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好記性3n5q

    金榜題名”和狀元遊街,是古代科場舉子殿試後夢寐以求的事。

    殿試發榜用黃紙,表裡二層,分大小金榜。小金榜進呈皇帝御覽後,存檔大內;大金榜加蓋“皇帝之寶”,傳臚唱名後,由禮部尚書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門,至東長安門外張掛在宮牆壁。故考中進士者稱“金榜題名”。

    金榜按殿試成績分為三甲。第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頭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殿試之制始於唐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策貢士於洛成殿”。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於“講武殿度進士”後遂為永制。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開始把考中的進士分為五甲。

    元順帝時又將進士分為三甲,並規定一甲為三人。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始策問貢士於奉天殿,賜一甲三人進士及第,賜二甲進士出身,賜三甲同進士出身。其中二三甲進士各科名額不等,無定數。

    清沿明制,自順治三年(1646年)丙戌開科,會試後將錄取的貢士舉行殿試。

    狀元遊街,是指皇帝在金鑾殿傳臚唱名,欽點狀元、榜眼、探花和進士後,狀元領諸進士拜謝皇恩後,到長安左門外觀看張貼金榜及回家的過程。從金鑾殿到長安左門,要經過太和門、午門、端門、承天門(現天安門)到大明門(清為大清門)。

    長安左右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二門是皇城通往中央官署衙門的總門,門前豎立一座巨大石碑,上刻“官員人等,到此下馬”,並有禁軍守衛。

    百官上朝都要從此進入,都要下馬下轎,步行進長安門,經天街(今天安門前長安街),上金水橋,入承天門,繼而進午門,到皇宮大殿上朝。

    考取進士的人,都要在金鑾殿上傳呼姓名,然後把姓名寫入“黃榜”,捧出午門,在鼓樂御杖導引下,經承天門穿過T形廣場,出長安左門,張掛在臨時搭起的“龍棚”內。

    讀書人一旦金榜題名,便如“鯉魚跳龍”,成為天下知的新權貴。因此,長安左門被稱作“龍門”。而每年陰曆八月中,朝廷都在西千步廊進行“秋審”。囚犯由長安右門押解而進,猶如身進虎口。所以,長安右門被稱作“虎門”。

    午門的門洞,正面看是三個,背面看是五個。兩側掖門,平時不開,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才開。文官走東掖門、武官走西掖門。當中的正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入宮時可以走一次。殿試考中鼎甲的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出來時也可以走一次。其他人等,一律只能走掖門。

    明朝十六位皇帝,276年共舉辦科考88次,發榜89次(洪武年間舉辦科考6次,發榜7次),錄進士24566名,其中狀元89名。據《大明會典》記載,無論是參加金殿傳臚,唱名賜第,長安街觀榜,參與恩榮宴,還是參拜先師神位、大司成,謁孔廟,狀元都處於諸進士中最顯赫的地位。

    網上曾流傳明嘉靖年間廣東文狀元林大欽遊街的盛況:“手捧欽點皇聖詔,足跨金鞍朱鬃馬,前呼後擁,旗鼓開路,歡聲雷動,喜炮震天,遍街張燈結綵。”

    狀元騎馬遊街,完全是民間的訛傳。而且,狀元遊街只能一次,決不可能有遊街三天之事。誠如唐詩所言:“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2 # 自己4352

    科舉選士制度為唐代文人拓寬了仕途之路,使得眾多寒門弟子打破門閥士族的官職壟斷,得以躋身唐朝的官僚階層。同時,伴隨科舉考試製度的實行而產生一種新的宴飲禮俗——燒尾宴。“燒尾宴”源於唐代的科舉選士考試,其文化內涵、形式內容皆與科舉考試相聯絡,並牽動唐代眾多文人的情懷。“燒尾宴”實際上就是唐代文人為科舉考試登科及第所舉辦的慶賀喜宴

  • 3 # 使用者6664149179468

    1、稽首,頓首五拜。意思是先拜手稽首,再四拜一叩頭成禮。

    2、儀容整潔,形象端正,威儀肅整。

    3、皇帝聖諭教訓時,必須專心致志,拱聽分明。

  • 4 # 在水一方zmnzc

    狀元及第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十八:狀元及第 圖案:戴冠童子手持如意騎龍上。 解題:冠,帽子也,冠與「官」同音。童子戴冠,長輩期望孩子長大有出息,科舉成功,高中狀元屯。騎龍,如同鯉魚跳龍門而成龍一般,出人頭地也。「狀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試,萬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間狀元郎」之譽。 傳統寓意紋樣。舊時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為元。鄉試第一為解元,會試第一為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及第,科舉考試列榜有甲乙次第,凡考中狀元,都稱狀元及第。明清時期,“狀元及第”象徵功名和高官厚祿。紋飾主要以三個孩童組成,中間大孩高舉冠盔,表示得中狀元,旁二孩手持如意、喜報以示慶賀。 “狀元”制度於唐代。《明史·選舉志》雲:“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三 武強年畫中的----狀元及第。

    狀元及第”為“解元”、“會元”、“狀元”連考連中之謂。“金榜題名時”,為舊時儒生所求。

    一旦,“狀元及第”,“騎馬遊街三日”,好不威風。紅袍白馬倒也喜氣洋洋,故以“狀元騎馬”祝吉。

    武強年畫中的狀元及第,則是一童子執戟,造形古拙簡樸,身披狀元紅的衣服,色彩對比強烈而淳厚。天空中龍與鳳送這名童子執戟(及)落地(第),龍鳳所銜的對聯也是極盡祝福“鳳凰金寶地,喜生狀元門”,給及第童子以中狀元祝願。無“官氣”而有民趣。很有地方特色,水印木版味道也很濃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子和蘇格拉底的思想有什麼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