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必須承認我最愛的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波普真的好嗎?
8
回覆列表
  • 1 # 全國觀眾都

    當然是退步咯。

    詩的巔峰期已經過了,導致後人無法超越。

    只能在規則,形式上改動,形成新的東西。

    現代詩,基本沒有規則,壓點韻,有點韻味就算是詩了。

    這藝術的發展,都是共同的規律。

    比如,書法,前人書法大家太牛逼,逼的當代書協的人 ,只能靠寫個性十足的醜書,來欺世盜名。

    又比如西方的繪畫,啥風格都有人嘗試過,導致歐美現在流行什麼超級寫實派之類的,還有抽象派……。

  • 2 # 音樂與詩詞

    從文言詩演變到現代詩,到底是否是進步,個人以為不是現在就可以簡單下結論的。先將二者做一個比較吧。

    文言詩中,包括不講究格律的古體和講究格律的近體,它們的共同點是必須押韻,語言精美,音韻諧和,意蘊豐富,感情深厚,並且,幾千年的積累,有著驚人的作品數量,它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不過,它的缺點是,對語言組織上有不同的束縛。

    現代詩算起來也有百年曆史了,它的優點,語言自由,但音韻格律一概不講究,甚至連韻也不押了,很多所謂的自由詩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散文分行排列而已。不能否認,其中有一些優秀的作品,在語言上的創新,在內容上對時代,對現實生活的反映等方面,對詩歌的發展是有貢獻的。但這樣的作品在百年來還是屈指可數。但還有很多詩歌用語晦澀意象怪異,不知所云,更不用說詩歌應有的美感和感人了。這樣寫詩是對詩歌的扼殺。

    這裡涉及到一個現代藝術名詞:波普。它好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所謂的波普,是指20世紀50的代誕生於英國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反地一切虛無主義思想 ,通塑造那些誇張的,視覺感強的,比現實生活更典型的形象來表達另一種寫實主義,主要是在設計領域體現的藝術活動,在詩歌上的體影響,便是的產生了一批誇張怪誕的詩歌。實際上,這種風潮因為違背了現實的一些基本法則,很快就衰退了。只能說,它如同其它多種現代主義藝術思潮一樣,只是一場過眼煙雲,但是藝術形式上的探索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詩歌是要向前發展的。從五七言到律絕是進步,再到長短句的詞也是進步, 我們不能一概否定文言詩到自由詩就不是進步,但要擔負起進步的重任,最終是不是能真正地推動詩歌向前發展,自由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3 # 真情獨鍾

    文言文詩歌演變成現代詩,我們不能說是劣幣驅逐良幣,只能說是時代進步而產生的結果。波普不一定是好的,但受歡迎的波普肯定有自己受歡迎的理由。文言文詩歌受新文化運動的洗禮,逐步演變成現代詩歌,前人作了許多探索,像徐志摩,戴望舒,聞一多,胡適,艾青,郭沫若等現代詩歌有詩歌獨有的形式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起了很好的開頭。現代詩人也有舒婷,北島,汪國真,席慕蓉,食指等都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有詩歌獨有的形式和內涵,也有許多經典之作。現代詩歌中當然也有許多詩歌不受待見,那些脫離生活,追求晦澀的所謂詩歌肯定是不受歡迎的,我們評價現代詩歌也不能一葉障目就以偏概全,而把現代詩歌說的那麼不堪。

    每一種文學樣式都會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和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唐詩之後是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盛行的原因。現代詩歌的發展還需要許多人的探索和貢獻,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會有。

  • 4 # 何似歡

    我最愛的卻是離騷,那麼,是否就說明唐詩宋詞相對離騷退步了呢?

    有一種很奇怪的觀點是認為唐詩宋詞就是文學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後人無論如何都是比不了了的,我不知道這是因為如何得來的結論。當然了,文學一事,本是存在太多主觀,沒有什麼標準化的東西,也就導致了太多的爭論。

    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散文與詩與小說來說,你能非得說明哪種體裁更進步?文不過是載體,到最後進入人心的總是更深層次的東西。見過批判泰戈爾的詩不為詩的,也見過十大文豪之列泰戈爾赫然在列,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

    所以說,文言詩與現代詩沒有所謂的劣幣良幣之分,因為無論何種,千百年後,總有被遺忘,也有被銘記的。

  • 5 # 瘞花秀士

    首先,現代詩不是從古詩詞演變進化來的,是從西方舶來的,是一個新的品種,因而不能叫演變或進化,而是空降來取代詩詞成為文學主流的。

    其次,現代詩取代詩詞的地位,是時代的需要,不存在進步或倒退,每個時代有自己的主流文學樣式。就拿古代來說,詩歌也不是一直佔據主流位置,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一種超強穩定性,也可以說是缺乏內在推動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難以為繼,比如五言取代四言,律絕取代樂府,詞取代詩,曲取代詞……就是這種情況,每一種文體發展到頂峰就會倒退,只能換一種形式。

    社會制度和政體變化之大,莫過於兩千年封建制度的衰亡,新的制度需要與之配套的一整套文化體系,白話文的盛行,現代詩的崛起,都是一個新興時代的必然變化。現代人的思維方式、社會結構、生活環境、語言系統完全改變了,舊體詩詞已經難以介入和表現工業時代的社會生產行為和生活方式,它的表現力被極大削弱,只留下純粹的審美功能,而喪失了大部分的社會功能。

    此外,從元代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以來,市民文學興起,文學不再是隻供士大夫欣賞的高階產品,小說、戲曲之類以前上不了檯面的“通俗文學”也有了出頭之日,至少在市場接受端看齊甚至超越了詩歌散文等精英文學,文學多元化開始形成。當開啟國門,中西碰撞之後,更不可能再回到一種文體獨霸天下的局面,因此,現代文學實際上是一個多元並存的狀況,小說、散文、詩歌、戲劇以及其他文學樣式和分類都可以在一個屋簷下共同生長,並不只是現代詩的天下。同樣,舊體詩在現代依然可以寫,但一是不可能超越前人,二是社會功能缺失,它在多數情況下只能用於孤芳自賞或者一些圈子性交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肝癌是吃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