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幼教手記
-
2 # 安琦兒69
古人有云:父母在,不遠行。
孝道是我們千百年來首要遵循的,但是怎麼盡孝,如何算是孝道,現代社會與古代人文所能夠盡孝道的方式和要求又有所不同。
現代社會人們工作學習,存在著不同的身份同時相應的也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和義務,年輕時是學生 老師 工人 領導 農民 商人等,中年時上有老下有小,家中的中流砥柱,必須保證經濟基礎不斷流。可是隨著當今萬事都由市場決定的價格,生活中沒有任何是免費的或者便宜的,這時的中年人只能負重前行,必須為家裡的妻兒父母肩負重擔,工作卻不是你想在哪就可以在哪兒啊,錢多離家近,養家盡責任,哪兒那麼多合適的事啊。
現在這批中年人六七十年代的這些人還有這一群兄弟姊妹,我們的父母們還算幸運,有一群孩子養老,往往在這些孩子們中那個經濟條件好的是最沒時間在近前盡孝的,而往往那個比較沒出息工作一般的,能夠守著父母盡心幹活出力,但他不能太掙錢。
按說,這時的父母們應該幸福感強才對,孩子多了 有出錢的有出力的,老人們安詳晚年就好啦,可是,現在的老人往往會對身邊的孩子百般挑剔,惡語相向,而對遠在外地出錢最多的孩子言聽計從,並對外津津樂道其外面出息兒女的孝順,這就是現在家庭中“遠香近臭”的那個經典說法,無數的身邊盡孝道的兒女痛惡而又無奈,你說這樣的兒女們怎樣才算是孝,其實他們自己的小家裡也又著妻兒需要眷顧。
累啊,六零七零後的兄弟姊妹們,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苦逼日子,咋那麼想念毛主席年代的全民福利時代了,住房是分配的,上學是義務教育的,一家子醫療都捆綁,那時候的醫療條件不如現在,但是有小病到廠裡衛生所拿點藥吃就好了。
人們的生活穩定安詳,沒有了大的利益紛爭,生活中就缺少了不安定和不自保的心態,所謂的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人才會在老了時慈祥溫和,孩子們才能在安穩的生活工作中上孝父母下庇廕兒女。
我們曾經在一起閒聊時說:孩子啊,你不要盼著他太優秀,你看,太優秀的孩子都上交國家啦,出國的出國,做科學的做科學,為了國家建設,你能拖孩子後腿嗎?當然不能,那不得了!一般般優秀的孩子,才是那個我們可以投奔並守著我們的孩子。
所以,啥算是盡孝呢,父母需要的而我們又正好能給予的,那就正好啦啊!
-
3 # 交通設計者
你願意在平凡的工作崗位陪在父母身邊盡孝道,還是遠在他鄉或國外按時給父母寄錢?
我們是講忠孝仁義禮智的國家,百善孝為先,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陪在父母身邊盡孝無可厚非;
如果為了國家的事業,遠在他鄉,那是盡忠報國,忠孝不能兩全,也是值得提倡弘揚;
如果在國外為了一己之利,為了貪圖榮華富貴,為別國盡忠效力,這種既不是為國盡忠,也不是盡孝的行為,也是要不得的;
還有一種人,為了逃避不合法收入的懲罰,在國內賺了大錢,跑到國外去花,放棄祖國國籍,移民國外,這種人更是不忠不孝的人。
國慶即將到來,有國才有家,不把國放在心裡,家怎麼能夠真正幸福,祝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
4 # 小鬱queen
你願意平凡的工作崗位陪在父母身邊盡孝道,還是遠在他鄉或國外按時給父母寄錢?
我是女生,家在北京,工作也在北京,從沒有想過去他鄉或者國外工作。舉個例子,我身邊有個親人,他的女兒在上學(住校),妻子在孃家照顧自己的母親,只剩下他自己,就在不久前突發疾病去世了,因為家庭情況,又是突發疾病所以來不及給親人打電話就一個人走了。聽到這個訊息我特別難過,他是我的親人,最重要的他走的時候女兒和妻子都不在身邊,這是多大的遺憾……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我想相比於物質,他們更在乎的是子女的陪伴,尤其身邊有這樣的例子,更讓我不敢離父母太遠,我怕自己將來後悔沒有在有限的時間裡陪著他們。
如果不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我會選擇外出工作,家中留自己的姊妹兄弟照顧老人,這種情況起碼要有一個人的經濟能夠撐起這個家!
-
5 # 我是爸爸1119
我願意在平凡的崗位上陪伴父母一輩子。古語有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現在的中年人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不像上一代似的,家家都有好幾個孩子,真要是有什麼事情,父母心裡沒底,作為子女的更得後悔一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現在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大富大貴,只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的,還是大多數父母的心願吧!珍惜吧,別等子欲養而親不在了,在去後悔。
回覆列表
古人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每個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上實現自己的價值,所以都努力拼搏,在能奮力拼搏的年紀裡離開父母,遠走他鄉,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最終功成名就,事業有成。經常給父母匯去大把的鈔票,以孝敬父母。父母也會因此而感到驕傲和欣慰,逢人便誇,見人就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漸漸老去,逐漸身體不適,可兒女能做的,還是給父母郵來大把的金錢,讓父母吃完打針,卻不能在床前盡孝。因為工作脫不開身。
細細想來,真是人生的無奈。
有一對老夫妻,都是一所高校的教授,一雙兒女特別優秀,一個在美國,一個在英國,都在重要部門工作。每次與同事聊起一雙兒女,老夫妻倆驕傲的神情溢於言表。
還有一位黃教授,是老夫妻倆的同事,女兒和父母在同一所大學裡工作,而且只是本校圖書館裡的一位普通中層幹部。黃教授從不在人前談起女兒,可是女兒只要有時間,就回家陪陪母親,為了更好的照顧母親,女兒和丈夫商量,在一個環境很好的小區裡買了一梯兩戶的房子,和母親門對門住著,這樣,女兒照顧起母親來就更方便了。
幾年過去了,老教授夫妻倆先後生病,住進了本市一家醫療水平較好的醫院。苦於兒女都在國外,工作緊張,不能請假,老夫妻倆只能拿著兒女給的錢請了護工。
不久,黃教授也生了病,住進了老教授夫妻倆所在的醫院。由於女兒在本市,照顧起來母親很方便。每天不僅變著花樣給母親做營養餐,還每天都去醫院親自照顧母親。老教授夫妻倆看在眼裡,心裡直羨慕黃教授命好,有這麼孝順的女兒。
人的一生就是這樣,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兒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遠走高飛,必然會留下空巢的老人。所謂忠孝不能兩全不過如此。
而在平凡崗位上工作,即便事業平平淡淡,但是能時刻陪伴漸漸老去的父母,也是幸福。最起碼父母百年之後,內心無悔。
無論做什麼,不管在哪裡,都要記得常給父母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父母,父母不求兒女孝敬金山銀山,只求膝邊嚐嚐縈繞兒孫的笑聲。
希望天下每個父母都幸福安康,每個兒女都能常跟父母多多聯絡,以安慰父母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