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排水系統簡介:故宮三大殿三重臺基上有1142個龍頭排水孔,瞬間將檯面上的雨水排盡,並形成千龍吐水的壯麗景觀。這些被排出的水,透過北高南低的地勢瀉入內金水河流出。故宮的排水,正是綜合了各種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溝,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縱橫一氣的排水設施,能夠使宮內90多個院落、72萬平方米麵積的雨水通暢排出。
據瀋陽一位古城建築專家介紹,紫禁城的排水有明暗兩套系統。明排水是透過鋪地做出泛水,透過各種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邊河中,暗排是透過地下排水道將水排到河裡,而這條河就是內外金水河。據其介紹,承德避暑山莊也是這樣建設的排水系統。歸納起來,一句話,整個系統,透過明暗等手段,到達一個目的:彙總往外排。
排水系統經歷600年
據《元史》記載,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己未,“雨壞都城,發兵二萬人築之”,57年後的至正八年五月,“京師大霖雨,京城崩圯”。而後,水災不絕。據《明英宗實錄》記載: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師霖雨,九門城垣塌決者甚多。萬曆三十五年(1607)閏六月,順天府大雨如注,晝夜不止,經二旬。雨潦浸貫城,長安街水深五尺,窪者深至丈餘,各衙門皆成巨浸。上述史料顯示,在明朝英宗時期,雖九門城垣塌決,但是紫禁城顯然比元大都巋然淡定,沒有出現“雨壞”局面。而萬曆年間的20天連續大雨,長安街出現積水,但故宮沒有大面積積水情況發生。永樂十八年(1420)落成的紫禁城的排水系統經受了考驗,原因到底何在?
城外三道防線預防洪水
據專家介紹,從地勢上看,北京北依燕山,東臨渤海,西北高東南低,所以水向東南流。從紫禁城來看,北門神武門地平標高46.05米,南門午門地平標高44.28米,差約2米。其排水設施充分利用了這一地形特點而建。專家稱,這套排水系統的總特點,是將東西方向的雨水匯流入南北乾溝內,然後流入內金水河。疏通各個宮殿院落的排水系統有幹線、支線,有明溝、暗溝、涵洞、流水溝眼等,經過精心測量、規劃設計和施工,每年固定時間淘挖養護。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外安排了完整的排水系統,減輕了城內的負擔。
紫禁城外至少有三道防線:一是明內城護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後海;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護城河)。這些河渠一方面可用於城市供水,另一方面汛情之下亦可用於排水,先在外圍保證不至於大量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
排水主幹道內金水河
內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內河。在紫禁城西北角樓偏東的南河幫上,有一石砌券洞,便是內金水河流入宮內的進水口,設有控水閘,可以控制水位高低,遇汛則可以關閉。按照專家的說法,內金水河所引為西郊玉泉山水,因西在五行中屬金,“金生麗水”,故名金水河,“由神武門西地溝引護城河水流入宮內,沿西一帶經武英殿前,至太和門前金水橋下,複流經文淵閣前至三座門,從鑾駕庫東南出紫禁城。”
內金水河全長2000多米,河幫、河底通用白石鋪砌。河道曲折蜿蜒,或隱或現,傳流整座紫禁城。不止用於美化環境、欣賞魚藻,在興建施工時,它是建築用水的來源,而平時也是作為城內井水之外,消防用水的來源。紫禁城內大小90多個院落,透過本院的排水溝道,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勢就近排入地下暗溝,最後都匯流於內金水河,再至東華門南隅的水閘流出,與外金水河匯合。
御路甬道加暗溝彙總內金水河
紫禁城佔地面積72公頃,庭院都是中高邊低、北高南低,遇雨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亦即明溝。臺階或建築物之類的障礙物則都開有券洞,亦即溝眼,方便地面水穿過障礙物。地面或明溝的水再透過入水口流入地下。入水口多為方石板鏤雕成明清銅幣(大錢)形,即外圓中方鏤成5個空洞,可以進水,稱作錢眼。
