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莫加30年裡禁止男人入內,作為非洲肯亞地區的一個小村落,這個村子沒有男人,是非洲女性的避難所,名副其實的“女兒國”,背後卻有著一段很心酸的故事。
“烏莫加”建立於1990年,Umoja(烏莫加)在斯瓦西里語中“團結”的意思,這個村子裡只有女人和兒童。說起這個村子的由來,就要說起非洲女性的社會地位。
在肯亞,由於過去的一夫多妻制,當地女性在家裡的地位很低,加上貧窮,他們經常遭到丈夫的毒打,除了生孩子,她們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力,這也是當時非洲的普遍現狀。
而在當地大多數女人們的觀念裡,她們只能透過生孩子這種方式才能得到丈夫的“關愛”。
更可怕的是,除了打罵,非洲女性還要承受身體上的折磨。在非洲有一個世人皆知的荒謬而又殘忍的習俗:割禮和童婚。
這項習俗的目的,只是為了在結婚當晚得得丈夫的尊重,從而為孃家換取幾頭牲畜,哪怕是丈夫比自己大三四十歲,她們也不得不服從。
後來,英國軍隊進駐非洲,這一情況變得更加惡劣。
在英軍駐紮部隊附近,有很多當地女孩子遭到英國士兵侮辱,事後,她們不光沒有得到丈夫的安慰和關心,還要被丈夫打罵,甚至拋棄。
資料顯示,從1965-2001年,35年的時間裡,至少有650名婦女被英國士兵侮辱,這些人裡,有婦女,有學生,有未成年人,甚至還有7、80歲的老人。她們有的是在上學的路上,有的是在取水的路上,有的是在砍柴的路上,被英軍以食物誘騙後推倒在地。
事後,有的怕家裡人知道,選擇隱忍,那些導致懷孕的,後生下小孩,由於膚色不同,被家庭連同孩子一起被拋棄,被排斥。
後來事態嚴重,面對指控,英國方面只是派人在肯亞做了三個的調查,得到的只是一個更讓人心寒的結果:“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援任何一項指控”。
肯亞婦女在內羅畢的英國高階專員公署前就調查結果進行抗議
這一切讓Rebecca Lolosoli忍無可忍,她勇敢地站出來替受害的女性發聲,沒想到卻遭到當地人的毆打,她被說成了是一個怪胎。
事後,Rebecca Lolosoli看清了事實,她說:既然改變不了這種社會,我乾脆另起爐灶,建立一個完全屬於女性的王國。
Rebecca Lolosoli
於是,她聯絡了倖存的15位女性,在肯亞社會服務部門的幫助下,選擇了一個位於內羅畢600多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烏莫加村”,她被任命為村長。
建立村落後的“烏莫加”,房屋是15位女性用樹枝和泥巴建造的,她們為了能夠養活自己和孩子,她們透過自己的智慧和巧手,製作純手工的項鍊,出售給桑布魯國家保護區的遊客,隨著手工項鍊的大受歡迎,烏莫加村也逐漸有了名氣。
遊客們紛紛要來參觀這個“女兒村”,村民們便在村外建起了露營地,對過來參觀的遊客收取一定的門票。後來隨意遊客越來越多,村民們便僱傭了附近的村裡的男人,在忙不過來的時候,讓這些男人幫她們幹一些體力活。
比如放牧,打掃村落。
值得一提的是,烏莫加村賺來的錢,並沒有隨意揮霍,而是用來建設村子,給孩子們上學和購買醫療用品。目前,村裡已經有了學校,學校裡有98名學生,還有一座博物館,裡面收藏的是介紹桑布魯的傳統文物。
對於管理村子,烏莫加村的婦女們每天晚上都會在村裡的一顆名為“演講樹”的樹下開會,每個人都可以發達自己對村子的看法,以及對村子未來的建議。
並且她們還自主地向附近村民宣傳童婚和割禮的危害,讓當地女性免受舊習的迫害的同時,懂得維護自己享有的權利。
同時,村裡還有自己的法律。
對於逃到這裡來的人,除了婦性,男性只能在這裡生活到18歲,18歲過後,必須離開,村裡的每一個孩子都得上學受教育。如果村裡的女孩和外村的男性戀愛,這個男性不得在村裡長時間停留,如果結婚,必須一夫一妻,不得對女性施用暴力。
自1990年建村起,30多年時間裡,烏莫加村已經越來越大,發展得也越來越好。
目前已有超過50歲婦女和200外兒童得到幫助,年齡最大的92歲,最小的只有6歲。
越來越多的逃難婦女紛紛選擇來到這裡,很多男人在知道自己的老婆跑到烏莫加村後,會前來搶老婆回去。不過,只要有男人進來要人,村裡的婦女都會守著這名婦女,直到她的丈夫離開。
但是由於村子發展太過迅速,也遭到了附近村民的嫉妒。
很多當地的男人甚至成立了突擊隊,帶著武器來村裡對烏莫加村裡的婦人們進行挑釁,想要推翻這個女人村,好在這些女人們比較團結,前來滋事的男人都被她們打了回去。
目前,烏莫加村的女人們生活得很自由,她們的經濟收入主要靠外來的遊客在支援。
有意思的是,隨著前來烏莫加村的遊客越來越多,附近的村民們紛紛模仿她們,但最後都失敗了。
烏莫加村作為非洲的“女兒國”,看似神秘的背後,卻代表著非洲女性們過去,以及非洲女性的未來,她們雖然逃避男性,但並不仇視男生,她們逃離家庭,卻組成了一個更大更有意義的家庭。
這份神秘更多來自於,對自由,對生活的選擇,就像我們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願她們如同星星之火,被世人所知,燎原於非洲各個角落。
