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TLR123456

    顏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雍州萬年縣(今陝西省西安市),祖籍琅邪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唐朝政治家、書法家。其楷書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孟並稱“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為琅琊顏氏後裔,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的五代孫。父顏惟貞,任太子文學。真卿少年喪父,由母親殷氏(殷踐猷之長妹)撫養長大。“少好儒學,恭孝自立。貧乏紙筆,以黃土掃牆,習學書字,攻楷書絕妙,詞翰超倫”。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進士,充當河西隴左軍城覆屯交兵使,天寶二年(743年)前去洛陽訪張旭。歷任殿中侍御史、東都畿採訪判官,轉侍御史、武部員外郎。

  • 2 # 使用者7531950352275

    古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所以人生八歲以前的薰陶、教育培養就顯得尤其重要,也因此說“自古英雄出少年”。

    每個書法愛好者應該都對顏真卿耳熟能詳,知道他是一位忠臣良將,是能文能武的書法家,但對於他年少時的成長背景知道的相對較少。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顏真卿年少成長史的背景,對幼兒培養教育應該起到啟發作用:

    在顏真卿啟蒙時期中,一個不可不談的關鍵人物

    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學者,祖籍山東臨沂,是《顏氏家訓》的作者,也是顏真卿的五世祖,到顏真卿時期已是盛唐時期。

    顏之推,在顏真卿世系家族發展壯大乃至滿門宗義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他所著的《顏氏家訓》一開家訓之先河,他為人正直務實,非常重視家族傳承,從《家訓》內容中可見顏之推關於立身、治家、處事、為學進行了一生的實踐和總結,不僅對顏氏家族,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史上影響也十分巨大。而顏真卿幼年時期所接受的教育、薰陶和影響,可以說全是與《顏氏家訓》相關聯。

    母系殷氏家族是書法和儒學世家

    顏真卿三歲失去父親,家境貧寒,依靠母親殷氏和舅父撫養。殷家史上名人輩出,到了這一代,殷踐猷(顏真卿的舅舅)通經史、工詩文、善書法,對幼年的顏真卿悉心教導。顏母殷氏則更側重於品德方面教育。

    這個時期,姑母顏真定、伯父顏元孫、二兄顏允南(比顏真卿長15歲)均給予顏真卿悉心教導。顏真卿晚年為他們撰寫碑文時,追憶往昔,熱淚盈眶,滿懷感激之情!

    身教言傳

    姑母顏真定還有一件壯舉,就是不顧當時刑法殘酷,為了被冤屈的叔父伸冤,帶領兩個妹妹割耳訴冤,最終使叔父得以免死。她的孝心烈性,震撼了幼年顏真卿的小小心靈。

    二兄顏允南比顏真卿長十五歲,也常教導顏真卿。當時顏真卿家中曾養有一隻斷腿鶴,小真卿頑皮好玩用毛筆在鶴背上寫字。允南看到後,嚴肅地指責這樣很不仁愛,使小真卿慚愧不已終生難忘。自省之人必良善,日積月累,慢慢養成了悲天憫人的情懷。

    從小貫穿書法訓練,並篆籀為基

    關於書法,顏真卿的《草篆帖》中說:“真卿自南朝來上祖多以草、隸、篆、籀為當代所稱。” 也就是說,他的叔叔、姑母也是傳承家學篆籀書法為基,自然在魯公年幼時所學的,也是以篆籀為主。所來顏真卿在楷書領域開山立派,包括他的天下第二行書,與家學淵源不無關係呀!

    不囿於儒家經典

    顏真卿從小所學不囿於儒家經典,同時也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響。這些從顏真卿晚年的楷書作品風格中也可以看出。這也與顏之推傾心佛教有關,在《顏氏家訓》中有《歸心》一篇足以證明。

    純淨的交遊圈

    父輩友人中人才濟濟,對顏真卿的成長也有或大或小的影響。據顏真卿後來所記,父親與賀知章、陸象先、崔璩等人友好,父親去世後友人們仍然時常眷顧顏允南兄弟等。

    而舅父殷踐猷也與賀知章、陸象先、韋述等當時的大詩人名士友善。可見整個交遊圈中,大都有德行,有才華,他們時常相聚交流學問、吟詩作對,可以想象小真卿耳聞目染受教益於各方面。

    從以上各方面看到,一個英才、英雄的產生必有來由。一個人的人生教育在童蒙時期是黃金時期,“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今天我們也可理解為“人才要從年少時培養”。當然亦有“英雄遲暮”,還有“大器晚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是一個機率,用現代科學去證明也能證明其合理性和科學性。此文歸納和總結希望可以在家庭幼教方面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 3 # 水仙花255125082

    顏真卿出身琅琊顏氏,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一度光復河北。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興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後,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諡號“文忠”。

  • 4 # 七品言官

    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年),顏真卿生於京兆府萬年縣敦化坊。顏氏家族本籍琅玡臨沂,但自顏真卿的五世祖顏之推起,顏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長安。

    顏真卿三歲時喪父,由母親殷夫人親自教育。他長大後,學問淵博,擅長寫文章,對母親殷夫人非常孝順。開元九年(721年),七月,顏真卿隨殷夫人南下,寄居蘇州外祖父家。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他就讀於京師長安的福山寺。十月,到尚書省吏部應試。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顏真卿中進士甲科。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經吏部詮選,任校書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相撲手為什麼非穿丁字褲?相撲是怎樣的運動?選手壽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