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施肥有基肥和追肥兩種。插秧前結合水耙地時施肥統稱基肥,過去以農家有機肥為主,現在是有機肥和化肥同時施用。插秧後施肥,統稱追肥,有返青肥(可以省略)、分櫱肥、穗肥、粒肥等。 (1)基肥。移栽水稻插秧前施入本田的肥料稱為基肥。基肥的作用:一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物理性質;二是提高土壤養分的供應水平,滿足水稻插秧後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促進早生快發;三是調節整個生長髮育過程中的養分供應,保證土壤持續不斷地供給水稻各生育時期所需的養分。高產水稻基本苗較少,要求分櫱成穗率高,這就要求土壤能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北方稻區生育期短,春季氣溫低,施足基肥尤為重要。基肥多以肥效穩長而營養元素齊全的有機肥料為主,並配合一定數量的無機肥料。就肥料種類而言,除有機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外,還包括化學肥料中磷肥的全部或大部、氮肥和鉀肥的一部分。基肥施用方法有如下幾種: ① 全層施肥。全層施肥有兩種形式,一是泡田前全層施肥法,即在泡田前將肥料撒施田面,然後泡田耙地。最好結合旋耕,將肥料混入耕層7~10釐米,然後泡田、拉板整平;二是泡田後全層施肥法,即在泡田並經初平後撒施肥料,再進行水耙使肥料混合於耕層中,然後拉板整平。全層施肥的特點是肥效長,肥勁穩。由於肥料均勻分佈於耕層,可促進水稻根系深扎,擴大吸收面積,增加養分吸收量。全層施肥還可減少肥料損失,提高利用率,尤其是對碳酸氫銨等揮發性氮肥效果更為明顯。當基肥施用量較高時,可以大部分全層施用,小部分作鋪肥施用,效果更好。 ② 鋪肥。鋪肥又稱麵肥,在水耙地後將肥料均勻撒施田面,然後拉板整平使肥料混合於表層中,是目前北方稻區基肥的主要施用方法。鋪肥的特點是肥效快,有利提早返青及分櫱,肥效亦較長,可達45天左右。基肥數量較少時以鋪肥為宜,施肥後在土壤沉澱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應儘早插秧,以減少肥料損失。 ③ 翻前深施。在秋翻或春翻前將肥料撒施田面,翻地時將肥料翻扣於深層。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研究的結果,這種施肥方法氮肥利用率高達75%,肥效長。但是由於施肥部位較深,故初期肥效較差,在施用量較多時,不利中後期調控,甚至會導致貪青晚熟。因此,一方面應與鋪肥相結合,一方面應控制施用量。漏水田翻前深施肥料損失大。 (2)追肥。移栽水稻插秧後施用的肥料統稱追肥,包括分櫱肥、穗肥和粒肥。 ① 分櫱肥。插秧後不久(一般3~15天)施用的肥料稱為分櫱肥。分櫱期是單位面積穗數的決定期,又是增加植株幹物質積累量,為壯稈大穗奠定基礎的時期。分櫱肥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分櫱早生快發,儘早達到預期穗數,這一點對北方寒冷稻區尤為重要。分櫱肥的施用要適時適量,在保證足夠穗數的同時,還應有助於控制無效分櫱,促進形成大穗,提高成穗率,並防止穗分化或拔節前氮素過剩。 分櫱肥一般在插秧後5~10天,秧苗返青後剛開始分櫱時施用。首先,這是因為分櫱肥肥效約為20天,與有效分櫱期基本一致。其次,n葉露尖時插秧,最易成穗的是n-1和n節上的分櫱,然後是n-2和n+1節上的分櫱,此時追肥正好促進這些節位上的分櫱。再次,經過10天左右的吸肥和生長,可以根據葉色、出葉速度等判斷土壤和基肥養分供應情況,決定施肥量。當生育期較短或插秧晚時,這時施肥促進形成的分櫱在拔節前已來不及形成3片葉,所以分櫱肥應提早到插秧後3~7天施用。前已述及,拔節時葉片數越多分櫱成穗把握越大,越容易形成大穗,因此分櫱肥宜早不宜晚,但應注意及時控制,防止群體過大。 ② 穗肥。