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生活中衣食住行某方面的,藝術,醫學,科技,數理化,文學,政治,體育,宗教,某個方面的事物,追溯到古代,是怎麼起源,發展的比如中國從什麼開始發明踢球的,從某某書,某某志,某某史的哪篇的哪段就有記錄比如中國古代怎麼收稅的,從從某某書,某某志,某某史的哪篇的哪段就有記錄比如總過古代怎麼冶金的,得讀多少古籍,才能知道生活中一些具體事物的出處和發展?
6
回覆列表
  • 1 # 八磚學士

    透過分類、彙編資料以便利用的辦法,古人很早就有意識使用了。

    一般認為成書於戰國到漢代的《爾雅》,透過詁、言、訓、親、宮、器、樂、天、地、丘、山、水、草、木、蟲、魚、鳥、獸、畜等類別,將有關詞語分門編排,就體現了這種思想。其中,詁、言、訓屬於語言文字方面的內容;其他屬於名物方面的內容。後來模仿這種形式的書還有《小爾雅》、《廣雅》、《埤雅》、《駢雅》、《通雅》、《別雅》,甚至產生了一門學問,叫“雅學”。到唐宋時,《爾雅》被升入儒家“十三經”之一。

    而中國古代體量最大的資料彙編,則是類書了。類書是摘錄、彙輯多種文獻中的原文,按內容性質分門別類地編排組織,以供尋檢和徵引的工具書。不過,清代學者已經看不起直接拿著類書做學問的辦法了,所以當前人們一般從類書為後人儲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獻,成為中國古籍輯佚、校勘和考證的重要資料來源角度來認識和利用它們。

    中國最早的正規類書,是三國魏曹丕於延康元年(ad220)命王象等人整理編輯的《皇覽》,它分40餘部,共800餘萬字。南北朝時產生的類書有不少,較著名的有梁·徐勉等編的《華林遍略》700卷;北齊·祖珽等編的《修文殿御覽》360卷。南朝·梁·劉杳編撰的《壽光書苑》、劉孝標編撰的《類苑》、北齊後主時纂修的《修文殿御覽》等。它們大都繼承了《皇覽》"包括群言、區分義別""隨類相從"的體例。不過,隋代以前的古類書均已失傳,只有隻言片語還保留在其他古書裡。

      

    現存最早而較完整的類書,是隋唐之際的虞世南在隋代任秘書郎時所編的《北堂書鈔》,原為173卷,分80部,一共801類。其次有歐陽詢等編的《藝文類聚》100類,高士廉等編的《文思博要》1200卷,許敬宗等編的《東殿新書》200卷,張昌宗等編的《三教珠英》(後改名《海內珠英》)1300卷,徐堅等編的《初學記》30卷,白居易編的《白氏經史事類六帖》(後來一般稱《白氏六帖》)30卷等。上述類書現存世者僅有四種:《北唐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和《白氏六帖》,其中以《初學記》和《藝文類聚》最為著名,前者中華書局有標點整理本,後者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標點整理本,也有影印宋本。

    宋代類書編纂,取材之廣泛,內容之淵博,以及數量、種類均超過了唐代,有宋初“四大類書”之說。它們是,李昉等編的《太平廣記》500卷(中華書局有排印本),《太平御覽》1000卷(中華書局有影印本),王欽若等編的《冊府元龜》1000卷(鳳凰出版社有橫排繁體標點整理本),《文苑英華》(中華書局有影印本),在中國類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此外,宋代學者自編的類書也有不少,比如王應麟的《玉海》,全書200卷,分21部,主要是有關典章制度的文獻和吉祥的善事,為應“博學鴻詞科”考試者而編,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應試參考書。

      

