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筏板鋼筋綁紮
工藝流程:清理墊層→彈鋼筋位置線→綁紮底板下層筋→放置馬凳→綁紮上層橫向筋→綁紮上層縱向筋→牆體插筋。
按設計間距在墊層上劃線排放縱橫向鋼筋,排放時應注意單層鋼筋彎鉤朝上,不傾向一邊,雙層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全部鋼筋交叉點均需綁紮。綁紮時應注意相鄰綁紮點的扎絲要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底板、承臺雙層雙向鋼筋採用支凳控制上下層鋼筋距離。支凳鋼筋同底板筋直徑較大鋼筋,組成支凳各鋼筋用電焊連線,支凳和底板上下層縱向鋼筋採用綁紮或焊接連線,支凳間距1000mm佈置(或按設計要求佈置)。
剪力牆筋綁紮
施工順序
在頂板上彈出牆體外皮線和模板外控制線→調正縱向鋼筋位置 →接長豎向鋼筋並檢查質量(電渣壓力焊)→綁紮暗柱和門窗過樑鋼筋 →綁紮牆體水平鋼筋→設定拉鉤和墊塊
施工方法
(1)彈牆體外皮線、模板控制線,清理受汙甩槎鋼筋,根據保護層厚度校正預留鋼筋位置。
(2)先連線2-4根豎筋,在豎筋上畫好水平筋分檔標誌,在下部及齊胸處綁紮兩根橫筋定位,然後在橫筋上畫好豎筋分檔標誌,接著綁紮其餘豎筋以及其餘橫筋,豎筋應在橫筋外側。所有剪力牆鋼筋應逐點綁紮,並加設橫向水平鋼筋支撐。
(3)剪力牆第一根豎向分佈鋼筋在距離暗柱邊緣一個豎向分佈筋間距處開始佈置。第一根水平分佈鋼筋在距離樓地面(基礎頂面)50mm處開始佈置(當與邊緣構件或邊框柱中的箍筋相沖突時,可置於箍筋上方)。
(4)牆鋼筋為雙向受力鋼筋,採用順扣綁紮鋼筋,各點交錯綁紮,綁紮牆上所有交叉點,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與錯開要求應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
(5)綁紮雙排鋼筋之間的拉筋時,拉筋規格、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層高範圍內由下層板面以上第二根水平鋼筋開始設定,至頂部板底向下第一排水平筋處終止;牆身寬度範圍內由距邊緣構件第一排豎向分佈筋處開始設定,位於邊緣構件範圍內水平筋也應設定拉筋,此範圍拉筋間距不大於牆身拉筋間距。牆身的拉筋應同時勾住豎向分佈筋和水平分佈筋。當牆身分佈筋多餘兩排時,拉筋應與牆身內部的每排豎向和水平分部筋同時綁紮牢固。綁紮拉鉤時,應採用工具式卡具卡住,然後再彎,以保證鋼筋間距不變。
(6)為保證牆體的厚度,防止因模板支撐體系的緊固而造成牆體厚度變小,採用成品混凝土(其長度與牆體厚度相同)做內撐,呈梅花形或正方形佈置。
框架柱鋼筋綁紮
柱子鋼筋綁紮工藝流程
彈柱截面位置線和模板外控制線→剔除柱頂混凝土軟弱層至全部露出石子→清理柱筋汙染→對下層伸出柱預留鋼筋位置進行調整→將柱鋼筋疊放在預留鋼筋上→綁紮(焊接或機械連線)柱子豎向鋼筋→確定起步箍筋、最上一組箍筋及柱箍筋加密區上下分界箍筋及位置→確定鋼筋綁紮搭接及上下分界箍筋區段位置及數量→在柱頂綁紮定距框→綁紮起步箍筋和分界箍筋→分割槽段從上到下將箍筋與柱子豎向鋼筋綁紮→綁紮鋼筋保護層墊塊
施工方法要點
(1)套住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子箍筋的數量(注意抗震加密和綁紮接頭加密),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鋼筋上,然後綁紮柱鋼筋。柱縱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朝向柱中心。
(2)畫柱箍筋定位線:在柱豎向鋼筋上按照箍筋間距畫箍筋定位線(或用皮數杆控制箍筋間距),並注意標識起步箍筋、最上一組箍筋及抗震加密區分界箍筋,搭接處分界箍筋位置,機械連線時應儘量避開連線套筒。柱箍筋綁紮應採用纏扣法綁紮。
梁板鋼筋綁紮安裝
放梁位置線→支梁底模→穿梁縱向受力筋→畫箍筋位置→綁紮箍筋→合梁側模、樓板平臺模板支設→畫樓板鋼筋位置線→綁紮樓板下筋(插入安裝預埋)→墊鋼筋墊塊、綁紮樓板上筋
施工方法及要點
(1)梁板鋼筋綁紮前必須首先核對圖紙、料表,確保鋼筋規格、尺寸正確。
(2)梁鋼筋的綁紮與模板安裝之間的配合關係如下:
①梁的高度較小時,梁的鋼筋架空在梁頂上綁紮,然後再落位;
