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上海出品的電影進入院線放映票房近50億,是“上海出品”歷年票房之最,而其中打著“靜安出品”烙印的電影票房接近這一數字的50%,2018年這一態勢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僅《我不是藥神》(30.99億)、《無雙》(12.72億)、《反貪風暴3》(4.42億)等3部爆款電影,就已經斬獲票房48.13億,較去年“靜安出品”總票房接近翻番,如加上年內其它電影的票房,可以說,“靜安出品”已佔據了“上海出品”票房的大半壁江山。
這些成績的背後,既離不開入駐靜安的各影視企業的不懈努力,更與靜安推出的一系列影視相關政策的激勵有關。築巢引鳳,越來越多的知名影視企業入駐靜安區,帶來更多影視成果。
政策激勵,從環上大影視園區擴大到全區
在上海打響四大品牌、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的背景下,上海各區都出臺了文創產業促進辦法,靜安區則是少有的直接以“影視產業”為專門扶持物件的區。
去年9月,靜安區出臺了《靜安區關於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經過一年多的試行,政策較好地發揮了在表彰行業成就、樹立行業典型、鼓勵精品創作、最佳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作用。
如今,靜安在影視政策領域更是表現出加速度推進的速度和幅度。今年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靜安區對《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以進一步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實效性以及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不久前,2018年度靜安區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指南釋出,其中最具亮點的是,將激勵措施從環上大影視園區的企業擴大到了全區範圍。
靜安原本就已經有很好的影視產業基礎,在新政策下,區域內的smg和美影廠等優秀大型影視企業,也將享受與“環上大”等新秀同等的政策——“新人”和“老將”,將在同一起跑線上謀發展。
靜安區文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影視產業是靜安區文創產業工作的重點,歷來就在整個上海有優勢,全市16個區中,第一家掛牌的影視拍攝取景地就在靜安區。
在上海釋出“文創50條”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的目標成了上海影視產業的指導方針,“靜安影視一直是龍頭,幾年來,環上大影視產業園在輸送人才和產出作品方面,為影視行業做出不少貢獻。如今,區委區政府繼續堅持對影視產業大力扶持,要求發揮靜安區中心優勢,打造影視產業重鎮。”這位負責人透露。
築巢引鳳,打造有影響力的電影產業重鎮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成立幾年來,靜安區同步打造環上大國際影視園區,成為集產業孵化、影視後期教學及先進技術研發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平臺。
目前,園區內已建成大寧音樂廣場(一期)和大寧中心廣場二期、三期,為影視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辦公場地。其中靜安區唯一的imax電影院——海上明珠國際影城坐落於大寧音樂廣場,也成為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亞洲新人獎頒獎場所。大寧中心廣場三期已成為影視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博納影業、米粒影業、暖流文化等知名影視企業均落戶於此。
2017年,smg宣佈攜手靜安區人民政府,在靜安區環上大影視產業園的核心輻射區域,共同投資、聯合建設一個國際一流、中國領先的大型影視產業基地,實現創意、人才、資本、技術、服務等要素的集聚,創作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優秀影視作品。
國際知名企業的集聚還將吸引更多的頂尖影視從業人員,從而提升園區在製片、發行、放映、後期製作等方面的產業能級,推動園區建設成為電影企業集聚、產業鏈完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產業重鎮。
築巢引鳳,靜安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電影人和優質影視企業的入駐。據瞭解,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已經有232家影視企業入駐靜安區。賈樟柯在這裡,王小帥的公司也在這裡。今年的《無雙》是上海博納出品的,它們是第一批環上大引進入駐的公司。
眾多優秀影視公司的加入,讓“靜安出品”的型別眾多、票房突出,同時,這些優秀作品的社會效應也異常顯眼,獲獎無數。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獎項上有斬獲的“靜安出品”,包括了《精靈王座》《陸垚知馬俐》《七月與安生》《我不是藥神》《繡春刀ⅱ:修羅戰場》《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明月幾時有》《老獸》《盲行者》《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雲水》《秋田》《江湖兒女》等等作品。
今年大火的《我不是藥神》,先後奪得東京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評審委員會特別獎”、“特別電影貢獻獎”、第4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第1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最佳青年男主角獎”、“最佳青年編劇獎”、“最佳青年男配角獎”等。而這張獲獎榜單,還在不斷加長。
文化惠民,消費需求與產業需求相互促進
打造影視產業重鎮,不僅僅為了吸引產業聚集,其最終的目的,是豐富本區人民的文化生活。靜安區探索將兩者結合,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2017年,靜安區委、區政府將公益電影放映作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拿出一些非黃金時段的影院資源,透過政府的補貼,市民只需花5元錢,就能看到正在上映的熱門大片。同時,要求公益電影配送要體現國際化、高品質,做到與商業影院同步放映同檔熱門影片,實現不打折扣的低價票、看大片。
這一公益專案在惠民的同時,又有效地培養了區內原本不進影院的市民的觀影習慣——眾所周知,中國電影票房這些年的快速增長,跟觀影人次的提升有極大的關係。
對於政府在影視產業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參與的程度,靜安區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要根據產業能級提升的需求,不斷提升政府服務能級,從2014年上海九部門聯合釋出《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若干政策》,環上大影視產業園區建設全面推進,到2017年底上海出臺“文創50條”,著力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影視產業成為了靜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著力點與主引擎,多年來區委、區政府持之以恆的重視、一以貫之的支援,是今日靜安影視產業得以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所在。
