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和一日》也稱《永恆的一天》,於1998年在法國首映,影片講述了癌症晚期的詩人亞歷山大臨死前的一天,在回憶和妻子安娜的生活、探望母親的經歷以及與古詩人對話的過程中,獨自面對生命中的最後時光,也在不斷思索“明天會持續多久”中走向了人生的彼岸。
該影片是希臘電影大師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執導的劇情片,由布魯諾·甘茨、伊莎貝拉·雷納德、法布瑞齊奧·班提佛格里歐等主演。這部影片獲得了豆瓣9.0的高評分,贏得了“詩化電影”的美譽,同時也是巴爾幹三部曲之一,榮獲第5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詩人亞歷山大身患絕症,在醫院等待死亡的前一天,想把一直陪伴自己的狗託付給女兒,但女兒女婿準備把祖屋賣掉,拒絕了他,亞歷山大便獨自離開。女兒給了他一封妻子曾寫過的信時,看著信件,他回憶著和安娜在一起的生活,後悔沒有好好愛她。又去探望年老的母親,與她道別;在遊蕩的街頭遇見了一個擦窗的小男孩,給他講述19世紀詩人寇夫拉的故事。在回憶與現實不斷切換中,他也不斷思索明天到底還會持續多久。
雖然亞歷山大的一生,有家庭,有親人,但是作為詩人的他,卻像是漂泊的浪子,無根的浮萍。他一生都在花費時間續詩,為了能用希臘語續寫上世紀詩人寇夫拉的詩《被囚的自由》而四處漂泊,也盼望著像詩人一樣買下詞彙。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他依然作為孤獨的靈魂懊悔自己沒能接續詩歌的篇章,也帶著一份對寇夫拉的尊崇走向生命的彼岸。
影片是安哲導演最精緻最富有藝術氣息的一部作品,用詩的概念去拍攝,整部影片就像詩一樣流淌著。詩化般語言,夢幻般的回憶,一天的時間卻是自己一生的縮影。透過主人公的回憶敘事,結合溫情舒緩的鏡頭語言,塑造了自由困境中的亞歷山大人物形象,讓觀眾在淡淡的憂傷中思索明天與永恆的深刻哲理。
這部影片為何能夠獲得詩化電影的美譽呢?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人物塑造”談談影片構造的詩意世界。最後在第四部分我會結合影片內容,分析這部電影中指向的人性關懷的主題意義以及對我們的啟發和思考。
回憶敘事的手法:透過回憶追敘,形成現實與歷史的交叉,延伸故事時間,豐富情節內容,使情節波瀾起伏
回憶敘事手法,又稱追敘,是電影中經典的敘事方法。按照主人公的講述進行現實與回憶的交叉敘事,只講事件的經過而不敘述結果。影片以亞歷山大的回憶貫穿始終,並採用平視的角度娓娓道來亞歷山大生前的一天。這種敘事方法將現實的描述與歷史的回溯相結合,當時情況與過去相對比,突出亞歷山大的一生孤獨的主題。
第一,故事以亞歷山大的回憶開始,將現實與過去緊密結合交叉敘事,延展了故事時空;觀眾能夠透過亞歷山大生前的一天擴充套件到一生,豐富故事情節,使得觀眾沉浸其中並與主人公感同身受。
重溯過去:當女兒給了亞歷山大母親安娜寫給他的信時,隨著女兒開始讀詩,場景便回到了亞歷山大和安娜曾經生活的場景,並轉換以安娜的口吻開始讀這封信。安娜深愛著亞歷山大,但是亞歷山大卻連自己給妻子買的裙子也不記得,安娜有了身孕,也不敢打擾他作詩。隨著安娜讀詩的過程,上演夫妻倆的生活場景,讓人能夠看到安娜對亞歷山大的深情,而安娜卻是他一生的遺憾。
