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pture NX 2中,進行編輯步驟時,可能會需要比在Photoshop中更長的時間才能顯示出調整效果,也就是說運算時間比在Photoshop中要長,初次接觸Capture NX 2的人一定要有耐心,以後習慣了就好了。
2、術語,Capture NX 2中,“干擾”即“噪點”,“減少干擾”即“降噪”;“色差”即“紫邊”,“色差校正”即“消除紫邊”。
3、使用Capture NX 2,就必須使用各種“控制點”,最常用的是“彩色控制點”,可以方便地對區域性區域進行亮度、對比度、飽和度、色相、色調、R、G、B進行調整,而且邊緣過渡平滑。
另一常用的控制點是“選區控制點”,即在進行各種調整的時候,用“選區控制點”控制調整的範圍。以控制點的半徑來控制選區範圍大小,以透明度來控制選區內編輯效果的強度。
需要注意的是,各種控制點都是對單個色調進行控制的,即控制點的範圍是以點為圓心,周邊一定範圍內有這種色調的區域,這個區域的大小可以透過半徑來調節。可以隨時檢視選區控制點的“顯示蒙版”和彩色控制點的“顯示選區”來檢視作用範圍,白色是起作用的範圍,黑色是不起作用的範圍。
此外還有“黑色控制點”、“白色控制點”,用來指定畫面中的黑色、白色區域;“中性色控制點”用來指定畫面裡中性色的色調。這三個控制點用的比較少。
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是,前面的各種控制點可以和“選區控制點”疊加使用,用“選區控制點”來限制前面各種控制點的作用範圍。
4、因為Capture NX 2沒有Photoshop的“魔術棒”工具,有時精確選取的話需要新增很多個小的選區控制點。但是選區控制點一多(約150-200個以上),Capture NX 2的反應就變慢,這時可以將原影象儲存為nef格式,再另存一份tif格式的副本,關閉原圖後開啟tif格式,再進行下一步的編輯,這樣就不會受上一步驟選區控制點很多而導致的速度變慢了。需要注意的是tif的影象很大,10M左右的jpg存為tif後在100M左右。整個處理完了之後,先將tif影象儲存為nef格式,再將所有處理步驟選定,進行“儲存調整”,在彈出的選項裡把每一步裡的選區也都打上勾,儲存。再開啟原nef影象,進行“載入設定”,載入剛才儲存的處理步驟,這樣載入的步驟自動應用在原有步驟之後,最終結果就和用tif格式編輯的結果是相同的了。這樣既儲存了所有的處理步驟,還規避了tif體積大的限制。
簡言之,如果速度慢了,編輯不下去了,就存一個tif格式的副本作為中介繼續編輯,需要的不是它最終的影象,而是處理步驟。編輯之後將處理步驟儲存,應用到原圖中,只要處理步驟一樣,最終結果就是相同的。這就是nef格式的優點。
5、用“自動修復畫筆”可以方便去除畫面汙點,並且不用先按Alt鍵選取,直接點選汙點區域即可,比Photoshop裡的“自動修復畫筆”要智慧。
6、進行編輯時,特別是調整對比度的時候,往往會導致高光和暗調的溢位,要隨時用Shift+H和Shift+S檢視高光和暗調的溢位情況,可以用“不透明度”為0%的選區控制點排除掉溢位部分,以保留細節。
7、因為Capture NX 2中所有的編輯都是非線性的,可以隨時更改、取消前面的任何步驟以檢視效果。所以對於jpg和tif影象來說,可以儲存為nef格式來儲存編輯步驟,以備以後編輯;對於本來就是nef格式的尼康RAW檔案來說,儲存時自動儲存編輯步驟,在其他工具中瀏覽時顯示的就是編輯後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tif格式的影象儲存為nef後,仍然以tif的體積為基礎,體積很大。
8、因為Capture NX 2只支援尼康的nef格式的RAW檔案,所以對於非尼康產生的RAW檔案,可以先轉為tif格式再用Capture NX 2編輯,不推薦轉為jpg,因為壓縮嚴重,有損畫質;同理因為tif未壓縮,所以體積非常大。
9、Capture NX 2的選區控制比Photoshop要方便很多,而且過度自然。除了“選區控制點”,還有“選取畫筆”、“選取漸變”比較有用。但是“套索工具”則非常雞肋,沒有Photoshop裡的“磁性套索”不說,還不能應用羽化,基本沒用。