穗分化期是決定每穗穎花數與穎殼容積的時期,對結實率及千粒重亦有較大影響,此期施肥的目標是:第一,形成足夠的庫容,即在已有穗數的基礎上,使每穗穎花數與穎殼容積達到預期要求;第二,形成理想株形與強健的根系,使抽穗時群體葉面積指數適宜,受光態勢良好,為抽穗後灌漿物質的生產奠定基礎;第三,增加抽穗前光合產物貯藏量。 每穗穎花數等於分化穎花數與退化穎花數之差。增加分化穎花數的有效施肥期是穗分化前6天到穗分化後4天,其中穗分化前後的3天最有效。減少退化穎花數的有效施肥期為穗分化後7~14天。前者稱為促花肥,後者稱為保花肥。北方稻區水稻品種多為銜接型或重疊型,即幼穗分化早於拔節或同步進行,施促花肥雖然有促進枝梗和穎花分化的作用,但根據器官同伸規律,也會使無效分櫱增多,促進基部節間和上位葉片的伸長,故此期施肥應慎重,不出現明顯缺肥,一般不施肥。保花肥一般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此時水稻分櫱已停止,基部節間長度和上部葉片已經定型,施肥對群體結構和生育程序影響較小,是施用穗肥的適宜時期。應該指出,不同品種對促花肥的反應不一樣,對於像沈農91號耐肥抗倒伏性強,上位葉片和穗子較短而直立的品種,適量施用促花肥還是有利的。 ③ 粒肥。粒肥是指抽穗至齊穗期的追肥。對葉色黃、植株含氮量偏低(1.2%以下)、土壤肥力後勁不足的稻田,應酌情施用粒肥。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持葉片適宜的氮素水平和較高的光合速率,防止根、葉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如果植株沒有明顯的缺肥現象,盲目施用粒肥,會造成氮素濃度過高,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導致貪青晚熟,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而且容易發生病蟲害。有些地區抽穗後用飛機噴施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實際上也是起到粒肥的作用。 系統應用水稻噸田寶可以提高基肥和追肥的利用率。
水稻施肥有基肥和追肥兩種。插秧前結合水耙地時施肥統稱基肥,過去以農家有機肥為主,現在是有機肥和化肥同時施用。插秧後施肥,統稱追肥,有返青肥(可以省略)、分櫱肥、穗肥、粒肥等。 (1)基肥。移栽水稻插秧前施入本田的肥料稱為基肥。基肥的作用:一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物理性質;二是提高土壤養分的供應水平,滿足水稻插秧後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促進早生快發;三是調節整個生長髮育過程中的養分供應,保證土壤持續不斷地供給水稻各生育時期所需的養分。高產水稻基本苗較少,要求分櫱成穗率高,這就要求土壤能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北方稻區生育期短,春季氣溫低,施足基肥尤為重要。基肥多以肥效穩長而營養元素齊全的有機肥料為主,並配合一定數量的無機肥料。就肥料種類而言,除有機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外,還包括化學肥料中磷肥的全部或大部、氮肥和鉀肥的一部分。基肥施用方法有如下幾種: ① 全層施肥。全層施肥有兩種形式,一是泡田前全層施肥法,即在泡田前將肥料撒施田面,然後泡田耙地。最好結合旋耕,將肥料混入耕層7~10釐米,然後泡田、拉板整平;二是泡田後全層施肥法,即在泡田並經初平後撒施肥料,再進行水耙使肥料混合於耕層中,然後拉板整平。全層施肥的特點是肥效長,肥勁穩。由於肥料均勻分佈於耕層,可促進水稻根系深扎,擴大吸收面積,增加養分吸收量。全層施肥還可減少肥料損失,提高利用率,尤其是對碳酸氫銨等揮發性氮肥效果更為明顯。當基肥施用量較高時,可以大部分全層施用,小部分作鋪肥施用,效果更好。 ② 鋪肥。鋪肥又稱麵肥,在水耙地後將肥料均勻撒施田面,然後拉板整平使肥料混合於表層中,是目前北方稻區基肥的主要施用方法。鋪肥的特點是肥效快,有利提早返青及分櫱,肥效亦較長,可達45天左右。