描述現實:生前的最後一天,亞歷山大仍然在街頭遊蕩,在路上遇到了擦窗的小男孩,他一人孤獨寂寞,和他講述自己曾經追逐的19世紀詩人寇夫拉的故事。最後夜幕降臨,他不捨得讓男孩走,讓他留下來陪自己,而這些是他生前最後一天之內真實發生的故事。透過情節看到亞歷山大生前的一天就是他一輩子的縮影,孤獨而寂寞,在世間飄蕩。
回憶中的事情和現實發生的事情完美結合,敘事就像意識流小說一般,使情節波瀾起伏,避免線性敘事的平直單調;現實與歷史,過去與當下,在對照中看到人物的命運變化,刻畫人物的同時也突出故事主題。
第二,在現實與過去相連線時,作者採用平行視角去再現場景,將故事鏡頭平常化,放棄劇情片的緊張感,更能使觀眾代入情節。
首先,作者會讓他敘述中的主角走進現實生活中,形成一種平行視角,自己以旁觀者的角度進行獨白。在亞歷山大和小男孩講述19世紀詩人寇夫拉的故事時,寇夫拉隨即出現在倆人現實場景中,亞歷山大經過他,回望他,與他對話。導演在設定時,並沒有站在上帝視角俯視自己的過去,而是以平行視角在一旁靜靜觀察,這樣的方式能夠將敘述平常化,也容易將觀眾帶入情節。
其次,作者會讓自己走進回憶夢境中或是自己敘述的段落中,形成一種過去進行時,也是採用平行化視角自己參演過去。影片的最後,當他開啟後花園的房門,卻進入到了曾經的幻覺或夢境中。他與妻子安娜相擁,告訴他自己不想離開,不想去醫院,並不停地問安娜:“明天到底能夠持續多久”。這樣參演過去的方式,能夠讓觀眾在回憶追敘中,沒有違和感,更好地理解劇情,深入人物內心。
這種平行視角的運用,在跨越時空的場景中,讓角色能夠平靜來往,在毫無違和感中也將回憶夢境與現實模糊化,以平常敘事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使觀眾更好地進入情節,與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產生共鳴,並與亞歷山大一起完成詩意的敘事。
《永恆和一日》也稱《永恆的一天》,於1998年在法國首映,影片講述了癌症晚期的詩人亞歷山大臨死前的一天,在回憶和妻子安娜的生活、探望母親的經歷以及與古詩人對話的過程中,獨自面對生命中的最後時光,也在不斷思索“明天會持續多久”中走向了人生的彼岸。
該影片是希臘電影大師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執導的劇情片,由布魯諾·甘茨、伊莎貝拉·雷納德、法布瑞齊奧·班提佛格里歐等主演。這部影片獲得了豆瓣9.0的高評分,贏得了“詩化電影”的美譽,同時也是巴爾幹三部曲之一,榮獲第5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詩人亞歷山大身患絕症,在醫院等待死亡的前一天,想把一直陪伴自己的狗託付給女兒,但女兒女婿準備把祖屋賣掉,拒絕了他,亞歷山大便獨自離開。女兒給了他一封妻子曾寫過的信時,看著信件,他回憶著和安娜在一起的生活,後悔沒有好好愛她。又去探望年老的母親,與她道別;在遊蕩的街頭遇見了一個擦窗的小男孩,給他講述19世紀詩人寇夫拉的故事。在回憶與現實不斷切換中,他也不斷思索明天到底還會持續多久。
雖然亞歷山大的一生,有家庭,有親人,但是作為詩人的他,卻像是漂泊的浪子,無根的浮萍。他一生都在花費時間續詩,為了能用希臘語續寫上世紀詩人寇夫拉的詩《被囚的自由》而四處漂泊,也盼望著像詩人一樣買下詞彙。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他依然作為孤獨的靈魂懊悔自己沒能接續詩歌的篇章,也帶著一份對寇夫拉的尊崇走向生命的彼岸。
