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40261030042

    在歷經市場化改革的探索與陣痛後,中國電影業邁進了新一輪的發展黃金期,並踏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繁榮背後,問題凸現。如何應對,如何發展,如何創新,這些無不值得中國電影人深思。把脈中國電影產業繁榮發展之現狀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在生產製作、營銷宣傳、發行放映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驕人的業績。通覽近10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及走向,其繁榮之景可見一斑。

    影片產量連年增長

    2003年中國電影產業化發展起步之時,中國產電影故事片產量約為140部。2010年,這一資料為526部,增幅達276%。其間各年的影片產量呈逐年增長之勢,影片型別也愈加豐富,紀錄片、文藝片、愛情片、動畫影片、諜戰片、災難片等紛紛現身電影市場。有資料顯示,隨著中國電影生產製作機構的增擴及電影製作許可權的逐步放開,中國電影產量增速年均已達35%以上。營銷方式推陳出新,推廣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除原有的媒體宣傳方式外,城市營銷、基於網路推廣的微博營銷、電影票營銷(如團購)以及影院營銷、衍生品營銷等,都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營銷策略的新思路。在營銷推廣方式不斷翻新的同時,中國產影片營銷推廣力度也不斷加大。以姜文導演的影片《讓子彈飛》為例,有訊息稱,該片在營銷推廣上的投入約達3000萬元到5000萬元,佔投資總額的30%左右,以此成為中國產影片有史以來推廣耗資最大的一部。

    院線影院快速發展,票房收入水漲船高

    作為影片宣傳、放映的重要場域,院線及影院的建設與發展,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又一突出表現。2003年,中國電影院線32家,影院數1045家,銀幕數1923塊。到2010年時,這三組資料增長迅速,中國電影院線37家,增長15.6%;影院數1993家,增長90.7%;銀幕數6256塊,增長225%。隨著國內電影市場影片產量的增長、營銷推廣的增強以及院線影院的增多,國內票房收入也爭創歷史新高。

    不容忽視的是,中小成本影片近年來成長迅速,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票房市場做出了巨大貢獻。2006年,甯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以300萬元/2000萬元的資金投入與票房收入比,向國內電影市場展現了小成本電影的潛力。此後,中小成本影片倍受青睞。2010年,由葉偉民導演,徐錚、王寶強主演的《人在囧途》以800萬元的投資成本取得了4650萬元的可觀票房,再次彰顯出“小片”的市場競爭力。由上可見,中國電影產業在近10年的發展歷程中,力爭在產業鏈各環節求得突破,並不斷完善產業鏈,從而實現中國電影產業規模經濟效益和範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

    《2011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指出,在2011年—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將步入戰略機遇期,這更是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資料顯示,到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收入將達到400億元人民幣(約合60億美元),這一規模將僅次於美國。可以說,當今中國電影產業處於並將繼續處於上升、向好的發展態勢,未來幾年內,中國電影市場將更加活躍,繁榮的景象將得以延續。探析中國電影產業繁榮發展之動因源於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堅守與拼搏,中國電影業等來了改革發展的好時機。不可迴避與否認的是,傳統的計劃經濟與過多的行政管理確曾嚴重限制中國電影業的市場活力與競爭。

    回溯近10年來黨和國家對中國電影產業所做出的政策調整,恰是從對“文化產業”的重視開始的。2000年,《中共中央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關注了文化產業,這是在中央正式檔案中第一次使用“文化產業”這一概念。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發展各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這是在黨的文獻中第一次把“文化產業”作為概念提出來,明確將積極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戰略任務,把發展文化產業從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發展經濟的重要行為,給予文化產業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使中國文化產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再次表明,文化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更加普遍的認可,中國將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2009年7月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2010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出臺並下發了《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其核心思想是在未來五年內,將中國電影產業作為國家戰略,列入政府重點支援的範疇,從而使中國從電影大國成為電影強國。對此,國務委員還親自主持了全國電影工作者電視電話會議,傳達檔案精神。電影產業的發展已愈加受到黨和國家層面的特殊關照,這從外部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繁榮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使之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活力和產業能量,併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動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性力量。

    其次,電影市場投融資渠道愈加多元化。得益於相關產業政策的調整與扶持,國內電影市場投融資渠道趨於多元,從而一改電影生產方或製作方資金缺乏的普遍現象,這無疑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保障。以往由於政策約束、市場運作不規範等原因,影視製作融資困難,這成為制約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的瓶頸。毋庸置疑,這種失衡的投融資比例勢必削弱影視製作機構的生產效力。近年來,相關政策的出臺,尤其是國務院《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的下發,助推了中國電影產業投融資堅冰的消解,社會資本紛紛“觸電”,成為當今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程序中又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此外,中國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背後也暗含著大眾文化、消費主義文化的興起與拉動作用。表現為:如今的媒介消費已越來越注重身臨其境的“體驗”,隨著高畫質、3D、IMAX乃至4D影片的出現,加之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主動性消費的刺激,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影院。據統計,在2006年,中國電影的觀影人次僅為0.95億人,2010年,該資料為2.84億。可見,消費者觀影需求的增長同樣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為什麼是二臣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