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生水起also

    翻開《論語》,第一篇就是“學而篇”,而“學而篇”的第一句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是儒家第一字。

    學習,一般人都理解為“讀書、做學問”。其實,在儒家思想中,學習不光指讀書、做學問,也指學習如何做人——學以成人,並時習之。

    學會如何做人,這即是真學問。

    孔子一生所致力於從事的事業,即是教誨弟子如何“學以成人”。

    孔子十五有志於聖學,年過三十,便退出仕途,在家開設私學,廣收弟子,有教無類。這是很了不得的創舉,因為春秋時期官學盛行,唯有貴族子弟才有資格進入官學學習。孔子開創一代先風,創辦平民教育,讓人人都可以終生學習,其學既非當時一般士人所學,其教亦非當時一般士人之所以為教。因而,孔子被後人尊稱為“至聖先師”。

    由此可見,孔夫子並不是有些心懷偏見的人所認為的迂腐之人,而是極具創新精神、創業精神的一位偉大教育家。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生來就有真知的,是上等資質的人;經過學習之後,才擁有真知的,是次等資質的人;遭遇困境才去學習的,是資質又次一等的人;遭遇困境仍不肯去學習、去改變自己的,這種人就是資質最差的人了。

    孔子講的這番話,告訴我們學習的重要性,除了極少數“生而知之”者,大部分人都需要通過後天的持續學習,才能認知到事物的本質、人性的真相、世界的規律。因而學習是我們一生的事情,唯有透過學習,我們才能不斷突破困境,舒展生命。

    對此,陽明先生也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評論:“聖人亦是‘學知’,眾人亦是‘生知’。這良知人人皆有,便也是學,只是生的分數多,所以謂之‘生之安行’。眾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體之知自難泯息,雖問學克治也只憑他,只是學的分數多,所以謂之‘學知利行’。”

    意思是:聖人也是學而知之,眾人也是生而知之。這良知人人都有。聖人只是保全完整,沒有任何障蔽,但聖人也孜孜不倦地學習,只是他天生美質的成分多,所以說聖人是生而知之。而普通人,從孩童時起,他的良知也完備如聖人,只是內心的障蔽多了,被私慾與不明所障蔽。但是他良知的本體,並未泯滅,所以需要不斷“去私慾、存天理”,也是憑籍這良知在學。只是他學的成分多,所以叫“學而知之,利而行之”。

    所以,聖人是肯做功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的聖人。

    其實,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心中都有無盡寶藏,人與人的區別只在於“肯不肯”,肯去開發心中寶藏的人,就會最終朝向聖賢;而不肯開發心中寶藏的人,則此生便會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地虛度生命。

    如何開發心中的寶藏?

    首先,你要發現自己心中有無盡寶藏!

    因而,“學”也被稱為“覺”,覺悟的“覺”,覺悟自己心中原本有無盡寶藏,覺悟自己心中原本駐著一個聖人,像陽明先生所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陽明先生有這樣一首詩,即是描述了覺醒的生命狀態:

    四十餘年睡夢中,

    而今醒眼始朦朧。

    不知日已過亭午,

    起向高樓撞曉鍾。

    起向高樓撞曉鍾,

    尚多昏睡正懵懵。

    縱令日暮醒猶得,

    不信人間耳盡聾。

    陽明先生在《教條示龍場諸生》裡也提到“勤學”即是學習如何做人:“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在陽明先生看來,勤學的根本是學習如何做人,做人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不要做那種聰慧敏捷的人,而是要成為勤勉謙和之人。

    這是不是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學習,不是僅僅學習知識,而是學習如何做人!

    事實上,2018年在北京舉辦的世界哲學大會(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哲學學術會議),即是第一次以中國哲學思想文化傳統作為基礎學術架構、以“學以成人”為主題展開的哲學研討。

    孔子的一生即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一生,他曾經謙遜地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我並非生下來就什麼都明白的人,而是喜好上古文化,追求至善之境,勤奮學習、不斷求道的人!

    孔子一生求道,孜孜不倦,“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句話是孔子對自己的評價:發憤用功,以至於連吃飯都忘記了;快樂地學習,以至於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是啊,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且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

    所以,孔子才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份快樂,是“本體之樂”,是發自內心的生命喜悅,是求道之樂,也是人生大樂!

    這即是“孔顏之樂”,孔子與學生顏回所體證到的那份喜悅!來自生命之泉的一份甘甜!

    很多人一生中從未體驗過這份喜悅,從未發現心中有無盡寶藏,故而感受不到這份人生大樂。

    正如叔本華說:人生有兩種不幸,一種是痛苦,一種是無聊。當慾望未能滿足,人生就會痛苦萬分;當慾望得到滿足,人生就會百無聊賴。

    唯有超越小我,超越本能慾望,追求一份道的層面上的快樂,這份快樂才能夠真正滋養我們的心靈,並且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希望!

    正如顏回的生命狀態所呈現的那樣:“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是的,哪怕生活貧寒,也不改心中的樂!哪怕遭遇絕境,也不改心中的志向!

    孔子也曾遭遇過絕境,《論語》記載:“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困在匡這個地方,他說:“文王死後,天下的禮樂文化不都在我這兒嗎?上天若要讓這些禮樂文化滅亡,那麼後人就無法傳承這些禮樂文化;如果上天不想讓這些禮樂文化滅亡,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

    從這段話中可知,對於明確了自己人生使命的孔子來說,他知道此生為何而來,所以遭遇任何困境都不會絕望。

    斯坦福大學教授邁克爾·雷認為: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個至高訴求,當你與之連結時,萬物將只為你存在,你擁有無窮的力量、莫大的價值,知道自己為何而生、為何而活;遇到困境時,永遠不會絕望。

    稻盛和夫說:只要你知道想要去哪裡,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他也是找到最高使命的人。

    學,即是覺悟心中有無盡寶藏;習,即是不斷開發心中的寶藏。

    四部曲APP【第二期百日成長計劃】圓滿結束,但是我們的學習永遠也不會結束。

    學而時習之,我們將以一生的實踐來追求“孔顏之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上只有10000塊錢,沒有人脈,該如何起步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