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陣風29930608
-
2 # 格致史學社
皇帝稱諡號、廟號與年號的來龍去脈。皇帝乃九五之尊,他的稱呼自然頗為講究。唐以前的皇帝一般稱諡號,是皇帝駕崩後,朝廷給皇帝的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價。諡號通常份分表揚型、批評型或同情型三中型別。表揚型的比如文帝、武帝,按諡法經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批評型的比如煬帝;同情型的比如殤帝。唐以後到明朝帝王多稱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宗廟裡的名號。比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稱呼。明以後皇帝一般稱年號,洪武帝、崇禎帝、康熙帝、乾隆帝。當然還有兩個特殊,秦始皇和秦二世。始皇帝認為諡號是臣子議論君父,所以不用,而稱始皇帝。
-
3 # 風情侃歷史
帝號
帝號是對中國封建政權君主的尊稱,像我們的諡號、尊號、年號和廟號都是屬於帝號,唯一的不同的就是年號和尊號是生者就有,而諡號和廟號屬於死後追加的名諱,而題目所說,清代之前都講帝號,大清變為年號,這不是有病嗎?他們不都是帝號嗎?
年號就算你說得對,年號和帝號不是一回事,那請問明朝呢?人們所熟知的永樂帝,萬曆帝,嘉靖帝,這不都是他的年號嗎?難不成你一般叫朱翊鈞明神宗,叫朱棣為明成祖嗎?再來說清朝,清朝普遍稱呼年號沒有錯,可誰又告訴你清朝皇帝常用稱呼只講年號呢?皇太極知道吧?清朝開國皇帝,清太宗,請問你知道他的年號嗎?清太宗的年號為天聰、崇德,我甚至敢打包票,看這篇文章的人十個有九個都不知道皇太極的年號!
稱呼的改變最後再來談一談古代皇帝一般稱呼的變換,廟號起源於商朝,而諡號起源於西周早期即
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祖甲)、中興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說祖乙)故周朝以前,但周朝祖先一般稱呼依舊是名字,不是廟號,到了西周,諡號出現在歷史長河,因而周朝君主一般稱呼都是諡號,(如姬宜臼一般稱其周平王,其諡號就為平王),就此一直延續到了秦國,到了始皇嬴政這裡,因為秦始皇覺得是“廟號和諡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
所以秦朝皇帝無廟號也無諡號,所以就出現了秦始皇,秦二世的稱呼。
到了漢朝,廟號諡號重新啟用,諡號人人都有,廟號稽核極為嚴格,因而漢朝皇帝一直稱諡號,如(漢武帝劉徹諡號就為孝武皇帝),到了唐朝,廟號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嚴重,基本上是個皇帝都有廟號,加上武則天之後,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作為皇帝一般稱呼顯然不太適合,因而唐朝皇帝稱呼慢慢變為了廟號(如唐中宗李顯廟號是中宗,而他的諡號是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廟號的稱呼一直沿用到了明朝,情況發生了改變,太祖朱元璋規定,每一個皇帝無論在位時間長短,都只准使用一個年號,因為朱元璋認為改元是對上天的不尊敬,會影響根本,因而明清兩朝的皇帝基本上都為一個年號,僅有一人例外,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因為他復辟了一次,因而應用兩個年號,故而明清兩朝都統稱年號!
希望之後的問題質量可以高一點。 -
4 # 三白西瓜
想弄清這個,就首先需要分清什麼是帝號,什麼是年號。
中國封建政權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廟號、諡號是最高統治者死後追加的稱號,是後世對亡帝的稱呼。年號是最高統治者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像我們說的漢文帝,漢武帝,就是諡號。
像宋太祖,宋太宗,就是廟號。
像康熙,乾隆,就是年號。
年號,是漢武帝建立的,在先秦時代是沒有年號的。“建元”應該就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年號。作為開創者的漢武帝,他使用了11個年號。還有使用年號之最的一代女帝—武則天,她用了18個年號。這麼多年號,你怎麼稱呼他?在傳播途徑中都會盡量的簡潔明瞭,那麼就不能用年號了,只能用諡號,廟號之類的了。
那麼為啥明清時代就變了呢?
1,一世一元
何為一世一元,就是一個皇帝就選取一個年號。這個制度制定著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年號,剛開始只是年代記錄,盛世的彰顯,對未來的祈福,很多年號都是用的很短很短。按照古代的交通條件,一個新年號頒佈,等送達到偏僻的山村,有可能幾年以後了。萬一這時候皇帝心血來潮想在更改呢?這樣就造成了紀元的混亂。
一世一元是一個歷史潮流問題,化繁為簡。
2,經濟需求
年號是一個國家的正統,年號一更改,國家方方面面年號都需要更改。資料,檔案,鑄幣等等都要通通改變,而年號呢?只是皇帝一個心血來潮彰顯功績的而已,慢慢的這種影響生產力的行為就會淘汰了。
比如咱們熟悉的乾隆通寶,假如我們弘曆大帝。一年改一個年號,這個通寶怎麼製作?社會怎麼流通?這都是一個大問題了。
如果大家還不理解,那麼就看今年日本發生的一件事。明仁天皇準備在2019年4月30日退位,但是日本卻在2019年4月1日就宣佈了日本新年號“令和。”如果換年號很簡單,為啥日本需要提前一個月釋出?
下面就是我找到的一部分影響。
3,簡易選擇
前面說了漢武帝建立的年號,有11個之多。死後諡號孝武皇帝,廟號是世宗。這些都比較簡單明瞭。
那大家看一下清朝皇帝的廟號,諡號就更明白了。
康熙,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對,你沒有看錯,他的諡號長達二十三個字,先不說能不能記住,你第一次讀估計都讀不通順,這個怎麼用?
這就有人說了為啥不見清世祖呢?那麼你往上看看:努爾哈赤是清太祖,皇太極是清太宗,順治是清世祖,康熙是清聖祖。他爺爺是什麼宗,他爹是什麼祖,他也是什麼祖。這個在儒家思想中是不是有點大逆不道?
還有一點就是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平民都說了六十年康熙年間了,你非要改成清聖祖,大家還知道說是誰嗎?傳播當然還是以便捷為主了。
附上清明皇帝年號。
注:第六任皇帝明英宗發生土木堡之變被囚禁,於是其弟明代宗繼位。後明英宗奪門之變復位。
注:皇太極繼位後年號天聰,後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
回覆列表
廟號益號等顯示出皇帝一生的功過,明朝以前皇帝年號多,就叫溢號號,唐朝皇帝都有廟號,就稱廟號,明清皇帝一生基本都是一個年號一般就稱年號,明朝廟號和年號也都被使用,清朝很少提及廟號,廟號要尊於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