10、舉個常用的列子——降噪。首先確定一個合適的降噪值,然後根據畫面各部分的不同,用“選區控制點”來控制各部分的降噪力度,在需要儲存細節的區域,用“不透明度”為0%的控制點,以使這部分不進行降噪;在大片單色的區域,如天空,用“不透明度”為100%的控制點,以使這部分用設定的值進行降噪;在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區域,用“不透明度”介於0%-100%之間的控制點,進行適當力度的降噪。所有的編輯步驟都可以這樣應用選區控制點。
11、濾鏡,用於Capture NX 2的濾鏡很少,目前我只安裝了Nik Color Efex Pro 3.0,感覺足矣。Capture版的Color Efex濾鏡相比Photoshop版的,少了“黑白轉換”這一項,因為Capture自帶了這一濾鏡。濾鏡中的我常用的專案是“偏振鏡”、“色彩範圍對比度”、“漸變中灰密度鏡”、“中心變暗\變亮”等。每項濾鏡都可以設定不透明度,以控制濾鏡效果的強度,並且可以用工具欄上的各種選區工具設定選區。
12、不知是否不是正版的緣故,我的Capture NX 2不能應用“除塵參照圖”這個功能,只能用“自動修復畫筆”手動處理。處理時,可先用“色階和曲線”,將白區往下拖、黑區往上拖,想成一個“倒S形”曲線,這樣灰塵就能看得更清楚了,然後用“自動修復畫筆”處理,處理完了再將“色階和曲線”這一步刪除掉,或者將曲線復位,然後把“自動修復畫筆”這一步打上勾就行了。對於顏色相似、肉眼不好分辨的細節,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臨時提高反差,增加分辨效果。這就是非線性的處理步驟的方便之處。
13、Capture NX 2的優缺點總結,優點就不多說了,雖然功能沒有Photoshop全面,但是足夠用,足夠方便,用習慣了就不想再用回Photoshop了,Photoshop的絕佳替代品。缺點我認為只有一個,沒有“魔術棒”工具。(因為“選區控制點”足夠完美,所以可以直接忽略“套索工具”的雞肋。)如果有了“魔術棒”工具,那Capture NX 2就完美了,真的完美了!
1、Capture NX 2中,進行編輯步驟時,可能會需要比在Photoshop中更長的時間才能顯示出調整效果,也就是說運算時間比在Photoshop中要長,初次接觸Capture NX 2的人一定要有耐心,以後習慣了就好了。
2、術語,Capture NX 2中,“干擾”即“噪點”,“減少干擾”即“降噪”;“色差”即“紫邊”,“色差校正”即“消除紫邊”。
3、使用Capture NX 2,就必須使用各種“控制點”,最常用的是“彩色控制點”,可以方便地對區域性區域進行亮度、對比度、飽和度、色相、色調、R、G、B進行調整,而且邊緣過渡平滑。
另一常用的控制點是“選區控制點”,即在進行各種調整的時候,用“選區控制點”控制調整的範圍。以控制點的半徑來控制選區範圍大小,以透明度來控制選區內編輯效果的強度。
需要注意的是,各種控制點都是對單個色調進行控制的,即控制點的範圍是以點為圓心,周邊一定範圍內有這種色調的區域,這個區域的大小可以透過半徑來調節。可以隨時檢視選區控制點的“顯示蒙版”和彩色控制點的“顯示選區”來檢視作用範圍,白色是起作用的範圍,黑色是不起作用的範圍。
此外還有“黑色控制點”、“白色控制點”,用來指定畫面中的黑色、白色區域;“中性色控制點”用來指定畫面裡中性色的色調。這三個控制點用的比較少。
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是,前面的各種控制點可以和“選區控制點”疊加使用,用“選區控制點”來限制前面各種控制點的作用範圍。
4、因為Capture NX 2沒有Photoshop的“魔術棒”工具,有時精確選取的話需要新增很多個小的選區控制點。但是選區控制點一多(約150-200個以上),Capture NX 2的反應就變慢,這時可以將原影象儲存為nef格式,再另存一份tif格式的副本,關閉原圖後開啟tif格式,再進行下一步的編輯,這樣就不會受上一步驟選區控制點很多而導致的速度變慢了。需要注意的是tif的影象很大,10M左右的jpg存為tif後在100M左右。整個處理完了之後,先將tif影象儲存為nef格式,再將所有處理步驟選定,進行“儲存調整”,在彈出的選項裡把每一步裡的選區也都打上勾,儲存。再開啟原nef影象,進行“載入設定”,載入剛才儲存的處理步驟,這樣載入的步驟自動應用在原有步驟之後,最終結果就和用tif格式編輯的結果是相同的了。這樣既儲存了所有的處理步驟,還規避了tif體積大的限制。
