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兒爹地
-
2 # 竹寶媽媽
孩子還是自己帶最好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我女兒小時候也是我自己帶的,當時我的父母和公婆都在外地,然後又是和老公兩地分居,我自己也有工作,自從孩子上幼兒園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的,早上送去幼兒園,下午接回來,中午午休的時候還要抽空去買菜做飯,怕孩子在幼兒園營養跟不上,每天從幼兒園接回來後還要讓她加點餐。遇到孩子生病都沒有辦法照樣送幼兒園,把藥拿給老師,等到下班後趕快接上孩子去醫院輸液,一直等夜裡11點多孩子輸完液了回到家我才能去弄口吃的,有一次孩子凌晨5點多鐘的時候發熱,照樣是用揹帶一背自己一個人就揹著孩子去醫院看病。那時候我們單位週六也要輪值上班,每週六我都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我們家孩子4歲的時候已經被我訓練到可以自己踩著小凳子使用微波爐熱牛奶吃早餐了。可是每天把她接回家,跟她一起吃飯,帶著她出去玩,陪她學騎車學直滑輪,給她洗澡,聽她背古詩唱兒歌,給她講床前故事,和她互道晚安,每天早上變著花樣的給她扎小辮子,她高高興興的去幼兒園和你說再見,我就這麼看著這個小人兒從那麼點點大,一天天的成長,會的本領也一天比一天多,每天都有新的驚喜,很多時候以其說是我陪伴著她不如說是她陪伴著我。別人看著我辛苦忙碌,可是我自己樂在其中,我寧願苦點累點,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養,其實3年的時間真的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有的困難克服一下也就過去了,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而且你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你為她的付出她都能夠感受到,我總感覺我都沒有操什麼心,我孩子就突然一下就長大了。
為什麼不建議送全託如果那麼小的孩子送去全託班,作為家長來說,你將會錯過孩子成長的很多精彩瞬間,會無法感受孩子帶給你的各種美好,作為家長來說也沒有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那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要一個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
3-6歲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情感發展的關鍵期,和父母隔離的時間過久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信任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陪養。孩子還小,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情感上的依賴性也比較強,這時候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用心的呵護,如果這個時期把孩子送全託,在幼兒園裡的保育員不可能像父母那樣照顧得無微不至,畢竟不論幼兒園裡的老師或是保育員再好,也取代不了父母對於幼小的孩子在情感上的重要性。另外,這時的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如果太少,會容易形成不信任別人、緊張、焦慮,與父母有陌生感,不願與父母交流思想等。
所以,為了孩子,也為了家長不留遺憾,孩子還是送日託吧,早上送去下午接回家,這樣做才是對孩子最有利的做法。
-
3 # 凡萌育兒說
不建議周託,如果是正常的日託是沒有問題的。
周託的孩子一週都見不到父母,當孩子週末回家團聚時,發生的一切都已經過去,也就是說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不在。
試想一下,假若把你放在一個沒有親人陪伴的環境裡,定期一週後再允許與家人團聚,你會有何感想!
舉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一次深入到一所有周托幼兒的園所,參加婦聯的結對幫扶活動,我成了一個面目清秀的小女孩的臨時媽媽。
在短短數十分鐘的相處中,透過交談和擁抱,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心中的渴望,在擁抱的一瞬間,我淚目了,被孩子感染了。
她顫抖的小身軀裡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那是流動的能量,渴望被關愛,渴望親情的擁抱。
相信你一定能理解孩子心中出現的孤獨和無助!
所以,不管父母有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一會時間陪陪孩子。
臺灣作家龍應臺曾說,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保質期的,這個保質期就是孩子最依賴父母的那段時間。安全感是一切的保障弗洛伊德理論中最基本的前提,即童年的經驗極為重要,而父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強迫一個孩子在沒有父母呼吸聲、沒有母親味道的地方睡覺,是以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為由對孩子施加的冷暴力。父母過早地讓孩子一個人睡,並不能使他獨立,反而會讓他產生被遺棄的恐懼感和對親人的依賴感。”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費利奧沙告誡年輕的父母們,“只有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獨立。”
從心理角度來說,不恰當的分離只會加劇孩子的恐懼感。
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斯金納采用過強化反應的方式做過一個試驗,他不限制孩子天生的條件反射,但透過食物、表揚等進行新的強化,使孩子的行為反應一步一步地接近你所想要達到的目標。
他用這種自負的方式來表達行為主義最根本的思想:孩子是可以被塑造的。
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你心中的模樣,就不要輕易把孩子推出去!
幼兒期的孩子,特別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學習、認知、模範。
父母每日與孩子的相處中,言行舉止都是一種示範。閱讀的習慣,衛生的習慣,待人接物的舉止等皆依賴於自己最親近的人——父母。
所以,父母的位置是不能缺席的!
抓住親子交流的每個美好瞬間,給孩子愛的能力愛孩子,就是療愈自己內在的嬰兒。親密育兒,受益最大的其實是媽媽。
當孩子進入4~5歲這個階段,有了“我”這個意識的時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營養是:肯定、讚美、認同。
講個故事: 乾旱時節,小樹把葉子蜷縮起來。園丁A透過表象看到了本質,及時澆水;園丁B視而不見,小樹熬到下雨,也活了下來;園丁C很愛控制,不辭辛勞地把葉子一片片掰開,結果小樹失水過多旱死了。
及時、有效的親子交流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意義。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對孩子敞開心扉,向他們表明:“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愛你。”
及時的關注,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有條件的話,不要與孩子長期分離,最好放在自己身邊!
-
4 # 小學託管班揭秘
在一些好的品牌託管班進行託管還是很好的,像晉級託管學堂這樣的品牌託管班還好習慣培訓課程怎麼會有不好的影響呢。
回覆列表
不知道你說的託管是啥意思?如果是住校那種,我覺得是太早了,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不要。畢竟年齡太小了,這個年齡段如此依賴父母,最好還是放在身邊。
有一部紀錄片叫幼兒園的,騰訊影片上能搜到,講的就是類似的故事,看的時候都忍不住哭。建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