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通KF楊輝

    一提到捕快,通常大家腦子裡一閃而過的有如:六扇門裡面的四大名捕,武陵外傳裡的燕小六,開封府包大人門下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等,無一列外,他們都是比較有能力,光鮮亮麗的活著武功高強的正義感爆棚的人。

    但是,真實歷史中的捕快真的就是這樣的嗎?真實的捕快卻是賤民出身,上不得檯面。而且要想如果想科舉當官的話,必須要脫離捕快身份三代以後才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所以,電影裡面的東西都是經歷藝術加工後的產物。

  • 2 # 大獅

    唐五代之前的,這些當時的“皂隸”,負責的事情比較雜,比如衙門裡聽差,看守門房監獄,官員出巡時,他們還要負責鳴鑼開道、舉旗執傘等事物,當然維持治安和捉拿盜賊也在份內。到了宋代和元代,就不再讓這些人乾禮儀工作,全心全意讓其維護治安。不過元代晚期,這些人還充當徵稅和繳糧的工作。

    到了明代中晚期,“捕快”一詞正式誕生,為了尊稱他們,便有了“神捕”和“老捕”一說。

    明代捕快的工作主要就是負責緝捕,但分為兩類,其一是為地方治安而抓捕蟊賊;其二是為重案抓捕兇手和劫犯。當案件發生後,縣太爺的工作系統是一面具狀申報上司,一面率領仵作和捕快等人到達事發地點。繪圖錄供,呈報上司,而後責任捕快將兇犯緝拿歸案。

    但需說明一點,這個緝捕過程會有一個限期破案,一般會給予3-6個月不等的時長,捕快要在這個時間內完成捉拿兇犯的工作。如果到期不能完成,那麼會被罰俸一年。然後再限一年緝拿,到時間還完不成,那就罰俸兩年;而後再給一年期限,到時候再完不成,你就“土豆搬家-滾蛋吧”。當然這段時間少不了皮肉之苦,別看捕快收拾別人有能耐,縣令收拾他們也有能耐。往往很多時候,捕快為了在期限內破案,會抓一些不相干的人頂罪。

    幾乎所有的捕快跟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裙帶關係,所以有事的時候大家互相幫忙,包括綠林人士、乞丐、地痞等都會給捕快透露訊息和幫助抓人,當然他們自己也會有好處。

    那麼捕快是不是像影視劇中那樣很能打,而且飛簷走壁呢?

    可以告訴各位看官,捕快還真有兩下子,拳腳和刀棒都會一些,因為會點功夫有兩點最大好處:其一,緝拿盜匪時真動起手來,自己不會吃虧;其二,欺負人的時候,更不會吃虧!

    明代文獻《霏雪錄》中就記載了捕快抓賊的故事,文中有個叫楊二爸的老捕快,一個人當街打翻四個持刀悍匪,而自己卻毫髮無傷,其能耐不得不令人佩服。而且捕快還很都懂得心理戰,明朝雜記《今古案》中,就記載了捕快抓賊和用計謀套話的故事,文中的捕快嫣然都是心理學高手。

    不得不說,捕快為官府捉拿盜匪,確實令人稱讚。但是藉機擾民害命,私縱真兇,誣量為盜的也不少。明代《實證錄》中記載,有些捕快兇的很,當街調戲民女,強取豪奪,誣指平民的事也時有發生。可見捕快雖好,可不能貪心哦!

  • 3 # 葦說歷史

    古代的捕快,屬於衙役。地方政府的組成,除了正印官之外,偶爾有雜佐,再就是六房書吏和三班衙役。

    三班衙役,第一是皂班,給縣官老爺站班和做儀仗隊的,審案時兼做行刑手幫同嚇唬人犯。其次是快班,就是捕快。用於拿賊,破案和催租稅的。第三是壯班,屬於臨時召集的民工,打打雜,危機狀況時協助守城。顯然,對於一個縣的治理而言,捕快的地位很重要。

    然而職業地位重要,不等於身份地位就高。

    事實上,古代地方上的捕快是一個沒有門檻的職業,地位很低。以宋代為例,捕快應當算作“吏役”一類,“屬於地位最低的一級,談不上是公務員,只能稱‘公人’,是在政府做事的‘臨時工’,或者說‘編外公務員’。”

    既然捕快地位如此之低,其待遇自然也要很差。

    古代政府嚴格規定捕快的後代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以免有辱斯文。即便他們脫離捕快行業,其子孫也必須在三代以後方才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不僅如此,捕快的工資極低,每年的伙食補貼即“工食銀”不過十兩銀左右,養家餬口都難。另外,捕快偵破任務的時間也有嚴格限制,普通案件需五日之內偵破,重大命案需三日偵破,否則將受到責打。

    所以,迫於壓力,敲詐勒索便成為了捕快界的風氣。他們時常設定種種名目收取好處費,甚至與州縣官吏同流合汙,或製造冤假錯案,或對老百姓橫徵暴斂,任意拘捕。

    儘管捕快的身份是賤民,但他們卻能利用自己的職位輕輕鬆鬆地獲得大量的灰色收入,這就使得不少人對捕快這一職位趨之若鶩。所以當捕快的門檻雖然低,但如果真想成為一名捕快,也真不是那麼容易,一般都是要花銀子買的。

    在古代,特別是明清時候,一些小說裡面對捕快的一些記載並不那麼好。在當時的一些士大夫眼中,捕快往往都是地痞無賴,強買強賣、惡索百姓的一個化身,並非善的化身。

    這個東西只能說,它是一個辯證的問題,在捕快這個隊伍裡頭,他也有一些好人。

    特別是在一些民間的評書、說書的這些故事裡頭,一說起隋唐之際的秦瓊秦叔寶,應該是人們繪聲繪色地描述,他一個又一個好的故事,一說起展昭也是俠膽義膽,為民申冤,也是好人,但是這些好人好捕快畢竟是鳳毛麟角,那些惡人惡捕快仍然是大多數。

    如果我們在考察到封建王朝制度那種罪惡,或者是那種腐敗,我們就更加能夠理解封建司法體制中,捕快所扮演的惡角色的這樣一些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計劃趕不上變化,那還需要做計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