以故宮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為例,前三殿建在8.13米高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四周欄杆的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名曰“螭首”,其口內為鑿通的圓孔,也是輔助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從1142個排水孔噴出,呈現“千龍噴水”景觀,逐層下落,流到院內,使得檯面無積水。臺基四周設有石槽排水溝。
前三殿、後三宮都有一條南北向的御路。東西六宮等院落也都有南北向的甬道。御路、甬道均為中間高兩邊低的形式,順其地勢,雨水能夠直接從中間向兩邊排水。如當太和殿的御路確定後,為使排水流暢,在鋪砌地面前還要確定水流方向並找好坡度,將雨水彙集到東西兩側的排水明溝,又稱荷葉溝內,引入院東南角的水溝門,經泊岸下的暗溝流入內金水河。
東西六宮諸院落基本為前後兩進,院落之間有長街相間隔。甬道把院落分成兩個排水區域,後院向前院排水,為使排水順暢,預先需要確定前後院的水流落差坡度,俗稱泛水。雨水自前院東西兩側水溝門經明溝,流入長街的暗溝內,再經支線匯入幹線總彙於內金水河。因為殿宇樓閣、假山亭臺、魚池花木的存在,御花園是故宮排水最複雜的地方。具體做法是先以御路將御花園分為東西兩個排水渠,其間再細分若干小排水渠。以每個小區域的最低點作為暗溝的入水口。暗溝相互連通,再與園外乾溝貫通,形成地下排水網路。
多條縱橫溝渠內外排水
在故宮北城牆內、紅宮牆外,即東西聯房前,有一條東西向的大幹溝,深約1.5米,寬約六七十釐米。上蓋長方形石板,每隔20多塊石板就有4塊石板,兩邊鑿出四個豁口,對在一起則是16個小洞,以便雨水漏入。溝西端與城隍廟內的金水河相通,雨水則洩入該處。東端則沿宮牆向南延伸,成為南北縱向乾溝,雨水流入清史館的金水河段。除此之外,還有3條南北縱橫直接進入內金水河的溝渠。一條在東六宮冬眠和寧壽宮的夾道里,北通神武門內的緯溝,往南繞過御茶膳房往東,再往南注入文華殿東面的內金水河。其中又經分叉,西穿奉先殿南群房。由西南牆角穿出。自箭亭東側往南,由文華殿西牆外注入內金水河。第四條南北溝渠自乾清門院內的西南角穿出,橫過內右門穿入養心殿南庫,然後由南庫穿出隆宗門外,往南折,至武英殿東面的斷虹橋處注入內金水河。另外,東一、東二、西一、西二長街等小巷內都有短距離的南北向縱溝,分別接通乾清門內和乾清宮後向東、西洩水的緯溝和各宮廷院落的緯溝,利用中央高、四周低、北部高、南部低和某些小溝的中間高、兩端低的自然跌落,迅速將雨水彙總,排入內河,流出宮外。
[資料來源] 原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處李宏偉《故宮為什麼不積水》、中國國家圖書館王銘珍《紫禁城的防汛》、故宮博物院古建部蔣博光《紫禁城排水與北京城溝渠述略》、故宮博物院展覽宣教部桑穎新《紫禁城的排水》、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蕭正文《紫禁城內雨水如何排出》。
故宮排水系統簡介:故宮三大殿三重臺基上有1142個龍頭排水孔,瞬間將檯面上的雨水排盡,並形成千龍吐水的壯麗景觀。這些被排出的水,透過北高南低的地勢瀉入內金水河流出。故宮的排水,正是綜合了各種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溝,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縱橫一氣的排水設施,能夠使宮內90多個院落、72萬平方米麵積的雨水通暢排出。
據瀋陽一位古城建築專家介紹,紫禁城的排水有明暗兩套系統。明排水是透過鋪地做出泛水,透過各種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邊河中,暗排是透過地下排水道將水排到河裡,而這條河就是內外金水河。據其介紹,承德避暑山莊也是這樣建設的排水系統。歸納起來,一句話,整個系統,透過明暗等手段,到達一個目的:彙總往外排。
排水系統經歷600年
據《元史》記載,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己未,“雨壞都城,發兵二萬人築之”,57年後的至正八年五月,“京師大霖雨,京城崩圯”。而後,水災不絕。據《明英宗實錄》記載: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師霖雨,九門城垣塌決者甚多。萬曆三十五年(1607)閏六月,順天府大雨如注,晝夜不止,經二旬。雨潦浸貫城,長安街水深五尺,窪者深至丈餘,各衙門皆成巨浸。上述史料顯示,在明朝英宗時期,雖九門城垣塌決,但是紫禁城顯然比元大都巋然淡定,沒有出現“雨壞”局面。而萬曆年間的20天連續大雨,長安街出現積水,但故宮沒有大面積積水情況發生。永樂十八年(1420)落成的紫禁城的排水系統經受了考驗,原因到底何在?
