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德國,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他們撕毀《凡爾賽和約》,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干涉西班牙內戰,吞併奧地利。德意志民族的復仇情緒空前高漲,一發不可收,不斷地擴充著自己的“生存空間”。
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歐洲各國在一時期幾乎“無所作為”,對驕狂的德國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反而對其一味地“遷就忍讓”,甚至不惜犧牲盟友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的“和平”,成為日後人們斥責和抨擊西方列強的笑料。
自德、意、日三國正式結成法西斯同盟後,希特勒又將目光釘在了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簡稱“捷克”)。那裡不僅有同一種族文化的300萬日耳曼人,而且還擁有歐洲第二、第三大的斯柯達和捷克布魯諾兵工廠,軍事工業十分發達。
更為重要的是,它位於歐洲中心,向東可以作為進攻蘇聯的跳板,向西是進攻英、法兩國的重要陣地了。也就是說,佔領了它,就相當於歐洲的大門敞開了。希特勒迫不及待以“不容許有人欺侮境外的日耳曼人”為由,下了最後通牒,迫其投降。
面對軍事威脅,捷克人緊急動員起來。組建的野戰軍達80萬人,部署在德捷邊界上的就有35個師,而德軍只有12個師的兵力,並且裝備相差不多。再加上與英法兩國的軍事同盟,使他們有底氣進行一場保衛戰。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同樣關注德捷局勢的英法等國,卻希望置身事外。尤其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對此最為擔憂,決定親自前往柏林進行斡旋,尋求一個“和平解決爭端”的辦法。而法國也緊隨其後,希望雙方不要開戰。
其實,當時的德軍並沒有做好全面而長期的戰爭準備,“通牒”更多的是一種軍事訛詐。但是,嚇破膽的英法兩國一面以解除同盟為要挾,讓捷克放棄武力對抗;另一方面與柏林“好說好商量”,以讓步為妥協,來解決武裝衝突。
最終,經過幕後策劃,英、法、意、德四國首腦在慕尼黑簽訂了協定,將捷克蘇臺德地區移交給德國,即《慕尼黑協定》。更可悲的是,作為當事國的代表卻沒有參加會議,只是在4國簽署完《協定》後幾小時宣佈接受《協定》。
然而,僅過半年,德軍就吞併了整個捷克,給了英法兩國領導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當然,這樣的結局讓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鏡,讓他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德國依然沒有放棄戰爭?
首先,希特勒之所以被人們稱作“瘋子”,主要還是在於其狂妄的野心。他曾經說過:“當我轉動地球儀的時候,上面只能有一個國家”。可見其野心之大,已經超乎一個正常人的想法。正因為於此,他的戰略目標絕不是一個《協定》。
有了目標,就會具體的戰略步驟,想要統治全世界,就必須先要拿下歐洲,而蘇聯在價值觀上與其有很深的矛盾,自然成為他要奪取的首要目標。但是,幾百萬英法軍隊在其身後“虎視眈眈”,讓“小鬍子”倍感難受。
其次,強調生存空間的原因。從當時德國面臨的整個態勢來看並不樂觀,國家被“分解”的四分五裂,失去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雖然大蕭條時期德國透過擴軍備戰,擺脫了經濟困境,但是有英法兩國的阻攔也難有作為。
如果德國不擴張,專心搞經濟建設,就不可避免的面對英法兩國廣大的殖民地資源優勢。不公平競爭是西方列強的慣用伎倆,就像當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提高部分產品關稅一樣,“千方百計”的阻撓正常的商業競爭。所以,對於不講理的人,唯有幹一場才能解決問題。
他們的“小伎倆”無非是希望將禍水東移,甚至不惜出賣盟友,攛掇德國去打擊蘇聯,並在其兩敗俱傷之時,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從德軍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吞併東歐,不難看出其“綏靖政策”背後的良苦用心。
更為重要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德國走的是一條武裝擴張的路子,大量在當時看來是十分先進的武器,如果長時間的待著,武器的能效發揮將不再具有優勢,巨大的軍費開支也將加劇國內的動盪。
