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一位名叫羅家倫的學者,來到張掖後,被這裡的反差景象小小驚豔了一把,於是便寫了一首詩,其末兩句,“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正是對張掖風貌的真實寫照。
張掖雖處在西北乾旱地區,但因黑河水繞城而過,所以這裡水源豐富,土地豐饒,乃是河西走廊最大的一片綠洲。
絲路要地 萬國鹹賓
張掖不僅風貌獨特,人文底蘊更是深厚。
張掖古城的正中心有座鐘鼓樓,名“鎮遠樓”,樓上懸著的幾塊匾,述說著古城輝煌的過往。
比如這塊“九重在望”,九重代表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從張掖這地兒往東看就可以看到中原,看到都城,體現的是國家民族大統一的願望。
再說“聲教四達”,說明張掖是個佛教比較集中的地方,寓意佛教文化遠播各地。
還有“萬國鹹賓”,這塊匾和古老的絲綢之路有關。
張掖處在河西走廊的咽喉位置,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貿易節點,當時好多來自中亞、西亞等地的國家都選擇來這裡做生意,便是“萬國鹹賓”了。
打通絲路 繁華肇始
而“萬國鹹賓”的輝煌,還得從漢武帝那個時候說起,那是個無比強盛的時代,絲綢之路和張掖的輝煌,都是緣起於那個時代。
那一年,張騫從西域歸來,漢武帝交給他的同大月氏聯盟對付匈奴的任務,並沒有達成,但是他帶來西域見聞,卻引起了漢武帝濃厚的興趣。
漢武帝開始琢磨著打通一條通往更廣闊世界的交通線。
但是這個願望不好實現,通往西邊必須經過河西走廊,然而這地兒被盤踞在祁連山下的匈奴人“霸佔”著。
想要和西邊的國家建立聯絡,必須掃清障礙。
漢武帝元狩二年,劉徹派年輕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出擊匈奴。對於霍去病的本事,後世的我們再清楚不過,經過那兩場著名的“河西之戰”後,霍去病順利奪取了河西走廊。
隨後,漢武帝又設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來守護這處要道。
其中張掖之名,便是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之意,意味著張開強力臂膀,捍衛中原大地,守護商路通達。
與此同時,一條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經中亞國家抵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的絲綢之路逐漸貫通,成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
而處在河西走廊咽喉的張掖,也因其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優越,成為商旅駝隊、八方來客的匯聚之地,逐漸開啟了千年的繁華。
絲路再通 創“金張掖”傳
然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動盪,張掖及其所在的河西走廊,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絲綢之路時通時斷,直到隋煬帝上臺。
隋煬帝在民間的形象並不好,但他在歷史上的貢獻卻是難以磨滅的。
像是開通大運河,一直是中國古代的交通大動脈;像是開科舉制,成為封建時代較為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方式;再比如這裡要說的,重新打通絲綢之路。
那時候,盤踞在祁連山下的不再是匈奴,換成了吐谷渾。吐谷渾時常騷擾河西一帶,阻斷西域各國進入中原的道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隋煬帝御駕親征,很快解決了吐谷渾對河西走廊的軍事威脅。
從洛陽到張掖,一共1500多公里路程,隋煬帝一行人前前後後花了半年的時間,其間經歷了祁連山的暴雪、山洪等惡劣天氣,同行者死傷無數,最後終於來到了張掖的焉支山下。
而後,來自西域二十七國的君主、使臣也應約而來。全世界歷史上第一次“萬國博覽會”就這樣在張掖順利召開了。
隋煬帝在盟會上宣佈了中原的“外交”策略,比如在戰爭中廢棄的驛站都給它恢復;來這邊交易可以給降低關稅,甚至免稅;並且還開放了從張掖通往長安、洛陽,以及其他內地城市的道路。
有了中原王朝最高統治者給鍍金,有了如此“互惠互利”的政策支援,西域各國的商人自然紛紛往張掖跑,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定居這裡,張掖漸漸成為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有了“金張掖”的美譽。
團結一心 開創新時代絲路
如今,古老的絲綢之路已經喪失了實用功能,但它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深入張掖人的血液,指引著他們在開放、融合中不斷髮展,開闢新時代的絲綢之路。
崔發年是張掖古城中最大的蔬菜生產經銷商。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沿著古老絲路,透過中歐班列,把他的蔬菜銷往遠方。
但是一趟班列的全部裝載量,單憑崔發年一個企業的產能,根本無法滿足發車要求。
如何打通這條銷往歐洲的通道?