一個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上海出品的電影進入院線放映票房近50億,是“上海出品”歷年票房之最,而其中打著“靜安出品”烙印的電影票房接近這一數字的50%,2018年這一態勢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僅《我不是藥神》(30.99億)、《無雙》(12.72億)、《反貪風暴3》(4.42億)等3部爆款電影,就已經斬獲票房48.13億,較去年“靜安出品”總票房接近翻番,如加上年內其它電影的票房,可以說,“靜安出品”已佔據了“上海出品”票房的大半壁江山。
這些成績的背後,既離不開入駐靜安的各影視企業的不懈努力,更與靜安推出的一系列影視相關政策的激勵有關。築巢引鳳,越來越多的知名影視企業入駐靜安區,帶來更多影視成果。
政策激勵,從環上大影視園區擴大到全區
在上海打響四大品牌、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的背景下,上海各區都出臺了文創產業促進辦法,靜安區則是少有的直接以“影視產業”為專門扶持物件的區。
去年9月,靜安區出臺了《靜安區關於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經過一年多的試行,政策較好地發揮了在表彰行業成就、樹立行業典型、鼓勵精品創作、最佳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作用。
如今,靜安在影視政策領域更是表現出加速度推進的速度和幅度。今年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靜安區對《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以進一步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實效性以及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不久前,2018年度靜安區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指南釋出,其中最具亮點的是,將激勵措施從環上大影視園區的企業擴大到了全區範圍。
靜安原本就已經有很好的影視產業基礎,在新政策下,區域內的smg和美影廠等優秀大型影視企業,也將享受與“環上大”等新秀同等的政策——“新人”和“老將”,將在同一起跑線上謀發展。
靜安區文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影視產業是靜安區文創產業工作的重點,歷來就在整個上海有優勢,全市16個區中,第一家掛牌的影視拍攝取景地就在靜安區。
在上海釋出“文創50條”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的目標成了上海影視產業的指導方針,“靜安影視一直是龍頭,幾年來,環上大影視產業園在輸送人才和產出作品方面,為影視行業做出不少貢獻。如今,區委區政府繼續堅持對影視產業大力扶持,要求發揮靜安區中心優勢,打造影視產業重鎮。”這位負責人透露。
築巢引鳳,打造有影響力的電影產業重鎮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成立幾年來,靜安區同步打造環上大國際影視園區,成為集產業孵化、影視後期教學及先進技術研發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平臺。
目前,園區內已建成大寧音樂廣場(一期)和大寧中心廣場二期、三期,為影視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辦公場地。其中靜安區唯一的imax電影院——海上明珠國際影城坐落於大寧音樂廣場,也成為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亞洲新人獎頒獎場所。大寧中心廣場三期已成為影視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博納影業、米粒影業、暖流文化等知名影視企業均落戶於此。
2017年,smg宣佈攜手靜安區人民政府,在靜安區環上大影視產業園的核心輻射區域,共同投資、聯合建設一個國際一流、中國領先的大型影視產業基地,實現創意、人才、資本、技術、服務等要素的集聚,創作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優秀影視作品。
國際知名企業的集聚還將吸引更多的頂尖影視從業人員,從而提升園區在製片、發行、放映、後期製作等方面的產業能級,推動園區建設成為電影企業集聚、產業鏈完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產業重鎮。
築巢引鳳,靜安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電影人和優質影視企業的入駐。據瞭解,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已經有232家影視企業入駐靜安區。賈樟柯在這裡,王小帥的公司也在這裡。今年的《無雙》是上海博納出品的,它們是第一批環上大引進入駐的公司。
眾多優秀影視公司的加入,讓“靜安出品”的型別眾多、票房突出,同時,這些優秀作品的社會效應也異常顯眼,獲獎無數。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獎項上有斬獲的“靜安出品”,包括了《精靈王座》《陸垚知馬俐》《七月與安生》《我不是藥神》《繡春刀ⅱ:修羅戰場》《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明月幾時有》《老獸》《盲行者》《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雲水》《秋田》《江湖兒女》等等作品。
今年大火的《我不是藥神》,先後奪得東京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評審委員會特別獎”、“特別電影貢獻獎”、第4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第1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最佳青年男主角獎”、“最佳青年編劇獎”、“最佳青年男配角獎”等。而這張獲獎榜單,還在不斷加長。
文化惠民,消費需求與產業需求相互促進
打造影視產業重鎮,不僅僅為了吸引產業聚集,其最終的目的,是豐富本區人民的文化生活。靜安區探索將兩者結合,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2017年,靜安區委、區政府將公益電影放映作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拿出一些非黃金時段的影院資源,透過政府的補貼,市民只需花5元錢,就能看到正在上映的熱門大片。同時,要求公益電影配送要體現國際化、高品質,做到與商業影院同步放映同檔熱門影片,實現不打折扣的低價票、看大片。
這一公益專案在惠民的同時,又有效地培養了區內原本不進影院的市民的觀影習慣——眾所周知,中國電影票房這些年的快速增長,跟觀影人次的提升有極大的關係。
對於政府在影視產業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參與的程度,靜安區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要根據產業能級提升的需求,不斷提升政府服務能級,從2014年上海九部門聯合釋出《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若干政策》,環上大影視產業園區建設全面推進,到2017年底上海出臺“文創50條”,著力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影視產業成為了靜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著力點與主引擎,多年來區委、區政府持之以恆的重視、一以貫之的支援,是今日靜安影視產業得以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