尤其是時間拖長,必定給對手一個難得的反應時間,等到他們擺脫經濟危機,有資本和德國抗衡的時候,恐怕德國將得到比《凡爾賽和約》更嚴厲的制裁。所以,《協定》不可能阻止德軍的腳步。說白了就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英法兩國的“想當然”怎會滿足“小鬍子”的野心?可見其戰略構想之短淺,就像和一頭狼談判,割一塊肉給它吃了,希望他不要在惦記剩下的;可在狼的眼裡,對方的整個人都是他的“佳餚”。
首先,捷克在損失了蘇臺德地區以後,士氣低迷,很多軍人選擇離開了軍隊, 38個滿員師只剩下了下16個缺編師,而與裝備精良、士氣高漲,戰鬥力強悍的德軍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不是不想打,是根本打不過,只有投降。
其次,其戰略縱深小,沒有迴旋餘地,更何況德軍在吞併奧地利和蘇臺德地區後,更加有恃無恐,連英法這樣的強國都不敢招惹它。抵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如投降,還能換得一時的安寧。
更讓他們下定決心投降的是,他們早已對英法兩國徹底失望,吞併是遲早的事情,被出賣的感覺讓他們感到無比的羞辱。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曾經的盟友波蘭居然在德軍入侵時,不但不幫忙,還趁機佔領了他們的切欣地區。
所以,捷克很快投降,就是想和德軍一起教訓曾經出賣過他們的英法兩國,以及趁火打劫的波蘭。事實上,二戰開始後,捷克人加入了德軍,在對英法波三國的入侵中,身先士卒,比德華人還拼命,這讓曾經的“盟友們”感到非常詫異。
《慕尼黑協定》可以說是“害人又害己”。不但沒能換來“一代人的和平”,反而讓德國在吞併捷克後,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戰略地位更加有利,侵略野心更為狂妄,一年後二戰爆發。
1938年的德國,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他們撕毀《凡爾賽和約》,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干涉西班牙內戰,吞併奧地利。德意志民族的復仇情緒空前高漲,一發不可收,不斷地擴充著自己的“生存空間”。
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歐洲各國在一時期幾乎“無所作為”,對驕狂的德國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反而對其一味地“遷就忍讓”,甚至不惜犧牲盟友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的“和平”,成為日後人們斥責和抨擊西方列強的笑料。
《慕尼黑協定》自德、意、日三國正式結成法西斯同盟後,希特勒又將目光釘在了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簡稱“捷克”)。那裡不僅有同一種族文化的300萬日耳曼人,而且還擁有歐洲第二、第三大的斯柯達和捷克布魯諾兵工廠,軍事工業十分發達。
更為重要的是,它位於歐洲中心,向東可以作為進攻蘇聯的跳板,向西是進攻英、法兩國的重要陣地了。也就是說,佔領了它,就相當於歐洲的大門敞開了。希特勒迫不及待以“不容許有人欺侮境外的日耳曼人”為由,下了最後通牒,迫其投降。
面對軍事威脅,捷克人緊急動員起來。組建的野戰軍達80萬人,部署在德捷邊界上的就有35個師,而德軍只有12個師的兵力,並且裝備相差不多。再加上與英法兩國的軍事同盟,使他們有底氣進行一場保衛戰。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同樣關注德捷局勢的英法等國,卻希望置身事外。尤其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對此最為擔憂,決定親自前往柏林進行斡旋,尋求一個“和平解決爭端”的辦法。而法國也緊隨其後,希望雙方不要開戰。
其實,當時的德軍並沒有做好全面而長期的戰爭準備,“通牒”更多的是一種軍事訛詐。但是,嚇破膽的英法兩國一面以解除同盟為要挾,讓捷克放棄武力對抗;另一方面與柏林“好說好商量”,以讓步為妥協,來解決武裝衝突。
最終,經過幕後策劃,英、法、意、德四國首腦在慕尼黑簽訂了協定,將捷克蘇臺德地區移交給德國,即《慕尼黑協定》。更可悲的是,作為當事國的代表卻沒有參加會議,只是在4國簽署完《協定》後幾小時宣佈接受《協定》。
然而,僅過半年,德軍就吞併了整個捷克,給了英法兩國領導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當然,這樣的結局讓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鏡,讓他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德國依然沒有放棄戰爭?