簡言之,如果速度慢了,編輯不下去了,就存一個tif格式的副本作為中介繼續編輯,需要的不是它最終的影象,而是處理步驟。編輯之後將處理步驟儲存,應用到原圖中,只要處理步驟一樣,最終結果就是相同的。這就是nef格式的優點。
5、用“自動修復畫筆”可以方便去除畫面汙點,並且不用先按Alt鍵選取,直接點選汙點區域即可,比Photoshop裡的“自動修復畫筆”要智慧。
6、進行編輯時,特別是調整對比度的時候,往往會導致高光和暗調的溢位,要隨時用Shift+H和Shift+S檢視高光和暗調的溢位情況,可以用“不透明度”為0%的選區控制點排除掉溢位部分,以保留細節。
7、因為Capture NX 2中所有的編輯都是非線性的,可以隨時更改、取消前面的任何步驟以檢視效果。所以對於jpg和tif影象來說,可以儲存為nef格式來儲存編輯步驟,以備以後編輯;對於本來就是nef格式的尼康RAW檔案來說,儲存時自動儲存編輯步驟,在其他工具中瀏覽時顯示的就是編輯後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tif格式的影象儲存為nef後,仍然以tif的體積為基礎,體積很大。
8、因為Capture NX 2只支援尼康的nef格式的RAW檔案,所以對於非尼康產生的RAW檔案,可以先轉為tif格式再用Capture NX 2編輯,不推薦轉為jpg,因為壓縮嚴重,有損畫質;同理因為tif未壓縮,所以體積非常大。
9、Capture NX 2的選區控制比Photoshop要方便很多,而且過度自然。除了“選區控制點”,還有“選取畫筆”、“選取漸變”比較有用。但是“套索工具”則非常雞肋,沒有Photoshop裡的“磁性套索”不說,還不能應用羽化,基本沒用。
10、舉個常用的列子——降噪。首先確定一個合適的降噪值,然後根據畫面各部分的不同,用“選區控制點”來控制各部分的降噪力度,在需要儲存細節的區域,用“不透明度”為0%的控制點,以使這部分不進行降噪;在大片單色的區域,如天空,用“不透明度”為100%的控制點,以使這部分用設定的值進行降噪;在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區域,用“不透明度”介於0%-100%之間的控制點,進行適當力度的降噪。所有的編輯步驟都可以這樣應用選區控制點。
11、濾鏡,用於Capture NX 2的濾鏡很少,目前我只安裝了Nik Color Efex Pro 3.0,感覺足矣。Capture版的Color Efex濾鏡相比Photoshop版的,少了“黑白轉換”這一項,因為Capture自帶了這一濾鏡。濾鏡中的我常用的專案是“偏振鏡”、“色彩範圍對比度”、“漸變中灰密度鏡”、“中心變暗\變亮”等。每項濾鏡都可以設定不透明度,以控制濾鏡效果的強度,並且可以用工具欄上的各種選區工具設定選區。
12、不知是否不是正版的緣故,我的Capture NX 2不能應用“除塵參照圖”這個功能,只能用“自動修復畫筆”手動處理。處理時,可先用“色階和曲線”,將白區往下拖、黑區往上拖,想成一個“倒S形”曲線,這樣灰塵就能看得更清楚了,然後用“自動修復畫筆”處理,處理完了再將“色階和曲線”這一步刪除掉,或者將曲線復位,然後把“自動修復畫筆”這一步打上勾就行了。對於顏色相似、肉眼不好分辨的細節,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臨時提高反差,增加分辨效果。這就是非線性的處理步驟的方便之處。
13、Capture NX 2的優缺點總結,優點就不多說了,雖然功能沒有Photoshop全面,但是足夠用,足夠方便,用習慣了就不想再用回Photoshop了,Photoshop的絕佳替代品。缺點我認為只有一個,沒有“魔術棒”工具。(因為“選區控制點”足夠完美,所以可以直接忽略“套索工具”的雞肋。)如果有了“魔術棒”工具,那Capture NX 2就完美了,真的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