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衛
-
2 # 今古春秋
從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整整1418個日日夜夜,兩個世界級工業強國以死相拼,從北極圈打到高加索山脈,從伏特加河打到歐洲心臟地帶的易北河,戰線綿延幾千公里。二戰前蘇聯總人口約一億九千萬,包括(西烏克蘭、摩爾多瓦、波羅的海)等地區。二戰期間蘇聯總計軍民傷亡總人數約6000萬,死亡約2660萬人,相當佔總人口的七分之一,精壯人口損失慘重。國家被打的一片狼藉,蘇聯幾乎被戰爭消耗光了元氣。那麼,二戰結束後,蘇聯如何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恢復了元氣,重新崛起,成為美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呢?從以下方面分析:
在政治上,蘇聯是二戰的戰勝國,蘇聯為二戰付出慘重代價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戰後蘇聯成為美國倡導的聯合國五常之一,成為世界領導者之一,成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並建立了與西方國家相抗衡的華約組織,政治地位較二戰前有質的飛躍。
蘇聯的國土遼闊的,這給蘇聯帶來了極大的戰略縱深,在二戰期間,雖然德國席捲了蘇聯的半壁江山,但蘇聯仍然控制著大部分國土,尤其是烏拉爾工業區、中亞和遠東地區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由於蘇聯對西部工業的及時轉移,大部分工業實力得以儲存,加上二戰期間美英等國的大力援助,蘇聯的工業水平反而有很大的提升。隨著二戰的結束,戰勝國蘇聯同美國瓜分了納粹德國的先進技術和戰利品,蘇聯攻入德國後從德國運回了大量的工業裝置,還從德國帶走了大量的專家和技術人員,與此同時蘇聯還拿走了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許多工業裝置,這些對蘇聯戰後重建、工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幫助。
戰後蘇聯能夠迅速恢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戰爭賠款,蘇聯是戰勝國,蘇聯向德國提出了100億美元的戰爭賠償要求,在1950年蘇聯就宣佈已獲得36.58億美元的賠償!要求東德以後每年償還2.11億美元!這些戰爭賠款給戰後重建起到重要作用。
蘇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各種礦產資源應有盡有,油氣資源特別豐富,對戰後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原料基礎!為蘇聯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空間!
二戰期間蘇聯的精壯人口損失巨大,勞動力不足,經濟的發展關鍵在於人口的發展,為了快速提高人口增長率,蘇聯修改了法律,將原18歲的法定年齡降低到16歲,併為了適齡結婚、鼓勵生育等提高人口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如免費醫療、免費教育,提倡多生多育,多生光榮等。正因為有一系列提高人口的措施,蘇聯在十年的時間裡人口出現了大幅的增長,成為戰後人口恢復最快的國家,解決了因二戰導致的人口不足問題,為戰後蘇聯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勞動力。
-
3 # 大獅
雖然二戰時期,蘇聯因戰爭而導致人口驟減,但其經濟和軍事在戰後得到迅速提升。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巧取豪奪”。
二戰結束後,蘇聯成為戰勝國,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要求賠償,日本、德國、義大利等軸心國全部位列賠款方的名單之中。日本僅存的工業幾乎大部分歸蘇聯所有,就連火車皮、廢船、舊機器等廢銅爛鐵,蘇聯也要。而美國不稀罕這些,他們更喜歡日本的飛機、艦船和實驗中的新型武器等等。日本在戰爭結束後,存留大量老舊槍支,這些也統統成了蘇聯人的戰利品。
除此之外,在戰勝關東軍後,蘇聯立即將偽滿洲國視為自己的囊腫之物,各類工業裝置全部拆除拉回本國,燒殺搶掠程度不亞於早期關東軍。而大批繳械的日本關東軍士兵則成了其免費勞動力,被分批運往西伯利亞等地,進行體力勞動。
除了日本戰俘外,大量德國戰俘(另包括十餘個國家的部分戰俘)也成為免費勞動力。(注:統計德國勞動力超過300多萬,日、匈、羅、意等國戰俘為200多萬,合計超過500萬。)他們負責清理城市廢墟,並且分配至鐵路,建築、挖礦、發電等工作當中,其強體力勞動導致大量戰俘死亡。
另外,許多早先歸屬於德國的領地被蘇聯佔據,成為其殖民地。在劃分東德、西德之後,蘇聯更是將東德的經濟收入歸納為自己所有。
試想,大量免費的勞動力,大量的賠償款,數不清的賠償物質,外加強制性貿易,經濟想不提高都難。正是這些有利條件,致使其可以跟美國叫板,成為美國冷戰和軍事競爭、航天競爭中的第一對手。不過,蘇聯的各種政策相對美國還是落後的。最終,美國將其超越,依舊保持世界第一強國地位,而蘇聯卻感到有氣無力。
回覆列表
前蘇聯,即沙皇俄國。從根子上就是一個具有侵略、掠奪性的傳統國家。
他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國土面積,這些都是長期進行侵略掠奪其他國家國土必然結果!
二戰前,前蘇聯透過“十月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既是從總體上進行全民集中掠奪的一種社會制度。這種社會制度的優勢就在於能使國家總體在經濟上和各個領域快速發展,這就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二戰結束後,前蘇聯雖為戰勝國,但傷亡人數並不次於中國,國家一片戰爭廢墟,但沙皇俄國的傳統一直也是在戰爭中進行掠奪,掠奪一切人員、裝置、技術,包括戰敗國國土。
在二戰中,前蘇聯也從戰爭中搶掠走了大批先進裝置和機器,其中也包括技術人才。
戰後前蘇聯雖是百廢待興,但其國家的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高度的國家集中統一建設性質,為了迅速促使國家恢復戰前的人員數量,甚至把國家從十八歲結婚年齡降到十六歲。
當年前蘇聯採取很多政策,加緊了國家建設。同時二戰中德國並沒有直接破壞前蘇聯的工業基礎。當年德國的侵略前蘇聯的目的,就是要徹底呑並前蘇聯,從而使其成為其德國的一部分。所以在戰爭中只是對前蘇聯有軍隊進行了大量殺傷,對其國家的工業設施毀壞並不嚴重。但前蘇聯軍隊反擊進入德國後就不一樣,他們拆走了一切自己能拆走的工業裝置,這些都為戰後前蘇聯恢復國家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也是前蘇聯能在戰後迅速成為發達國家主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