烏莫加30年裡禁止男人入內,作為非洲肯亞地區的一個小村落,這個村子沒有男人,是非洲女性的避難所,名副其實的“女兒國”,背後卻有著一段很心酸的故事。
“烏莫加”的由來“烏莫加”建立於1990年,Umoja(烏莫加)在斯瓦西里語中“團結”的意思,這個村子裡只有女人和兒童。說起這個村子的由來,就要說起非洲女性的社會地位。
在肯亞,由於過去的一夫多妻制,當地女性在家裡的地位很低,加上貧窮,他們經常遭到丈夫的毒打,除了生孩子,她們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力,這也是當時非洲的普遍現狀。
而在當地大多數女人們的觀念裡,她們只能透過生孩子這種方式才能得到丈夫的“關愛”。
更可怕的是,除了打罵,非洲女性還要承受身體上的折磨。在非洲有一個世人皆知的荒謬而又殘忍的習俗:割禮和童婚。
這項習俗的目的,只是為了在結婚當晚得得丈夫的尊重,從而為孃家換取幾頭牲畜,哪怕是丈夫比自己大三四十歲,她們也不得不服從。
後來,英國軍隊進駐非洲,這一情況變得更加惡劣。
在英軍駐紮部隊附近,有很多當地女孩子遭到英國士兵侮辱,事後,她們不光沒有得到丈夫的安慰和關心,還要被丈夫打罵,甚至拋棄。
資料顯示,從1965-2001年,35年的時間裡,至少有650名婦女被英國士兵侮辱,這些人裡,有婦女,有學生,有未成年人,甚至還有7、80歲的老人。她們有的是在上學的路上,有的是在取水的路上,有的是在砍柴的路上,被英軍以食物誘騙後推倒在地。
事後,有的怕家裡人知道,選擇隱忍,那些導致懷孕的,後生下小孩,由於膚色不同,被家庭連同孩子一起被拋棄,被排斥。
後來事態嚴重,面對指控,英國方面只是派人在肯亞做了三個的調查,得到的只是一個更讓人心寒的結果:“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援任何一項指控”。
肯亞婦女在內羅畢的英國高階專員公署前就調查結果進行抗議
這一切讓Rebecca Lolosoli忍無可忍,她勇敢地站出來替受害的女性發聲,沒想到卻遭到當地人的毆打,她被說成了是一個怪胎。
事後,Rebecca Lolosoli看清了事實,她說:既然改變不了這種社會,我乾脆另起爐灶,建立一個完全屬於女性的王國。
Rebecca Lolosoli
於是,她聯絡了倖存的15位女性,在肯亞社會服務部門的幫助下,選擇了一個位於內羅畢600多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烏莫加村”,她被任命為村長。
“烏莫加”的生活建立村落後的“烏莫加”,房屋是15位女性用樹枝和泥巴建造的,她們為了能夠養活自己和孩子,她們透過自己的智慧和巧手,製作純手工的項鍊,出售給桑布魯國家保護區的遊客,隨著手工項鍊的大受歡迎,烏莫加村也逐漸有了名氣。
遊客們紛紛要來參觀這個“女兒村”,村民們便在村外建起了露營地,對過來參觀的遊客收取一定的門票。後來隨意遊客越來越多,村民們便僱傭了附近的村裡的男人,在忙不過來的時候,讓這些男人幫她們幹一些體力活。
比如放牧,打掃村落。
值得一提的是,烏莫加村賺來的錢,並沒有隨意揮霍,而是用來建設村子,給孩子們上學和購買醫療用品。目前,村裡已經有了學校,學校裡有98名學生,還有一座博物館,裡面收藏的是介紹桑布魯的傳統文物。
對於管理村子,烏莫加村的婦女們每天晚上都會在村裡的一顆名為“演講樹”的樹下開會,每個人都可以發達自己對村子的看法,以及對村子未來的建議。
並且她們還自主地向附近村民宣傳童婚和割禮的危害,讓當地女性免受舊習的迫害的同時,懂得維護自己享有的權利。
同時,村裡還有自己的法律。
對於逃到這裡來的人,除了婦性,男性只能在這裡生活到18歲,18歲過後,必須離開,村裡的每一個孩子都得上學受教育。如果村裡的女孩和外村的男性戀愛,這個男性不得在村裡長時間停留,如果結婚,必須一夫一妻,不得對女性施用暴力。
“烏莫加”的現狀自1990年建村起,30多年時間裡,烏莫加村已經越來越大,發展得也越來越好。
目前已有超過50歲婦女和200外兒童得到幫助,年齡最大的92歲,最小的只有6歲。
越來越多的逃難婦女紛紛選擇來到這裡,很多男人在知道自己的老婆跑到烏莫加村後,會前來搶老婆回去。不過,只要有男人進來要人,村裡的婦女都會守著這名婦女,直到她的丈夫離開。
但是由於村子發展太過迅速,也遭到了附近村民的嫉妒。
很多當地的男人甚至成立了突擊隊,帶著武器來村裡對烏莫加村裡的婦人們進行挑釁,想要推翻這個女人村,好在這些女人們比較團結,前來滋事的男人都被她們打了回去。
目前,烏莫加村的女人們生活得很自由,她們的經濟收入主要靠外來的遊客在支援。
有意思的是,隨著前來烏莫加村的遊客越來越多,附近的村民們紛紛模仿她們,但最後都失敗了。
寫在最後:烏莫加村作為非洲的“女兒國”,看似神秘的背後,卻代表著非洲女性們過去,以及非洲女性的未來,她們雖然逃避男性,但並不仇視男生,她們逃離家庭,卻組成了一個更大更有意義的家庭。
這份神秘更多來自於,對自由,對生活的選擇,就像我們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願她們如同星星之火,被世人所知,燎原於非洲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