    明清兩代的類書,種類繁多,規模宏偉,其中最著名的,一部是明成祖永樂年間,解縉、姚廣孝等奉皇帝之名編修的《永樂大典》,一部是清代陳夢雷、蔣廷錫先後奉敕編纂的《古今圖書整合》。《永樂大典》共22877卷,修成後沒有刊刻,僅抄成一部,稱永樂正本。嘉靖、隆慶年間(1562~1567)又謄錄一部,稱嘉靖副本。正本約毀於明亡之際。副本至清代也逐漸散失。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大典》的絕大部分為兵火所焚,倖存的也被侵略者劫走,至清末移交京師圖書館收藏時,僅存64冊。《古今圖書整合》共1萬卷,分6編、32典、6109部,是中國現存用處最廣、體例也最完善的一部大型類書,臺灣地區有出版商將它做成了資料庫,坊間也頗容易找到使用。

  • 2 # 冀之筆

    你提的這個問題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引經據典,一個是讀書。一個人的文化高低有時還真與讀書沒有多大關係(這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隨便捕捉到,即便是不知道別人,最起碼從我們的祖輩和父輩那裡就能體驗的到!他們書讀的很少、有的甚至連學都沒上過,可他們在教育我們的時候,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咋顯得那麼有文化呢?這就是文化和知識的區別:文化更偏重於一個人的經歷和閱歷,知識就是書本上的那些死東西和死教條了。現實中我們習慣於把那些高學歷的人視作有文化的人,其實不然!我曾不止一次說過學歷不代表能力,文憑不代表水平!文化則更偏重於能力和水平的綜合體現!這是常常容易被人們忽視的)

    回到題頭的話題:一個人在講話演講和日常談話中喜歡舉例說明(或被我們稱作引經據典)其實還是說明他們有親身經歷,最起碼見過和聽過那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否則是不會引用的。引經據典又比一般的引用更進一步更深一層了,似乎是書本上古籍中的死條文,其實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人在所謂的引經據典中很少會照本宣科和生搬硬套,他們只是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把書本上的東西完全化成了自己的經脈和血液(不止一次講過)然後行雲流水般引用到自己的談話、演講、辯論、文章中去!看上去是引經據典,其實已經把經典變成了自己的東西變成了自己骨子裡的東西。這樣就會左右逢源而遊刃有餘!

    中華古籍浩如煙海!如何從這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找到自己的必讀書目就是一個很費腦筋的問題!是看到就讀!拿起就讀!碰到就讀!還是有所選擇?這就要看你是抱著什麼目的而去?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如果你單純是為了在談話、寫作中做到引經據典,不妨我們的書讀的龐雜些!什麼經、文、史、哲,地理軍事科技藝術等等方面的書都可以納入我們的視野和閱讀範圍!但前提還是那句話!必須學透吃塌!不能一知半解不能走馬觀花不能似是而非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怕我們只學會一點只讀懂一點!

  • 3 # 午睡的夜貓

    這個問題有意思。引經據典是和多讀書是有必然關係的,但不代表非得讀很多書才能做到引經據典,可以先入個門。

    我的這個判斷是在我的說話經驗基礎之上做出的。先分享一下,我曾對自己的一個說話經驗總結。

    “有頭有尾,有理有據。”

    1.結論+理由(即,原因、影響、利害)+例證+出處(根源或用典)

    2.結論=事實判斷+價值判斷

    注:視情況,活學活用,隨機搭配。

    在上述2點中,都可以引經據典,但不要太多,就一兩句話或一個故事足矣,畢竟說話不是寫文章。把自己的要求先降下來,這樣目標“引經據典”就縮小了範圍,從浩瀚經典中擇優選上那麼一兩本吃透,再瞭解點歷史典故或者當代時事政治,基本就可以引經據典了,最重要的是活學活用,別生搬硬套。

    我目前主要學的就是《論語》和《孟子》,而且隨時會用上那麼一兩句,雖說不淵博,但也是個進步。當有了一點基礎,再去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文章,把好的記下來。積累多了,引經據典則自然而然。

    推薦書目:《論語》、《孟子》

    其他:毛、鄧、江、習的論斷和思想,時事熱點,中外歷史故事,名人名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向領導提辭職而不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