基肥數量較少時以鋪肥為宜,施肥後在土壤沉澱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應儘早插秧,以減少肥料損失。 ③ 翻前深施。在秋翻或春翻前將肥料撒施田面,翻地時將肥料翻扣於深層。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研究的結果,這種施肥方法氮肥利用率高達75%,肥效長。但是由於施肥部位較深,故初期肥效較差,在施用量較多時,不利中後期調控,甚至會導致貪青晚熟。因此,一方面應與鋪肥相結合,一方面應控制施用量。漏水田翻前深施肥料損失大。 (2)追肥。移栽水稻插秧後施用的肥料統稱追肥,包括分櫱肥、穗肥和粒肥。 ① 分櫱肥。插秧後不久(一般3~15天)施用的肥料稱為分櫱肥。分櫱期是單位面積穗數的決定期,又是增加植株幹物質積累量,為壯稈大穗奠定基礎的時期。分櫱肥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分櫱早生快發,儘早達到預期穗數,這一點對北方寒冷稻區尤為重要。分櫱肥的施用要適時適量,在保證足夠穗數的同時,還應有助於控制無效分櫱,促進形成大穗,提高成穗率,並防止穗分化或拔節前氮素過剩。 分櫱肥一般在插秧後5~10天,秧苗返青後剛開始分櫱時施用。首先,這是因為分櫱肥肥效約為20天,與有效分櫱期基本一致。其次,n葉露尖時插秧,最易成穗的是n-1和n節上的分櫱,然後是n-2和n+1節上的分櫱,此時追肥正好促進這些節位上的分櫱。再次,經過10天左右的吸肥和生長,可以根據葉色、出葉速度等判斷土壤和基肥養分供應情況,決定施肥量。當生育期較短或插秧晚時,這時施肥促進形成的分櫱在拔節前已來不及形成3片葉,所以分櫱肥應提早到插秧後3~7天施用。前已述及,拔節時葉片數越多分櫱成穗把握越大,越容易形成大穗,因此分櫱肥宜早不宜晚,但應注意及時控制,防止群體過大。 ② 穗肥。穗分化期是決定每穗穎花數與穎殼容積的時期,對結實率及千粒重亦有較大影響,此期施肥的目標是:第一,形成足夠的庫容,即在已有穗數的基礎上,使每穗穎花數與穎殼容積達到預期要求;第二,形成理想株形與強健的根系,使抽穗時群體葉面積指數適宜,受光態勢良好,為抽穗後灌漿物質的生產奠定基礎;第三,增加抽穗前光合產物貯藏量。 每穗穎花數等於分化穎花數與退化穎花數之差。增加分化穎花數的有效施肥期是穗分化前6天到穗分化後4天,其中穗分化前後的3天最有效。減少退化穎花數的有效施肥期為穗分化後7~14天。前者稱為促花肥,後者稱為保花肥。北方稻區水稻品種多為銜接型或重疊型,即幼穗分化早於拔節或同步進行,施促花肥雖然有促進枝梗和穎花分化的作用,但根據器官同伸規律,也會使無效分櫱增多,促進基部節間和上位葉片的伸長,故此期施肥應慎重,不出現明顯缺肥,一般不施肥。保花肥一般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此時水稻分櫱已停止,基部節間長度和上部葉片已經定型,施肥對群體結構和生育程序影響較小,是施用穗肥的適宜時期。應該指出,不同品種對促花肥的反應不一樣,對於像沈農91號耐肥抗倒伏性強,上位葉片和穗子較短而直立的品種,適量施用促花肥還是有利的。 ③ 粒肥。粒肥是指抽穗至齊穗期的追肥。對葉色黃、植株含氮量偏低(1.2%以下)、土壤肥力後勁不足的稻田,應酌情施用粒肥。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持葉片適宜的氮素水平和較高的光合速率,防止根、葉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如果植株沒有明顯的缺肥現象,盲目施用粒肥,會造成氮素濃度過高,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導致貪青晚熟,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而且容易發生病蟲害。有些地區抽穗後用飛機噴施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實際上也是起到粒肥的作用。 系統應用水稻噸田寶可以提高基肥和追肥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