②梁截面高度≥1.0m 時,梁的鋼筋宜在梁底模上綁紮,其兩側模板或一側模板在梁鋼筋綁紮就位好後安裝。(如轉換層大梁)
(3)梁、柱箍筋作成135度彎鉤,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點要綁紮牢固,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梁、柱柱筋交錯佈置綁紮。加密區長度及箍筋間距均應符合設計要求,梁段第一道箍筋設定在距柱接點邊緣50mm。
(4)綁紮梁鋼筋時,首先放出梁的位置線,穿梁縱向受力鋼筋,在模板上畫出箍筋位置,其中梁端的第一根箍筋應設定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套好箍筋後,將箍筋按位置線擺放好,綁紮箍筋,箍筋位置間距應符合圖紙及規範要求,梁主筋應分佈均勻,接頭位置應佈置合理。 梁受力筋下應墊墊塊保證保護層厚度,在梁箍筋上加設塑膠定位卡,保證梁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5)縱向受力鋼筋採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 的短鋼筋以保持上下層鋼筋之間的距離。
(6)當梁腹板高度超過450mm時需要設定構造筋,構造筋在梁縱向設定拉筋,拉筋綁紮時應同時勾住腰筋和箍筋;當腰筋多餘一排時,拉筋應該上下錯開佈置。
(7)樑上部鋼筋接頭位置宜設置於跨中Ln/3範圍內,梁下部鋼筋連線位置宜設置於支座Ln/3範圍內,且在同一連線區段內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
(8)梁板鋼筋綁紮務必確保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滿足圖紙及規範要求,保護層過大或過小都將造成鋼筋實體檢測不合格。其中基礎承臺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小於50mm,塔樓梁、柱鋼筋保護層厚度為20mm,板、牆鋼筋保護層厚度為15mm。
基礎、筏板鋼筋綁紮
工藝流程:清理墊層→彈鋼筋位置線→綁紮底板下層筋→放置馬凳→綁紮上層橫向筋→綁紮上層縱向筋→牆體插筋。
按設計間距在墊層上劃線排放縱橫向鋼筋,排放時應注意單層鋼筋彎鉤朝上,不傾向一邊,雙層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全部鋼筋交叉點均需綁紮。綁紮時應注意相鄰綁紮點的扎絲要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底板、承臺雙層雙向鋼筋採用支凳控制上下層鋼筋距離。支凳鋼筋同底板筋直徑較大鋼筋,組成支凳各鋼筋用電焊連線,支凳和底板上下層縱向鋼筋採用綁紮或焊接連線,支凳間距1000mm佈置(或按設計要求佈置)。
剪力牆筋綁紮
施工順序
在頂板上彈出牆體外皮線和模板外控制線→調正縱向鋼筋位置 →接長豎向鋼筋並檢查質量(電渣壓力焊)→綁紮暗柱和門窗過樑鋼筋 →綁紮牆體水平鋼筋→設定拉鉤和墊塊
施工方法
(1)彈牆體外皮線、模板控制線,清理受汙甩槎鋼筋,根據保護層厚度校正預留鋼筋位置。
(2)先連線2-4根豎筋,在豎筋上畫好水平筋分檔標誌,在下部及齊胸處綁紮兩根橫筋定位,然後在橫筋上畫好豎筋分檔標誌,接著綁紮其餘豎筋以及其餘橫筋,豎筋應在橫筋外側。所有剪力牆鋼筋應逐點綁紮,並加設橫向水平鋼筋支撐。
(3)剪力牆第一根豎向分佈鋼筋在距離暗柱邊緣一個豎向分佈筋間距處開始佈置。第一根水平分佈鋼筋在距離樓地面(基礎頂面)50mm處開始佈置(當與邊緣構件或邊框柱中的箍筋相沖突時,可置於箍筋上方)。
(4)牆鋼筋為雙向受力鋼筋,採用順扣綁紮鋼筋,各點交錯綁紮,綁紮牆上所有交叉點,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與錯開要求應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
(5)綁紮雙排鋼筋之間的拉筋時,拉筋規格、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層高範圍內由下層板面以上第二根水平鋼筋開始設定,至頂部板底向下第一排水平筋處終止;牆身寬度範圍內由距邊緣構件第一排豎向分佈筋處開始設定,位於邊緣構件範圍內水平筋也應設定拉筋,此範圍拉筋間距不大於牆身拉筋間距。牆身的拉筋應同時勾住豎向分佈筋和水平分佈筋。當牆身分佈筋多餘兩排時,拉筋應與牆身內部的每排豎向和水平分部筋同時綁紮牢固。綁紮拉鉤時,應採用工具式卡具卡住,然後再彎,以保證鋼筋間距不變。
