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高貴不貴

    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總會出現這樣一個經典鏡頭,人們為了偷看,都會用舌頭舔下手指,隨後再拿手指戳破窗戶紙,偷偷觀察裡面的動靜。這似乎是古人用來偷窺的一種最佳方式。

    玻璃工藝傳入中國較晚,因此在觀眾心中留下了一個固有印象:古代的窗戶都是紙糊的。紙張是一種非常脆弱的物品,用它來糊窗戶,既不能保證人們的隱私,遮風擋雨更是一件難事。在古代沒有玻璃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給屋內遮風擋雨,保暖採光的呢?

    原始社會的房子

    迴歸到原始社會,人們所住的房子是沒有窗戶的。比如在西安半坡博物館,裡面展示了新石器時代的房屋。這時候的房屋是用樹枝搭建而成,然後再覆蓋上樹皮、草蓆,唯一用來透氣的地方就是屋頂部位的洞,這是遠古時期最早出現的一種窗戶形態。

    新石器時代房屋的採光性極差,但是通氣性卻非常好。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學會了在牆壁上鑿洞通風,“窗戶”逐漸形成。不過,最早的窗戶遮擋物卻是五花八門的,因為造紙術直到東漢時期才成熟,而且古代的紙價昂貴,所以,並不是每家每戶都能用紙來糊窗戶。

    支摘窗

    在古人在用紙糊窗戶之前,用來遮風擋雨、保護隱私的窗戶遮擋物,主要就是竹草編成的簾子,也就是經常出現在古詩裡的“蓬簾”。另一種就是拿一整塊木板擋在視窗,有點像今天商鋪門口的遮雨棚,白天的時候拿木棍將木板撐起,晚上的時候又將木板放下來,這種能開能合的窗戶,被人們稱之為“支摘窗”。

    《水滸傳》中,潘金蓮撐開窗戶的那一幕,就是古代的支摘窗。不過現實的支摘窗可沒電視中那麼精緻,它是完整的一塊木板,基本上沒有精美花紋,也沒有窗戶紙。

    紙糊窗戶

    真正出現用紙糊窗戶,其實就是在唐宋時期,這一時期的紙張經過了改良,造紙技術也進一步提升,窗戶紙的使用不再侷限於富貴人家。人們總覺得古代的窗戶值易燃易損,甚至完全不具備防水功能,事實上並非如此。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專門用做糊窗戶的窗戶紙,已經被人們發明出來了。《唐宋白孔六帖》中記載:“糊窗用桃花紙塗以油水,取其甚明”,這種用來糊窗戶的專用“桃花紙”,用桐油泡過以後,就成為了一種質地很厚,可以防水防潮的油紙,這種紙也是中國古代用來製作油紙傘的紙,遮風擋雨自然不成問題。

    明瓦

  • 2 # 口水雜談

    古代,人們起初用野草裹住身子遮雨,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詩經?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記錄了當時人們穿蓑衣、戴斗笠的情況。蓑衣由蓑草製成,蓑草的表皮較光滑,雨水不易滲透,又輕易可得,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常在雨天穿蓑衣。歷代詩文對此有不少描寫。最令人熟知的便是唐代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隨著時代的變遷,製作雨衣的材料有所發展: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後做成的雨衣被稱作“油衣”、“油帔”。

    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加工整理,也可編織成雨衣,稱“棕衣”。唐代韋應物《寄廬山棕衣居士》詩有云:“兀兀山行無處歸,山中猛虎識棕衣。”與棕絲類似的材料還有油葵葉,也非常適宜製作雨衣。

    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明代宦官劉若愚《酌中志》就記載了宮廷內臣所穿雨衣:“有鬥缽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有紅雨衣、彩畫蟒龍方補為貼裡式者。”當時富貴人家所用的雨衣,則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階玉草編織而成,名為“玉針蓑”。《紅樓夢》第45回中,貴公子賈寶玉就穿著這種雨衣。

    中國古代另一種常用的雨具就是傘。先秦時,就已經發明瞭雨傘,又稱為“簦”。《通俗文》中說的“張帛避雨”,即是開啟用布帛製作的雨傘來擋雨。

    1980年發現的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上帶有一柄傘。拉動這個傘柄的機關,就可以不同角度遮蔽Sunny。拉動機關還可旋轉傘柄或取下傘柄用作一把利矛,而傘也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盾。

    北魏時的傘是“便於步行騎馬”的油紙傘。漢代發明了紙,這種比絲帛造價更低的原料為油紙傘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在紙上塗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經久耐用。由於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油紙傘得以廣泛地流傳和使用。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雨還用來遮陽。當時已經有人以制傘、售傘為生。宋初陶轂《清異錄》卷下就記載道:“江南周則,少賤,以造雨傘為業。”

    宋代,傘成為了百姓日常生活必備品。除官員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時人們出門,傘是必不可少的行李。行人帶傘,或防雨,或遮陽。宋代傘的種類很多,根據吳自牧《夢粱錄》一書中的記載,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儼然已是全國的制傘業中心,可生產大小黃羅傘、青涼傘、紅綠小傘、方傘、大傘等諸多品種可供顧客挑選。劉松年《鬥茶圖》四人中有三人隨身攜帶著傘,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雖然宋代百姓幾乎人人用傘,但其仍有嚴格的使用規定。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京城中計程車人都是通行使用青絹涼傘。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九月,朝廷規定青絹涼傘惟許親王、宗室使用,其餘階層的人士禁止使用青絹涼傘。

    明清時期傘的品種很多,同時對傘的使用亦有嚴格的限制。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傘,清代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還要顧及地下的潮溼泥濘,於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xì)”,底層上蠟。當時建築多是泥地,貴族行禮久立,恐溼氣侵下,“故復其下使幹臘也”(《釋名?釋衣服》)。一般勞動人民則是用草編的鞋當作雨鞋。

    先秦時還有一種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雙齒,稱“屐”。據說是用以“踐泥”的,後來也成為雨鞋。它的穿著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考究一點的,還要匕蠟,稱“蠟屐”。如今,一個人有十幾雙乃至幾十雙鞋都很正常,但古人不一樣,他們對鞋非常珍惜,一到下雨天就把鞋放在家裡不穿了。出行幾乎都是光著腳,這樣可以防雨,但是走在路上又有可能紮腳。於是人們就發明了木屐,防雨的同時還防紮腳。

    原始的木屐有兩個齒,相傳這種鞋是謝靈運發明的登山用鞋,所以它有一個名字叫“謝公屐”。在登山的時候,把前齒卸去,這樣登山就變得非常容易;下山時候則裝上前齒,把後跟卸去。這種木屐在史籍上有很多記載。比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就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說法。

    明清時,還有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統、鞋面塗敷桐油,雨天套於常鞋之外穿著,用於避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堅持跑步十公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