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為什麼到了今天,有人創作格律詩詞還在用已經不用了的古代詞彙?

    前言

    這個問題提到很好,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

    老街個人的認識是,現代人作舊體詩基本是個人愛好,並沒有什麼功利心。因此,用什麼詞彙,按照什麼標準,完全是個人的自由。

    在以格律詩為科舉標準的唐朝,詩人們作詩,也常常作古體而不是近體。何況現代人呢?

    從我個人來說,儘量少用現代詞彙,是我個人的喜好。當然也有幾個原因。

    一、無一字無來歷

    黃庭堅評價韓愈和杜甫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人能為文章,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陳言..........《答洪駒父書》

    例如鴻雁有書信的含義,蓴羹鱸膾有思鄉之意。

    還有一種,詩人未必有意做到“無一字無來處”,例如《唐宋詩醇》評價杜甫:

    少陵所以獨立千古者,不在有所本也。讀書破萬卷,偶拈來即是耳。詩三百篇豈必有所本哉。《唐宋詩醇》

    讀書多得人,自然下筆成章,不必請求字字有出處,但是自然“拈來即是”。

    讀書少的人,學著使用古人常用的詞彙,更是學習的一種方法。

    二、劉禹錫不用糕

    宋祁曾經嘲笑中唐大詩人劉禹錫,原因就是劉禹錫作詩太講究,不肯用俗字。

    宋朝《邵氏聞見後錄》記載:

    夢得作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詠》雲: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世豪。’

    劉禹錫作詩的時候,需要用到“糕”這個字,但是他檢查了一番,發現五經(《詩經》《尚書》《易經》《禮記》和《春秋》)中沒有這個字。於是劉禹錫就放棄了,然後用其他的字代替。

    這個故事,應該和題主的問題相吻合。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人稱紅杏尚書,他還和歐陽修等人合修《新唐書》,是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詞人。

    雖然宋祁笑話劉禹錫,但是劉禹錫並沒有因此被人瞧不起,也沒有批評劉禹錫的詩不好。

    當然,宋祁的觀點也值得尊重,更多的人作詩填詞反映現實生活,因此會利用生活中的詞彙。

    三、雅俗之別

    古人作詩講究文雅,避免流俗。因此晏殊很看不上柳永。

    說起用字俚俗,柳永、黃庭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例如柳永的《定風波》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黃庭堅《歸田樂引》:

    對景還銷瘦。被個人、把人調戲,我也心兒有。憶我又喚我,見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看承幸廝勾。又是尊前眉峰皺。是人驚怪,冤我忒撋就。拼了又舍了,定是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舊。

    黃庭堅和柳永填詞,有雅有俗。上面兩首詞,是其使用俚俗詞語的代表。詞中所用的俗字,其實就是生活中的語言,用在詞中,未免覺得不莊重。

    這並不是說用當時的現代語言不好,蘇軾就認為街談市語皆可入詩,朱弁《風月堂詩話》中說道:

    ……有可以入詩者,有不可以入詩者,惟東坡全不揀擇,入手便用,如街談巷說,鄙俚之言,一經坡手,似神仙點瓦礫為黃金,自有妙處”。

    四、現代詞語入詩

    詩詞講究文雅,如劉禹錫那樣,一定要用《五經》中的詞語。

    現代生活中的語言詞彙,當然也可以用,不過“點瓦礫為黃金”,還是需要作者用心選擇和點化 。

    雅俗的區別,並不代表古代詞語一定文雅,現代詞語就過於通俗。

    白居易作詩,講究老嫗能解,當然要用當時人聽得懂的語言詞彙。這就是”與時俱進“最好的例子。

    不過,舊體詩以文言形式為主,五四以後,我們詩文的詞彙與語言和之前的形式大相徑庭,甚至是革命性的變化。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現代詩的出現。

    老街個人感覺,現代詞彙出現在現代詩中,古典一些詞語出現在舊體詩詞形式中,閱讀起來更加舒適。假如反過來,欣賞的時候總歸有些彆扭。

    另外,老街認為,學習舊體詩和學習傳統書法類似,臨帖是必經的一關。臨帖就是基礎的模仿,需要學些古人的技法,使用古人的詞彙。等到自己可以融會貫通以後,在探討自己的風格。

    因此,老街自己作舊體詩詞的時候,儘量追求古意。其實,大家欣賞一下民國時期的舊體詩詞,無論胡適、聞一多還是朱自清、老舍,他們雖然都是現代文學大家,但是他們的舊體詩,都是如此。

    說到胡適,大家都記住了他的兩隻蝴蝶,說到聞一多,大家都知道他的紅燭和死水,但是他們的舊體詩,其實都很有功力。因為唐詩宋詞等舊體詩浩如煙海,傑作太多。而現代詩是新興的詩體。自然受人注目。

    結束語

    從我個人來說,學識和功力還差得很多,因此還需要繼續多利用一些古人的技法和詞彙進行練習。這樣,至少在欣賞古詩詞的時候,更容易理解古人作品的含義和妙處。

    這其實和學英語差不多,一定要多說、多寫、多用,能更快掌握。

    最後要說的是,利用舊體詩的形式創作,使用什麼詞彙,完全是詩人的自由。每一種選擇都不必去爭論,自己喜歡就好。

    我有時候也拿起毛筆寫幾個字,雖然沒有認真臨過貼,但是喜歡就寫幾筆,這是我的自由。

  • 2 # 巴蜀清流

    字典中的字詞都是已有所使用,予作詩而言大抵都可使用的,需有所忌口的文字很少。關鍵是詩句有一個意境秀雅高妙的問題。詩歌意境必須講究。否則,就不能成為詩歌。詩歌不能滿篇俗話,大忌俗不可耐。

    寫詩之初,有模仿之練,無可厚非,但是,必須走出時時模仿。人云:熟能生巧。寫詩練習多了,也可以做到寫詩流利。然而,僅寫詩流利是不足的,詩歌還在於斟字酌句,提煉意境,表達思想。

    自古及今,凡是流傳甚遠的詩歌,幾乎都是意境高妙,鮮明形象,朗誦暢達,思想內容豐富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風動陀螺的花式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