原來“小鬍子”的野心,英法永遠不懂。首先,希特勒之所以被人們稱作“瘋子”,主要還是在於其狂妄的野心。他曾經說過:“當我轉動地球儀的時候,上面只能有一個國家”。可見其野心之大,已經超乎一個正常人的想法。正因為於此,他的戰略目標絕不是一個《協定》。
有了目標,就會具體的戰略步驟,想要統治全世界,就必須先要拿下歐洲,而蘇聯在價值觀上與其有很深的矛盾,自然成為他要奪取的首要目標。但是,幾百萬英法軍隊在其身後“虎視眈眈”,讓“小鬍子”倍感難受。
其次,強調生存空間的原因。從當時德國面臨的整個態勢來看並不樂觀,國家被“分解”的四分五裂,失去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雖然大蕭條時期德國透過擴軍備戰,擺脫了經濟困境,但是有英法兩國的阻攔也難有作為。
如果德國不擴張,專心搞經濟建設,就不可避免的面對英法兩國廣大的殖民地資源優勢。不公平競爭是西方列強的慣用伎倆,就像當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提高部分產品關稅一樣,“千方百計”的阻撓正常的商業競爭。所以,對於不講理的人,唯有幹一場才能解決問題。
他們的“小伎倆”無非是希望將禍水東移,甚至不惜出賣盟友,攛掇德國去打擊蘇聯,並在其兩敗俱傷之時,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從德軍進駐萊茵非軍事區,吞併東歐,不難看出其“綏靖政策”背後的良苦用心。
更為重要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德國走的是一條武裝擴張的路子,大量在當時看來是十分先進的武器,如果長時間的待著,武器的能效發揮將不再具有優勢,巨大的軍費開支也將加劇國內的動盪。
尤其是時間拖長,必定給對手一個難得的反應時間,等到他們擺脫經濟危機,有資本和德國抗衡的時候,恐怕德國將得到比《凡爾賽和約》更嚴厲的制裁。所以,《協定》不可能阻止德軍的腳步。說白了就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英法兩國的“想當然”怎會滿足“小鬍子”的野心?可見其戰略構想之短淺,就像和一頭狼談判,割一塊肉給它吃了,希望他不要在惦記剩下的;可在狼的眼裡,對方的整個人都是他的“佳餚”。
而被《協定》出賣的捷克為什麼在德軍入侵18小時就投降?首先,捷克在損失了蘇臺德地區以後,士氣低迷,很多軍人選擇離開了軍隊, 38個滿員師只剩下了下16個缺編師,而與裝備精良、士氣高漲,戰鬥力強悍的德軍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不是不想打,是根本打不過,只有投降。
其次,其戰略縱深小,沒有迴旋餘地,更何況德軍在吞併奧地利和蘇臺德地區後,更加有恃無恐,連英法這樣的強國都不敢招惹它。抵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如投降,還能換得一時的安寧。
更讓他們下定決心投降的是,他們早已對英法兩國徹底失望,吞併是遲早的事情,被出賣的感覺讓他們感到無比的羞辱。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曾經的盟友波蘭居然在德軍入侵時,不但不幫忙,還趁機佔領了他們的切欣地區。
所以,捷克很快投降,就是想和德軍一起教訓曾經出賣過他們的英法兩國,以及趁火打劫的波蘭。事實上,二戰開始後,捷克人加入了德軍,在對英法波三國的入侵中,身先士卒,比德華人還拼命,這讓曾經的“盟友們”感到非常詫異。
《慕尼黑協定》可以說是“害人又害己”。不但沒能換來“一代人的和平”,反而讓德國在吞併捷克後,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戰略地位更加有利,侵略野心更為狂妄,一年後二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