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555959052469
-
2 # 莆田濤哥
即今湖北黃梅縣南七十二里小池鎮。清屬德化縣(今九江市),乾隆二十三年(1758)置巡司於此。清餘名芳《黃梅兵事續記》:咸豐四年(1854)十月,清軍收復孔壠,太平軍“退遁小池口”。
-
3 # 紅色警報
小池口的來歷
小池是黃梅縣歷史最悠久、歸屬最複雜、爭議最多的地方之一。因此,也是最不容易說清楚的。如果真正“較真”的話,至少有三省四縣對小池這個地方有“ 領土 ”要求。
若是談到政治人物,那更是上自炎黃堯舜,下至秦皇漢武等歷代皇帝,都對小池產生過興趣。其中,僅乾隆皇帝在位的 60 餘年裡,就因為小池一帶不足 60 公里的江堤壩,先後向黃梅下過十道聖旨。其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1984 年 12 月 13 日,胡耀邦視察黃梅時,從九江坐船過來。一踏上黃梅的土地,便問身邊陪同的黃梅的有關領導:聽說這裡叫小池,你知道“ 小池 ”是什麼意思麼?那位領導同志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其實,小池的來歷,與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有關——“ 不敢越雷池一步 ”。這個典故出自東晉丞相庾(音:雨)亮《報溫嶠書》中的“ 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庾亮當時要求溫嶠的隊伍坐鎮原防,不要向東越過雷池一步。
但是,當時的雷池究竟在哪裡,有兩種說法:一說雷池在今安徽望江,一說雷池即今湖北黃梅和安徽宿松共有的龍感湖。前一種說法,引據於北宋樂史編的《太平環宇記》的註釋:“ 大雷水至望江積而為池,謂之雷池。”此後一些權威工具書,都引此為據,因而使一說法廣泛流傳。
其實,那“ 註釋 ”也對,也不對。說他對,是因為那裡的確有一個可以叫“ 雷池 ”的水域。講他不對,是因為古雷水非常大,從湖北黃梅的小池一直到安徽的宿松、太湖、望江,連綿數百里,無邊無際,一片汪洋。後來,因為水位不斷下降,高的地方成了陸地,低的地方成了湖泊、水池,這樣的地方數以千計,都可以叫雷池。望江的那個,不過是其中之一,根本不是《報溫嶠書》中提到的那個雷池。
東晉初期,由於五胡亂晉,中原離亂,逼得東晉王室在洛陽站不住腳,晉元帝司馬睿不得不遷京師於江南。那時候,藩王爭權,多謀逆亂。據《晉書》記載:“時歷陽太守蘇峻,藏逆不訊命,朝廷疑之。徵西將軍陶侃,有威名於荊楚,又以西夏為虞,故使溫嶠為上流形援。”
按東晉南遷後的軍事部署,宰相庾亮受詔輔幼主,坐鎮京師(今南京)。徵西將軍陶侃,鎮守武昌,以防西夏。平南將軍溫嶠駐兵潯陽,既可策衛京師,又可聲援陶侃。可是,後來不久,歷陽太守蘇峻反叛,兵逼京師。關於當時的情況,《太平環宇記》有如下紀載:“ 東晉咸和二年,蘇峻反,溫嶠(聞訊)欲下衛京師。庾亮素忌陶侃,報溫嶠書曰:‘吾憂西陲,地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據《黃州府志》記載:“ 潯陽,古縣名,西漢置,治所在今黃梅縣西南 ”。清朝顧祖禹先生的《讀史方輿紀要》也明確指出:“ 是時,潯陽在江北。咸和以後,始移治於江南。杜佑曰:溫嶠所移也。”
《辭海》在“ 潯陽 ”條目下有三條註釋。一是古縣名。唐武德四年,改湓城縣置,五代南唐改德化縣。二是郡名。西晉永興元年,分廬江、武昌兩郡置,治在潯陽,轄境相當九江以西、湖北廣濟以東的長江兩岸地區。三是古江名。指長江流經潯陽縣一段,在今九江市北。”
這就是說,當年潯陽縣,在南唐時又改成了德化縣。黃梅縣的老年人都知道,1935 年以前,以孔壠鎮德化橋為界,沿著今東港直至分路、小池口,都屬江西省德化縣管轄,黃梅的清江鎮與德化的小池口“ 共市於一街 ”。《黃梅縣誌》上說:“ 黃梅縣南行九十里至清江鎮,市連德化之小池口,往九江者必由小池口渡江,蓋德化有渡船而黃梅無渡船也。”
《德化縣誌》也記載道:德化是“ 新縣名,五代南唐由潯陽縣改之,隸屬九江府。”以上記載,說明潯陽當時在黃梅縣境內。因此,溫嶠駐潯陽,欲下衛京師。庾亮不同意溫嶠的請求,並回書要溫駐守原防,按兵不動。且嚴令他的隊伍,不能向東跨過雷池一步。這不僅將這道火急的軍事命令強調到底了,也證明大雷池就在黃梅境內。
既然有大雷池,就一定有小雷池,因為大與小是相比較而存在的。 《水經注》上說:“ 江水過九江至於東陵,西南流水積為湖。湖西有青林山,故謂之青林湖。湖水西流,謂之青林水。又西南,歷潯陽,分為二水,一水東流,過大雷(池),一水 西 南 流,(過 小 雷 池,)注 入(長)江 ”——入江口即小池口也。
小池“是小雷池的簡稱, “小池口”則是“ 小雷池之水進入長江的入口處 ”的縮寫。後來,由於人口越來越多,小池由小村莊變成了集鎮,便成了小池鎮。
回覆列表
古時候,小池鎮因古代黃梅楊林湖水進入小江(現名東港)流入長江處有一龍池故而得名小池口。小江後來改名清江,取江水清澈之意。南北朝時為驛站。公元501年梁武帝初下建業(南京)留丁貴妃在此生下昭明太子蕭統,故稱太子洑,建太子驛,改名為“臨江驛”。明萬曆年間設清江鎮,又置“清江司”。前清設“清江驛”,後改“清江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