城外三道防線預防洪水
據專家介紹,從地勢上看,北京北依燕山,東臨渤海,西北高東南低,所以水向東南流。從紫禁城來看,北門神武門地平標高46.05米,南門午門地平標高44.28米,差約2米。其排水設施充分利用了這一地形特點而建。專家稱,這套排水系統的總特點,是將東西方向的雨水匯流入南北乾溝內,然後流入內金水河。疏通各個宮殿院落的排水系統有幹線、支線,有明溝、暗溝、涵洞、流水溝眼等,經過精心測量、規劃設計和施工,每年固定時間淘挖養護。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外安排了完整的排水系統,減輕了城內的負擔。
紫禁城外至少有三道防線:一是明內城護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後海;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護城河)。這些河渠一方面可用於城市供水,另一方面汛情之下亦可用於排水,先在外圍保證不至於大量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
排水主幹道內金水河
內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內河。在紫禁城西北角樓偏東的南河幫上,有一石砌券洞,便是內金水河流入宮內的進水口,設有控水閘,可以控制水位高低,遇汛則可以關閉。按照專家的說法,內金水河所引為西郊玉泉山水,因西在五行中屬金,“金生麗水”,故名金水河,“由神武門西地溝引護城河水流入宮內,沿西一帶經武英殿前,至太和門前金水橋下,複流經文淵閣前至三座門,從鑾駕庫東南出紫禁城。”
內金水河全長2000多米,河幫、河底通用白石鋪砌。河道曲折蜿蜒,或隱或現,傳流整座紫禁城。不止用於美化環境、欣賞魚藻,在興建施工時,它是建築用水的來源,而平時也是作為城內井水之外,消防用水的來源。紫禁城內大小90多個院落,透過本院的排水溝道,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勢就近排入地下暗溝,最後都匯流於內金水河,再至東華門南隅的水閘流出,與外金水河匯合。
御路甬道加暗溝彙總內金水河
紫禁城佔地面積72公頃,庭院都是中高邊低、北高南低,遇雨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亦即明溝。臺階或建築物之類的障礙物則都開有券洞,亦即溝眼,方便地面水穿過障礙物。地面或明溝的水再透過入水口流入地下。入水口多為方石板鏤雕成明清銅幣(大錢)形,即外圓中方鏤成5個空洞,可以進水,稱作錢眼。
以故宮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為例,前三殿建在8.13米高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四周欄杆的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名曰“螭首”,其口內為鑿通的圓孔,也是輔助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從1142個排水孔噴出,呈現“千龍噴水”景觀,逐層下落,流到院內,使得檯面無積水。臺基四周設有石槽排水溝。
前三殿、後三宮都有一條南北向的御路。東西六宮等院落也都有南北向的甬道。御路、甬道均為中間高兩邊低的形式,順其地勢,雨水能夠直接從中間向兩邊排水。如當太和殿的御路確定後,為使排水流暢,在鋪砌地面前還要確定水流方向並找好坡度,將雨水彙集到東西兩側的排水明溝,又稱荷葉溝內,引入院東南角的水溝門,經泊岸下的暗溝流入內金水河。
東西六宮諸院落基本為前後兩進,院落之間有長街相間隔。甬道把院落分成兩個排水區域,後院向前院排水,為使排水順暢,預先需要確定前後院的水流落差坡度,俗稱泛水。雨水自前院東西兩側水溝門經明溝,流入長街的暗溝內,再經支線匯入幹線總彙於內金水河。因為殿宇樓閣、假山亭臺、魚池花木的存在,御花園是故宮排水最複雜的地方。具體做法是先以御路將御花園分為東西兩個排水渠,其間再細分若干小排水渠。以每個小區域的最低點作為暗溝的入水口。暗溝相互連通,再與園外乾溝貫通,形成地下排水網路。
多條縱橫溝渠內外排水
在故宮北城牆內、紅宮牆外,即東西聯房前,有一條東西向的大幹溝,深約1.5米,寬約六七十釐米。上蓋長方形石板,每隔20多塊石板就有4塊石板,兩邊鑿出四個豁口,對在一起則是16個小洞,以便雨水漏入。溝西端與城隍廟內的金水河相通,雨水則洩入該處。東端則沿宮牆向南延伸,成為南北縱向乾溝,雨水流入清史館的金水河段。除此之外,還有3條南北縱橫直接進入內金水河的溝渠。一條在東六宮冬眠和寧壽宮的夾道里,北通神武門內的緯溝,往南繞過御茶膳房往東,再往南注入文華殿東面的內金水河。其中又經分叉,西穿奉先殿南群房。由西南牆角穿出。自箭亭東側往南,由文華殿西牆外注入內金水河。第四條南北溝渠自乾清門院內的西南角穿出,橫過內右門穿入養心殿南庫,然後由南庫穿出隆宗門外,往南折,至武英殿東面的斷虹橋處注入內金水河。另外,東一、東二、西一、西二長街等小巷內都有短距離的南北向縱溝,分別接通乾清門內和乾清宮後向東、西洩水的緯溝和各宮廷院落的緯溝,利用中央高、四周低、北部高、南部低和某些小溝的中間高、兩端低的自然跌落,迅速將雨水彙總,排入內河,流出宮外。
[資料來源] 原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處李宏偉《故宮為什麼不積水》、中國國家圖書館王銘珍《紫禁城的防汛》、故宮博物院古建部蔣博光《紫禁城排水與北京城溝渠述略》、故宮博物院展覽宣教部桑穎新《紫禁城的排水》、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蕭正文《紫禁城內雨水如何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