崔發年琢磨了很久,一個人幹肯定是不行的,還是得找人一塊幹。
為了能夠完成這個願望,單打獨鬥很多年的他,第一次把張掖的農產品銷售商召集到了一起,商量著要不大家一塊合作,爭取能夠把貨物發到歐洲。
大家一聽,一塊發展,一同致富,好事一件,有什麼不同意的道理呢。
最終,在大家的合作籌劃下,中歐班列的申請終於批覆下來。
當年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洋蔥和土豆,如今,又從張掖出發,經由中歐班列銷往歐洲各國。
古老的絲綢之路,成就了“金張掖”歷史上的輝煌。當曾經的商賈駝鈴化作列車笛鳴,善於和世界打交道的張掖人再一次重整旗鼓,開始了他們新的旅途。
近代一位名叫羅家倫的學者,來到張掖後,被這裡的反差景象小小驚豔了一把,於是便寫了一首詩,其末兩句,“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正是對張掖風貌的真實寫照。
張掖雖處在西北乾旱地區,但因黑河水繞城而過,所以這裡水源豐富,土地豐饒,乃是河西走廊最大的一片綠洲。
絲路要地 萬國鹹賓
張掖不僅風貌獨特,人文底蘊更是深厚。
張掖古城的正中心有座鐘鼓樓,名“鎮遠樓”,樓上懸著的幾塊匾,述說著古城輝煌的過往。
比如這塊“九重在望”,九重代表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從張掖這地兒往東看就可以看到中原,看到都城,體現的是國家民族大統一的願望。
再說“聲教四達”,說明張掖是個佛教比較集中的地方,寓意佛教文化遠播各地。
還有“萬國鹹賓”,這塊匾和古老的絲綢之路有關。
張掖處在河西走廊的咽喉位置,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貿易節點,當時好多來自中亞、西亞等地的國家都選擇來這裡做生意,便是“萬國鹹賓”了。
打通絲路 繁華肇始
而“萬國鹹賓”的輝煌,還得從漢武帝那個時候說起,那是個無比強盛的時代,絲綢之路和張掖的輝煌,都是緣起於那個時代。
那一年,張騫從西域歸來,漢武帝交給他的同大月氏聯盟對付匈奴的任務,並沒有達成,但是他帶來西域見聞,卻引起了漢武帝濃厚的興趣。
漢武帝開始琢磨著打通一條通往更廣闊世界的交通線。
但是這個願望不好實現,通往西邊必須經過河西走廊,然而這地兒被盤踞在祁連山下的匈奴人“霸佔”著。
想要和西邊的國家建立聯絡,必須掃清障礙。
漢武帝元狩二年,劉徹派年輕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出擊匈奴。對於霍去病的本事,後世的我們再清楚不過,經過那兩場著名的“河西之戰”後,霍去病順利奪取了河西走廊。
隨後,漢武帝又設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來守護這處要道。
其中張掖之名,便是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之意,意味著張開強力臂膀,捍衛中原大地,守護商路通達。
與此同時,一條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經中亞國家抵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的絲綢之路逐漸貫通,成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
而處在河西走廊咽喉的張掖,也因其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優越,成為商旅駝隊、八方來客的匯聚之地,逐漸開啟了千年的繁華。
絲路再通 創“金張掖”傳
然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動盪,張掖及其所在的河西走廊,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絲綢之路時通時斷,直到隋煬帝上臺。
隋煬帝在民間的形象並不好,但他在歷史上的貢獻卻是難以磨滅的。
像是開通大運河,一直是中國古代的交通大動脈;像是開科舉制,成為封建時代較為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方式;再比如這裡要說的,重新打通絲綢之路。
那時候,盤踞在祁連山下的不再是匈奴,換成了吐谷渾。吐谷渾時常騷擾河西一帶,阻斷西域各國進入中原的道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隋煬帝御駕親征,很快解決了吐谷渾對河西走廊的軍事威脅。
從洛陽到張掖,一共1500多公里路程,隋煬帝一行人前前後後花了半年的時間,其間經歷了祁連山的暴雪、山洪等惡劣天氣,同行者死傷無數,最後終於來到了張掖的焉支山下。
而後,來自西域二十七國的君主、使臣也應約而來。全世界歷史上第一次“萬國博覽會”就這樣在張掖順利召開了。
隋煬帝在盟會上宣佈了中原的“外交”策略,比如在戰爭中廢棄的驛站都給它恢復;來這邊交易可以給降低關稅,甚至免稅;並且還開放了從張掖通往長安、洛陽,以及其他內地城市的道路。
有了中原王朝最高統治者給鍍金,有了如此“互惠互利”的政策支援,西域各國的商人自然紛紛往張掖跑,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定居這裡,張掖漸漸成為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有了“金張掖”的美譽。
團結一心 開創新時代絲路
如今,古老的絲綢之路已經喪失了實用功能,但它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深入張掖人的血液,指引著他們在開放、融合中不斷髮展,開闢新時代的絲綢之路。
崔發年是張掖古城中最大的蔬菜生產經銷商。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沿著古老絲路,透過中歐班列,把他的蔬菜銷往遠方。
但是一趟班列的全部裝載量,單憑崔發年一個企業的產能,根本無法滿足發車要求。
如何打通這條銷往歐洲的通道?
崔發年琢磨了很久,一個人幹肯定是不行的,還是得找人一塊幹。
為了能夠完成這個願望,單打獨鬥很多年的他,第一次把張掖的農產品銷售商召集到了一起,商量著要不大家一塊合作,爭取能夠把貨物發到歐洲。
大家一聽,一塊發展,一同致富,好事一件,有什麼不同意的道理呢。
最終,在大家的合作籌劃下,中歐班列的申請終於批覆下來。
當年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洋蔥和土豆,如今,又從張掖出發,經由中歐班列銷往歐洲各國。
古老的絲綢之路,成就了“金張掖”歷史上的輝煌。當曾經的商賈駝鈴化作列車笛鳴,善於和世界打交道的張掖人再一次重整旗鼓,開始了他們新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