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天山老叟429

    1858年3月19日,康有為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南海縣地處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城,山川秀麗,物產豐富,人民勤勞。它背靠廣東省會廣州,瀕臨珠江出海口,交通方便,資訊靈通,較早地受到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和文化意識的影響。在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不僅誕生了康有為,還孕育了中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和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何香凝等一批著名人物。

    在康有為誕生之前,帝國主義者已經用大炮轟開了清王朝閉關鎖國的大門。1840年的鴉片戰爭就在離南海縣不遠的珠江口爆發。此後,帝國主義侵略的硝煙,在珠江三角洲連綿不絕。與此同時,在這個首先被帝國主義的大炮轟開"缺口"的地區,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也正在悄然崛起。1872年在南海縣簡村,陳啟源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機器繅絲廠,開始用蒸汽機繅絲。此後20餘年問,莊珠江三角洲一帶,湧現出一大批以機器生產為主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康有為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祖上當過官,還是個書香門第。康有為的祖父和父親,主要擔任教育方面的官職。康有為的叔祖康同器,因為參加鎮壓太平天國繭命運動有功,被清政府封為護理廣西巡撫的大官。他晚年回到南海縣家鄉,大興土木,修築祖宗祠堂和園林宅第。其中有澹如樓和二萬卷書樓,環境優美,藏書豐富,是南海縣有名的園林和藏書樓,也是康有為少年時代吸取知識、受到啟蒙的地方。

    康有為青少年時代就在這樣一個富有而優雅的環境中成長。他出生在園林裡的延香老屋,讀書在藏書豐富的澹如樓。

    爾後,由於康有為長期從事維新教育事業,參加"百日維新"運動,在家鄉頗有名望,人們按照習俗,也把他和他的故鄉聯絡起來,稱他為南海先生或康南海。

    維新運動失敗後,清政府查抄了康有為的家產,還掘了他的祖墳。延香老屋和澹如樓早已蕩然無存。1983年,廣東省南海縣人民政府撥款在延香老屋舊址重建康有為故居。近年來,南海縣人民政府又在故居旁邊興建一座佔地10餘萬平方米的康有為紀念館,以紀念這位對歷史做出過貢獻的"先進的華人"。

    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康有為的祖先一般都走兩條路;一條是從軍習武,打仗做官;另一條是讀書求功名,科學致仕。後來也有少數家族成員受到資本主義思潮影響,從事實業和經商。但不管是當上武官或文官,甚至成了商人,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離開讀書冶學。例如被康有為稱為康氏家族創業祖先的康涵滄,雖然透過科舉考試當上官,但是他能文善詩,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讀書治學。因此,在康氏家族的祖先中,有許多人考取了舉人和進士。

    祖父康贊修科舉致仕,在清道光年間考取舉人後,先後在各地擔任"教諭"、"學正"、"教授"、"訓導"等。父親康達初是當時嶺南著名的儒學大師朱次琦的學生。青年時代曾經投筆從戎,在軍隊裡從事案頭文書工作。不幸活到38歲即因病逝世。他在臨終時還叮囑子女要"立志勉學"。康有為在《康南海自編年譜》裡說:"吾家實以教授世其家",並自認為"教育世家",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康有為的學問、志趣和品格,就是在這樣一個詩禮傳家的"教育世家"中薰陶和成長起來的。他白幼聰明,5歲時就能夠背誦上百首唐詩,先後受教於簡鳳儀先生等。他們按照封建的正統教育規範,讓康有為學習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教他學做八股文章。但是康有為從小就討厭八股制藝,而喜歡博覽群書,隨心所欲地做文章,所以他從14歲開始參加封建科舉的初級考試童子試,常常名落孫山。

    對少年康有為影響比較大的是他的祖父康贊修。康贊修是清朝舉人,當過掌管軌育的地方官,為人正直,在人際交往中重視情誼和品德,誨人不倦,是封建時代的一位優秀教育工作者。

    康有為從8歲開始,就經常在祖父身邊讀書,得到過精心指點,受到了嚴格的封建正統教育。父親康達初去世後,11歲的康有為就隨同祖父到任職的連州和廣州等地。康贊修一直把他所寵愛的孫子康有為帶在身邊,讀書誦經,談古論今,尋師訪友。遊山玩水。祖孫二人彤影不離,相依為命。

    少年康有為才思敏捷,聰明好學,孜孜不倦地攻讀經典,博覽群書。每天天剛亮,他就端坐在書桌旁,書聲琅琅,全神貫注;太陽下山了,天色昏暗,他又捧著書到廊沿下,藉助落日的餘暉,仍然手不釋卷地閱讀;晚土點起一盞小油燈,常常讀到夜深人靜,直到祖父命令他上床睡覺才止。 連州一帶有許多歷史遺址。祖父經常帶著他去參觀,一邊觀看遺址古蹟,一邊談古論今;遇到先哲、大儒和名土的碑帖詩文,就隨時介紹,並且借題發揮,給康有為指點和啟發。在輔導康有為讀書耐也是這樣。有一次,讀到《明史》中的《袁督師傳》,其中描寫這位明末的大將長期駐守邊防,曾經向崇禎皇帝提出抵禦侵略的重要建議,可惜未被採納,還受到排擠。祖父對康有為說:這是因為明朝當權的人畏懼他的將才,所以才千方百計地排擠他。康有為對這位大將的雄才大略深力敬佩,不禁感嘆地說:"假如他不被當權者所妒,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略,明朝也許不會有亡國之痛。"祖父這種把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絡起來的教育方法,加上康贊修本人的品德行為,對少年康有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了他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

    祖父在連州掌管教育時,康有為常常從祖父的書桌上看到清政府發下來的《邸報》,上面記載了許多國家和朝廷的政治大事。從《邸報》上他第一次知道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物,瞭解到很多朝廷裡的事情。這使少年康有為眼界大開,在他心靈上打開了一扉瞭解和關心國家大事的窗戶,培育了他的愛國主義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田雨嵐”式的教育焦慮,你感受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