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月書童

    秦國,地處關中,且生存環境惡劣,早期受到西戎等小國家不斷騷擾,後來經過幾代帝王的不斷兼併和擴張,統一關中,然後採用遠交近攻的政策,開始向東擴張,先後滅掉六國,完成天下一統。

    楚國在春秋時期,楚莊王問鼎中原,稱霸諸雄,但後期沒有英明的君主,到戰果時期雖然領土較大,但已不是強國,直至被滅國。

    兩者在春秋戰國時期最主要的區別是:領導者。

    領導者決定兩個春秋大國的命運。

  • 2 # 大秦鐵鷹劍士

    秦國被中原國家稱為西戎,楚國被稱為南蠻,兩個國家都是強國大國。秦楚兩國最大的差別在於對中原文化的態度上,這種態度決定了兩國的發展命運,也是秦國能勝楚國的文化原因!

    秦國大方承認自己文化上不及中原諸夏,總是積極的向中原文化靠攏。秦人本是養馬部族,後來因救駕有功,被封在西周故土,於是秦人全面接受了周文化。後來秦國貧弱,幾於被魏國滅國,秦孝公以博大的胸懷向天下求賢,引來法家衛鞅主持秦國變法大計!衛鞅在秦國變法,使秦國接受了中原先進的文化禮儀,按衛鞅的說法,他治下的秦國風俗禮儀幾如魯衛也!秦國變法後,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接納六國流民入秦耕戰,接受六國名士治秦,最終秦國擁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與胸懷!

    楚國對於中原文化是自卑與自傲的結合體。周初封楚國為子爵,楚人視為奇恥大辱,武力強大後,立即自封為王爵,顯得身份高於諸夏。楚國強大後,不服周,多次挑釁周王室,齊國與晉國多次為王室出頭胖揍楚國!楚國的目標就是問鼎中原,飲馬黃河,以證明自己不是南蠻,是真真的文化中心!

    正是楚國貴族對於中原文化既排斥又羨慕的心態,導致楚國變法最不徹底。大才吳起在楚國變法有小成,楚國貴族立刻抓住機會射殺了吳起!誰在楚國變法,誰必慘死,屈原同志也不例外!項羽不定都咸陽,也有楚文化的深刻影響!

  • 3 # 上善147925929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楚國(今鹿邑)苦縣人,老子的師傅臨死前,老子哭著問,師傅,你若死了,我將以何人為師,師傅說:“以水為師”,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赴秦講學,死於扶風,至今陝西周至境內終南山樓觀臺仍為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

    楚國多盛產人才,“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左傳》,諸子百家中,老子、莊子、屈原都是楚華人。楚國起先並得不到中原諸侯及周天子的承認,現在楚國故地湖北大冶人說“不服周”的意思就是不服周朝,經過熊姓祖先篳路藍縷艱苦創業(據《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終於創下楚國八百年基業。在八百年的發展中,楚國也曾經與各諸侯國逐鹿中原,吞南並北,逐漸壯大,與列國爭霸,成為春秋戰國主要國家,登上歷史舞臺,但是在戰國大爭之時,楚國卻不思進取,雖有吳起和屈原等改革派的努力,最終還是因為舊貴族勢力強大以及沒有堅決支援改革的雄主而半途而廢,在與主要敵人秦國的戰爭中喪師陷地,最終慘遭滅國。楚雖滅,但人心未滅,尤其是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離騷》更是激起了楚國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在詩歌文化方面的貢獻構成了華夏原生文明的一部分,老子以水為師,孔子以老子為師,秦華人以強大的軍事力量所維持的統治最終被來自楚國故地的兩支重要力量項羽和劉邦葬送。因此世人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崇尚紅色和鳳凰的楚國終於經歷了鳳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

    反觀同樣是處於西北苦寒之地的秦國,其先祖因護平王東遷而封,在與西北少數民族的鬥爭中養成了彪悍的民風,然而這種地理位置及所處環境仍然被山東各國看不起,人才不入秦,認為秦國羸弱,到了穆公時期,遂稱霸西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兩個國家都有相似的經歷,到了獻公時期,因國內政局不穩,被晉國攻佔了河西之地,獻公遂重用法家商鞅變法圖強,開始了黑色裂變,不可否認,秦國在與山東諸國的戰爭中,因為軍功和秦法(可見雲夢睡虎地秦簡)的激勵一代代秦國銳士高唱秦風喝著烈酒走向戰場,使山東諸國談秦色變,依靠函谷關的天然優勢退可攻,進可守,先後從楚國手裡並巴蜀,建都江堰使國力大增,北靠長城據匈奴,修直道使兵力一夜可達其北部邊境。經過歷代國君的努力終於完成了統一華夏的大業,然而,成也秦法敗也秦法,秦法苛責,終於在一個大雨夜,來自大澤鄉的陳勝吳廣舉起了反秦大旗,做著萬世基業美夢的始皇帝做夢也沒有想到只傳二世而亡,陪伴他的只有生前隨他南征北戰的秦軍方陣,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大一統王朝,秦國留給歷代統治者的教訓是深刻的。唐朝杜牧《阿房宮賦》:“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繼秦之後,漢朝充分吸收了秦國的軍制,在漢匈之戰中,以秦直道為箭,以長城為弓,讓匈奴遠遁漠北,以至於匈奴人痛苦的唱道”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這其中不乏秦的功績。

    另一方面,漢前期主要採用無為的黃老之學治國,雞犬之聲,老死不相往來,這在漢初的於民生息方面無可厚非,但是到了武帝時期,武帝獨尊儒術,更是確立了中國的儒家地位,漢賦更是少不了楚詞的影子,這難道不是楚文化在生根發芽嗎?

    秦國與楚國,就像是西方的斯巴達和雅典,前者屬於東方,後者屬於西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NBA比賽為什麼很少用拉桿了?以前麥迪,科比,幾乎每場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