慟者過度難過而告訴哀慟者:“不要哭了”、“不要難過了”。其實,這時候“共情”的去聆聽哀慟者訴說他傷心欲絕的心情、難過痛苦的回憶,或是內心的遺憾與歉疚感等等,才是協助哀慟者走過悲慟過程的重要開始。 而所謂的“共情性”的陪伴,可以是陪著他默默的哭泣、陪著他去對老天的殘酷無情表達憤怒與抗議、陪著他去談內心的痛苦與遺憾等感受、陪著他去說出內心的自責與對死者的歉疚感、或給予他真誠擁抱安慰等,也可能是當哀慟者表示想一個人靜靜哀思時,陪伴者默默的陪在一旁等等。當我們能夠去接觸哀慟者當時內心的感受時,往往我們就能做出“共情性”的迴應。 必須指出,在這個時刻,陪伴者並沒有辦法去減少哀慟者內心沉重的悲慟,但當我們能夠去接觸到哀慟者內心最深層的哀傷與痛苦時,這樣的陪伴、支援與安慰能夠讓我們與哀慟者的痛苦、絕望的心靈產生一種“情感聯結”,而這樣的情感聯結對於哀慟者來說,雖然不能減輕其悲慟的心情,卻能陪著他去承受、去經歷、去走過這段最不堪的生命歷程。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正常的情況下,哀慟者的憂傷會逐漸平復,生活和人際交往也會漸漸恢復正常,彷佛時間醫療了悲傷,哀慟者也就逐漸的從悲傷哀慟的歷程中復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