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里屯槓把子
-
2 # 73歲的保潔員
《蛙》寫得好!作品充滿生活氣息,藝術造詣高,人物活靈活現,是難得的好作品!可惜前言裡連篇累牘的序,把日本某作家抬到了神的地位,莫言為得諾獎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在他筆下能把日本惡魔寫成神佛,典型的漢奸型別!如刪除冗長的序,《蛙》很完美。留下《蛙》,莫言可以消失!
-
3 # 使用者楊新成
蛙上面的吃煤叫人看不下去。我也是捱過餓的人。有時餓的青眼皮直翻,但也沒有到去吃煤的那種境況,雖然小說可以虛構,比喻,擬人,等。吃煤那個節點太假。太不真實。憑這一點我就不想看後面的東西了。那怕後面的東西再精彩也沒了再看的心情。
-
4 # Gold1121
莫言的毒《蛙》或已將西方特別是瑞典人成功洗腦
莫言的諾獎獲獎作品,為什麼是《蛙》,而不是其他如《豐乳肥臀》(文字篇幅更長、人物更多、時間跨度更大、情節更豐富)等,可能就是看中了《蛙》的主題。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主要是白種人國家,特別看重人的生命,包括人的生命權、生育權、生存權等。有的國家禁止墮胎,很多國家的福利首先就是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一下生就有國家補助,奶粉、尿片錢,媽媽也受照顧;孩子被父母打罵,任何人都可以報警處理;如確認孩子受了虐待,執法部門可以剝奪其父母的撫養權等等。《蛙》是“娃”的同音字,講的是計劃生育方面的事,就是怎樣對待生孩子的問題,正好契合了西方國家人們重視的議題,而故事的描述也符合他們的觀點,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蛙》獲獎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小說裡,只看人物姓名(諧音),就是一幅血淋淋的人體圖,如,萬(剜)心、萬(剜)足、萬六府(剜六腑)、王(亡)腳、王(亡)肝、王(亡)膽、王仁美(亡人美)、小獅(屍)子(小死孩子)等,讓人看了心裡發麻(以上諧音只是瞎猜,如與原意不符請略過。外文是怎麼翻譯的還沒研究過,據說是按漢族拼音,後加註釋)。書中的情節描寫更是慘不忍睹,做計劃生育的醫生和官員都是鐵血心腸,死於計劃生育的女性過程都非常悽慘,更有成千上萬的胎兒被強制墮胎。
由於這是一部小說,雖然過於殘酷失實,甚至惡意醜化抹黑,但一般讀者也只能自己去體會想象,無法提出有效的異議。但是莫言卻明裡暗裡要把《蛙》說成是真人真事,他在獲獎發言中說:《蛙》裡“出現了姑姑的形象,...獲獎後,許多記者到她家採訪。...姑姑確實是我寫《蛙》時的模特,但小說中的姑姑,卻與現實中的姑姑有著天壤之別”,最後又說“我感謝姑姑的寬容,她沒有因為我把她寫成那樣而生氣,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確地理解了小說中的人物與現實中的人物的複雜關係”。
這段話的意思,第一,明確“姑姑”是真實存在的,不是虛構的;第二,姑姑沒有因為“把她寫成那樣而生氣”,更沒有明確否認小說裡的情節是假的,虛構的。就是說,人和事要分開,小說裡的姑姑是假的,那些事是真的;現實中的姑姑是真的,那些事是假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摻和在一起,意圖很明確,就是要把虛構的小說和真正的現實聯絡在一起。
