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15909429404

    在1644年到1663年的十九年裡,南明至少有四次絕好的翻盤機會,而且戰略態勢極好,但明明不該輸的戰役卻偏偏輸了。每一次戰役,明軍可以說都是名將指揮,而且明軍數量都佔絕對優勢,而且素質不差,面對的不過是清軍偏師,然而卻敗了。

    第一場,贛州之戰——指揮者:金聲桓、王得仁、李成棟 兩支大軍打不下一個小小贛州

    贛州之戰,原本是一次極好的翻盤機會。

    1648年,清朝鎮守南昌的金聲桓、王得仁,鎮守廣州的李成棟先後發正。此時,南明小朝廷已幾乎命懸一線,李成棟等人反清歸明,瞬間將整個中國南方局面翻轉過來,廣東、廣西、江西等大片地區重新回到明朝手中。

    李成棟原為降清明將,在清軍南下過程中百戰百勝,曾掃平兩帝(隆武帝、紹武帝),在征服浙江、福建、江西和兩廣的戰爭中功勞極大。金聲桓、王得仁分別是降清的明將和起義軍,僅憑自己的降軍,就掃平了江西。然而,這兩支在清朝旗幟下戰無不勝的大軍,換了明朝旗幟後卻變得和明軍一樣廢物。

    金聲桓、王得仁首先攻打贛州,然而卻對守城的少數清軍地方部隊無可奈何,頓兵城下幾個月,直到清軍主力打到南昌,才被迫撤軍。這時候,李成棟姍姍來遲,第二次攻打贛州,結果被同一撥清軍地方部隊釘死在了城外。到了第二年,金聲桓、王得仁、李成棟先後失敗身死。

    一個小小的贛州城,只要能打下來,明朝幾支主力就能連成一片,把南明的死棋做活,然而兩支大軍偏偏就打不下來。

    第二場,保寧之戰 指揮者:劉文秀 四萬精銳圍殲劣勢清軍,反而被守軍殲滅

    1652年,歸順南明的大西軍對清軍發起反攻,局勢一片大好。

    西軍四大將之一的劉文秀,率四萬精銳主攻四川,一路勢如破竹,收復成都、重慶等四川大部分地區,四川清軍大批被殲滅。

    吳三桂等殘餘清軍一路潰敗,逃到了四川北部的保寧,被明軍團團包圍。明軍不僅有數量優勢,而且以大西軍為主的部隊士氣高昂、裝備精良,清軍則是喪家之犬,多次試圖突破逃跑但失敗。只要保寧之戰獲勝,殲滅吳三桂這兩萬敗軍,不僅四川全境收復,而且將極大扭轉南方戰略態勢。

    然而,劉文秀卻輕敵了,竟然率領四萬大軍強攻保寧,最重要的是還主動斷掉自己後方的浮橋,以圖“背水一戰”。結果清軍困獸猶鬥出城反攻,明軍初戰受挫後,因後路被斷陷入大亂,被清軍如割草般殺光大半。四萬精銳明軍就這麼稀裡糊塗斷送了,南明和大西軍最好的一次殲滅清軍主力的機會,反而變成了自己被殲。

    連吳三桂戰後都嘆息:“生平未嘗見如此勁敵,特欠一著耳。”

    第三場,新會之戰 指揮者:李定國 一代名將率十多萬精銳圍攻一個縣城,竟然輸了

    1654年,大西軍名將李定國反攻廣東,十多萬大軍圍攻廣州西面門戶——新會縣,城內清軍不過八千。

    李定國,南明最著名的一位名將,兩蹶名王,先後殺死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敬謹親王尼堪,震動天下。因此,李定國成為最有希望復興明朝的英雄。

    李定國攻打廣東,各地義軍群起響應,清朝尚可喜等人懼怕明軍威勢,不敢主動出擊,坐視新會縣城被圍攻幾個月。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縣城,南明最天才的名將竟然打不下來。李定國麾下均是大西軍的精銳,而且還有數十頭大象組成的象軍,氣勢如虹。然而,清朝守軍驅使百姓守城,接連挫敗李定國的攻城,因為李定國心太軟,不肯對著百姓開炮。

    然而,清軍可不心軟,遭到圍城幾個月後城中斷糧,清軍竟然殺死百姓做軍糧,城內百姓因此喪生七萬餘人。數月後,尚可喜、耿繼茂、朱瑪喇等人率滿漢大軍數萬,進攻圍城明軍,李定國大敗。明軍此戰損失慘重,戰象部隊也全軍覆滅。

    李定國撤出新會後,沿途六、七十萬百姓跟著明軍撤退,場面非常悲壯。

    新會之戰,廣東地方史書記載了很多戰役背後的故事。包括新會清軍殺人為糧的時候,兒媳願代替婆婆,女兒願代替父親的故事,還有李定國的一群戰象被俘後,被送往北方,結果一頭戰象寧死不屈,絕食而死。

    新會之戰的形勢原本一片大好,只要打贏就能和鄭成功連線成一片,但是卻敗了。此戰也成為民族英雄李定國最大的遺恨。

    第四場,南京之戰 指揮者:鄭成功 一代名將率十萬精銳圍攻南京,又竟然被守軍打垮。

    1659年,鄭成功、張煌言率十多萬大軍進攻南京。這是南明最後一次復興的希望。明軍上千艘戰船從長江口進入,沿江而上,一路連戰連捷,沿途大批民眾響應。

    此次大戰,明軍在野戰上打破了八旗兵“不可戰勝”的神話。防守鎮江的八旗兵出城野戰,被打的落花流水。而且還出現了張煌言麾下幾十名勇士,追著幾百名八旗兵跑的奇觀。

    十多萬明軍將南京城團團包圍,紮下連營數百座,展現了大明軍隊最後的輝煌氣勢。張煌言麾下部隊,甚至還打到了南京上游幾百裡的地方。清朝在南方的統治岌岌可危。

    然而,鄭成功在此時輕敵了,竟然沒有阻斷清軍外援,令一萬多清朝援軍偷渡進了城內。

    七月下旬,南京清軍出城發動反攻,500名騎兵為先,數千步兵在後衝擊明軍營壘。明軍各營連續被擊破,鄭軍名將甘輝等戰死,十餘萬明軍全線崩潰。鄭成功不得不率領船隊退出長江,明朝最後的復興之戰宣告失敗。

    老實說,歷史給南明好幾次起死回生的機會。南明的這四場戰役,只要贏得哪怕一場,就能扭轉整個戰略態勢。而且這些戰役,都是由明朝有真本事的名將指揮的,然而卻均一敗塗地,造成戰局的更加不利。究其原因,不是南明官員和將領互不相救,各自為戰,就是大將臨陣輕敵,白白錯失戰機。

    歷史是一本已經翻過去的書,回首這段不堪再讀的史書,我們更應該清醒看到明朝滅亡的原因。這個大明王朝,從根子上就已經腐敗透頂,無論從朝廷制度方面,還是官員道德方面,還是人們的思想境界上,都不再具備一個強盛國家的樣子。這不是幾個歷史名將和民族英雄,能夠憑藉一己之力能夠扭轉的。

    英雄的遭遇讓人痛惜,但明朝的滅亡不值得痛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收藏品有哪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