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學多才的葉飛
-
2 # Geer吉卟
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
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中國傳統“三大鬼節”(寒食節、中元節、寒衣節)之一,也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節日,而且中元節還是儒釋道三教相互交融在一起的特殊節日。
中元節最早起源於古代祭祀神靈先祖、消災祈福的習俗,《周禮·春官·司尊彝》:“秋嘗冬烝,祼用斝彝黃彝。”,《禮記·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春夏秋冬四季祭祀,各個朝代日期不一。秋嘗則是秋天收穫季節,所以曰“嘗”,人們在秋天向祖先神靈獻祭,供奉時令佳品,品嚐豐收果實,祈願來年有個好收成。
另外古人有春秋兩季在水邊祭祀的禮儀,其實就是沐浴更衣,後來稱之為“祓禊”,也稱“修禊”,“祓”指“祓除”,“禊”指“潔淨”, 《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祓禊主要目的是潔淨身體、祓除不祥、祈福禳災的祭禮。
春天祓禊在三月第一個“巳日”祭祀,王羲之傳世作品《蘭亭集序》就是記載東晉時期文人墨客聚集在蘭亭修禊之事,魏晉以後演變成三月三上巳節,南朝(陳)文學家江總的《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詩》有:“上巳娛春禊,芳辰喜月離。”詩句,說明三月三和上巳節已經合在一起了。
秋天祭祀稱為“秋禊”,則是七月十四日,此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然而在演變過程中,逐漸和中元節相融合,最遲在明代就已經合併,諸如明代不少詩詞就把秋禊和中元節一起詠歎。
《和秋禊六首》(其二)
【明】範景文
春禊何如秋禊佳,中元上巳亦何乖。
暑當初去如芳候,月到方圓暢好懷。
度曲和容林外鳥,飛觴勸借雨中蛙。
未能免俗聊應爾,獻果分瓜拆玉釵。
範景文是明代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崇禎帝自縊後也自殺。這首詩讚嘆秋禊時節風光美好,可以看出秋禊已經和中元節相合並。不過,在中國南方部分省份地區,依然保留著古老的秋禊習俗,如今不少地方在七月十四還會舉行祭祀儀式。
到了東漢,道教興起,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稱“官”,即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三元代表不同,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
“上元節”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於正月十五,也稱為“元宵節”;“中元節”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在這一天,地宮陰曹地府會開門,把所有鬼魂全部釋放,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於是人間普遍祭祀祖先神靈,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道場,道士建醮祈禱,祈福吉祥,超度亡魂。“下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此日人們祭祀先祖,道觀做道場,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後來逐漸被十月初一“寒衣節”吸收合併。
隨著東漢佛教的傳入,佛教文化逐漸在民間流行,佛經中的故事也被老百姓熟悉和信奉,於是其中不少故事轉變為習俗。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就是源自佛經,其中“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
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也叫《目連救母》: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稱,相傳目犍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犍連以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目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訴他,必須集合眾僧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作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據《佛祖統紀》記載,梁武帝即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自此往後,歷代帝王人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隨著佛教信眾的廣泛傳播,結合道教的中元節,便在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祭祀祖先,超度亡靈,拔苦救難,逐漸成為一種習俗。
所謂的“百味五果”是用以形容世間上最好吃的飯菜、水果等供品,形容種類繁多,具體指的是五種果實,分別為:
(1)核果︰如棗、杏、桃、李、葡萄等有核類水果;
(2)膚果︰如瓜、梨、柰(蘋果)、桑椹等皮可食用類水果;
(3)殼果︰如胡桃、石榴、椰子、山竹等有硬殼類水果;
(4)檜果,如松子、蘇荏、柏仁、荔枝、板栗等粗糠皮類的果實;
(5)角果︰如菱角、大豆、小豆等有角的水果。
隨著儒釋道三教的相互借鑑和相互融合,七月十五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三教文化的節日習俗,因而,此日既稱為“秋禊”,又稱為“中元節”,也叫“盂蘭盆會”,民間還有叫“鬼節”、“七月半”等等。
不管儒家、道家還是佛家,三家文化的內涵都是“孝”,“百善孝為先”,七月十五祭祀祖先,報答祖先恩德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精髓,也是傳統習俗的閃光之處,因而,千百年來,不管朝代如何變化,祭祀祖先、祈福禳災的習俗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曾經有段時期,除了春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消,如今,隨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起,其他節日都得以恢復,但是中元節卻被冷落了,2010年申報非遺專案,結果是香港地區申報“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
雖然中元節沒有正式假日,然而在普通民眾心目中,這一天祭祖習俗莊嚴隆重,雖然各地祭祀風俗略有差異,然而不管何種形式,都是代表了最祖先和神靈的敬畏,因而,中元節以頑強的生命力在得以延續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