其實不管莫言怎麼說、怎麼想、怎麼極力兜售他的“真實原型”,這也只是他的主觀願望,最重要的,是看這些說法的客觀效果怎麼樣,就是人家買不買賬、是不是認可。事實證明,莫言收到了完美的回報,不僅使《蛙》第一次作為一個華人的作品獲獎,而且達到了他要透過作品起到的社會效果,成功地讓很多西方國家的各界人士和廣大民眾認為他的作品寫的就是在中國發生的真實情況。以頒獎詞為證: “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沒有真理、常識或者同情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的人魯莽、無助且可笑”。“中國歷史上重複出現的同類相殘的行為證明了這些苦難”,“在小說《酒國》中最精緻的佳餚是三歲燒烤兒童。男童淪為食物,女童因為被忽視而得以生存。這是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嘲諷,因為計劃生育大量女童被墮胎。女孩連被吃的資格都沒有,莫言為此寫了一整本小說《蛙》”。
講得這麼明白,各位找來全文自己研究吧。我這裡特別說一下瑞典,因為諾獎是由瑞典人發起的。瑞典雖然很小,但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文化教育水平很高,大學文化水平的人比比皆是。平民百姓很多不是特別關心政治,對文藝、體育活動都非常熱衷,更以諾獎在自己的國家舉辦為傲,把頒獎儀式當做一次文化盛宴。而獲獎作品必定受到追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蛙》獲獎後,掀起一陣“中國文學熱”,其他作品也跟著銷量大增,致使莫言因簽名太多“傷手”。讀者把書拿到手裡,開始可能就是看小說,但是聽了頒獎詞和莫言的發言,才知道寫的是真人真事,雖然不能深信不疑,至少基本相信其真實性。再加上閱讀莫言的其他作品,有瑞典人陳安娜翻譯的《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疲勞人生》,其他英、德等文字的更多,讓他們看得了更多的情節、場景。文藝作品和政治宣傳的不同就在這裡,透過潛移默化的作用,改變人們的思想認知,一旦獲得認可,形成的固定思維是很難改變的。就這樣,凡是看過小說、聽過頒獎詞和莫言發言的瑞典人,以前中國和華人在她們頭腦裡的的印象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沒有真理、常識或者同情”、“魯莽、無助且可笑”、“同類相殘的行為證明了這些苦難”,具體多麼愚昧無知、殘暴血腥,就按小說裡描寫的那樣去自由想象了。特別是大部分人沒來過中國,一下子就形成了第一印象並逐步固化。瑞典是這樣,其他西方國家應該也差不多,就是普及的程度可能有所差異。
《蛙》的德文版封面上方印著這樣一句話:“《蛙》或讓西方讀者改變對莫言的看法”,反過來,就是《蛙》改變了西方對中國的看法。所以我說莫言可能已把中國、中華民族和全華人民的形象,用他的作品和發言為瑞典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民眾成功洗腦。想想這種情景,太可怕了,但應該不是危言聳聽、胡說八道吧!
-
5 # 黃河的生活故事
很遺憾,莫言先生的作品一部也沒看過,沒享受過莫言先生的文學精髓。只是看到了莫言先從獲“諾貝爾獎”時的感言。
從莫言先生的短短的一片獲獎感言中,體察到莫言先生對於出生於那個時代記憶是憂傷的,心靈是抑鬱的。在一般人眼裡一次普通的揀麥穗,母親被看守麥地的人打了一個耳光,形成了莫言先生對於整個時代的看法。
因為揀麥穗在當時確實是一個很平常的事,只要家裡有小孩的,人人都會揀麥穗,所不同的別人揀的麥穗是要交給生產隊的,而莫言先生母親揀的麥穗是給自己揀的,並且是在有人看守麥地裡揀,被看守麥地人抓住並被打了(打人是不對)。
就是這個事,莫言先生在諾獎頒獎大會上拿出來說,不知是就事論事呢,還是借題發揮抒發心裡的悶氣,不得而知。
朋友們的看法呢?
回覆列表
我認為《蛙》這部小說表現了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意義,就是繁育下一代。在與計劃生育政策的抗爭過程中表現了人對自己本性的追求,表現了人類最原始、最本能的一面與社會巨大變革之間的深刻的矛盾。總之依我看《蛙》足以與張煒的《古船》比肩,也是一箇中華民族的厚重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