(6)為保證牆體的厚度,防止因模板支撐體系的緊固而造成牆體厚度變小,採用成品混凝土(其長度與牆體厚度相同)做內撐,呈梅花形或正方形佈置。
框架柱鋼筋綁紮
柱子鋼筋綁紮工藝流程
彈柱截面位置線和模板外控制線→剔除柱頂混凝土軟弱層至全部露出石子→清理柱筋汙染→對下層伸出柱預留鋼筋位置進行調整→將柱鋼筋疊放在預留鋼筋上→綁紮(焊接或機械連線)柱子豎向鋼筋→確定起步箍筋、最上一組箍筋及柱箍筋加密區上下分界箍筋及位置→確定鋼筋綁紮搭接及上下分界箍筋區段位置及數量→在柱頂綁紮定距框→綁紮起步箍筋和分界箍筋→分割槽段從上到下將箍筋與柱子豎向鋼筋綁紮→綁紮鋼筋保護層墊塊
施工方法要點
(1)套住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子箍筋的數量(注意抗震加密和綁紮接頭加密),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鋼筋上,然後綁紮柱鋼筋。柱縱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朝向柱中心。
(2)畫柱箍筋定位線:在柱豎向鋼筋上按照箍筋間距畫箍筋定位線(或用皮數杆控制箍筋間距),並注意標識起步箍筋、最上一組箍筋及抗震加密區分界箍筋,搭接處分界箍筋位置,機械連線時應儘量避開連線套筒。柱箍筋綁紮應採用纏扣法綁紮。
梁板鋼筋綁紮安裝
施工順序
放梁位置線→支梁底模→穿梁縱向受力筋→畫箍筋位置→綁紮箍筋→合梁側模、樓板平臺模板支設→畫樓板鋼筋位置線→綁紮樓板下筋(插入安裝預埋)→墊鋼筋墊塊、綁紮樓板上筋
施工方法及要點
(1)梁板鋼筋綁紮前必須首先核對圖紙、料表,確保鋼筋規格、尺寸正確。
(2)梁鋼筋的綁紮與模板安裝之間的配合關係如下:
①梁的高度較小時,梁的鋼筋架空在梁頂上綁紮,然後再落位;
②梁截面高度≥1.0m 時,梁的鋼筋宜在梁底模上綁紮,其兩側模板或一側模板在梁鋼筋綁紮就位好後安裝。(如轉換層大梁)
(3)梁、柱箍筋作成135度彎鉤,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點要綁紮牢固,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梁、柱柱筋交錯佈置綁紮。加密區長度及箍筋間距均應符合設計要求,梁段第一道箍筋設定在距柱接點邊緣50mm。
(4)綁紮梁鋼筋時,首先放出梁的位置線,穿梁縱向受力鋼筋,在模板上畫出箍筋位置,其中梁端的第一根箍筋應設定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套好箍筋後,將箍筋按位置線擺放好,綁紮箍筋,箍筋位置間距應符合圖紙及規範要求,梁主筋應分佈均勻,接頭位置應佈置合理。 梁受力筋下應墊墊塊保證保護層厚度,在梁箍筋上加設塑膠定位卡,保證梁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5)縱向受力鋼筋採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 的短鋼筋以保持上下層鋼筋之間的距離。
(6)當梁腹板高度超過450mm時需要設定構造筋,構造筋在梁縱向設定拉筋,拉筋綁紮時應同時勾住腰筋和箍筋;當腰筋多餘一排時,拉筋應該上下錯開佈置。
(7)樑上部鋼筋接頭位置宜設置於跨中Ln/3範圍內,梁下部鋼筋連線位置宜設置於支座Ln/3範圍內,且在同一連線區段內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
(8)梁板鋼筋綁紮務必確保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滿足圖紙及規範要求,保護層過大或過小都將造成鋼筋實體檢測不合格。其中基礎承臺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小於50mm,塔樓梁、柱鋼筋保護層厚度為20mm,板、牆鋼筋保護層厚度為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