影片是安哲導演最精緻最富有藝術氣息的一部作品,用詩的概念去拍攝,整部影片就像詩一樣流淌著。詩化般語言,夢幻般的回憶,一天的時間卻是自己一生的縮影。透過主人公的回憶敘事,結合溫情舒緩的鏡頭語言,塑造了自由困境中的亞歷山大人物形象,讓觀眾在淡淡的憂傷中思索明天與永恆的深刻哲理。
這部影片為何能夠獲得詩化電影的美譽呢?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人物塑造”談談影片構造的詩意世界。最後在第四部分我會結合影片內容,分析這部電影中指向的人性關懷的主題意義以及對我們的啟發和思考。
回憶敘事的手法:透過回憶追敘,形成現實與歷史的交叉,延伸故事時間,豐富情節內容,使情節波瀾起伏
回憶敘事手法,又稱追敘,是電影中經典的敘事方法。按照主人公的講述進行現實與回憶的交叉敘事,只講事件的經過而不敘述結果。影片以亞歷山大的回憶貫穿始終,並採用平視的角度娓娓道來亞歷山大生前的一天。這種敘事方法將現實的描述與歷史的回溯相結合,當時情況與過去相對比,突出亞歷山大的一生孤獨的主題。
第一,故事以亞歷山大的回憶開始,將現實與過去緊密結合交叉敘事,延展了故事時空;觀眾能夠透過亞歷山大生前的一天擴充套件到一生,豐富故事情節,使得觀眾沉浸其中並與主人公感同身受。
重溯過去:當女兒給了亞歷山大母親安娜寫給他的信時,隨著女兒開始讀詩,場景便回到了亞歷山大和安娜曾經生活的場景,並轉換以安娜的口吻開始讀這封信。安娜深愛著亞歷山大,但是亞歷山大卻連自己給妻子買的裙子也不記得,安娜有了身孕,也不敢打擾他作詩。隨著安娜讀詩的過程,上演夫妻倆的生活場景,讓人能夠看到安娜對亞歷山大的深情,而安娜卻是他一生的遺憾。
描述現實:生前的最後一天,亞歷山大仍然在街頭遊蕩,在路上遇到了擦窗的小男孩,他一人孤獨寂寞,和他講述自己曾經追逐的19世紀詩人寇夫拉的故事。最後夜幕降臨,他不捨得讓男孩走,讓他留下來陪自己,而這些是他生前最後一天之內真實發生的故事。透過情節看到亞歷山大生前的一天就是他一輩子的縮影,孤獨而寂寞,在世間飄蕩。
回憶中的事情和現實發生的事情完美結合,敘事就像意識流小說一般,使情節波瀾起伏,避免線性敘事的平直單調;現實與歷史,過去與當下,在對照中看到人物的命運變化,刻畫人物的同時也突出故事主題。
第二,在現實與過去相連線時,作者採用平行視角去再現場景,將故事鏡頭平常化,放棄劇情片的緊張感,更能使觀眾代入情節。
首先,作者會讓他敘述中的主角走進現實生活中,形成一種平行視角,自己以旁觀者的角度進行獨白。在亞歷山大和小男孩講述19世紀詩人寇夫拉的故事時,寇夫拉隨即出現在倆人現實場景中,亞歷山大經過他,回望他,與他對話。導演在設定時,並沒有站在上帝視角俯視自己的過去,而是以平行視角在一旁靜靜觀察,這樣的方式能夠將敘述平常化,也容易將觀眾帶入情節。
其次,作者會讓自己走進回憶夢境中或是自己敘述的段落中,形成一種過去進行時,也是採用平行化視角自己參演過去。影片的最後,當他開啟後花園的房門,卻進入到了曾經的幻覺或夢境中。他與妻子安娜相擁,告訴他自己不想離開,不想去醫院,並不停地問安娜:“明天到底能夠持續多久”。這樣參演過去的方式,能夠讓觀眾在回憶追敘中,沒有違和感,更好地理解劇情,深入人物內心。
這種平行視角的運用,在跨越時空的場景中,讓角色能夠平靜來往,在毫無違和感中也將回憶夢境與現實模糊化,以平常敘事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使觀眾更好地進入情節,與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產生共鳴,並與亞歷山大一起完成詩意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