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由錦州4i3

    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跟隨其父親李淵反隋時作戰勇敢,生活儉樸,頗有作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在貞觀初年,他借鑑隋煬帝覆亡的教訓,進一步保持了節儉、謹慎的作風,實行了不少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經過十幾年的治理,經濟得到發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來,加上邊防鞏固,內外無事,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遊,勞民傷財。魏徵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繁榮昌盛的後面隱藏著危機,在貞觀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頻上四疏,以陳得失",《諫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稱"論時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寫了《答魏徵手詔》,表示從諫改過。這篇文章被太宗置於案頭,奉為座右銘。貞觀十三年,魏徵又上《十漸不克終疏》,直指太宗十個方面行為不如初期謹慎,被太宗書於屏風之上。   簡介:   《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於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統治時期,出現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議事進言的一種文體,屬於議論文。   原文: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諫太宗十思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而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賞析:   文章一開始,作者運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舉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兩組比喻,從而引出了"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作者先設定這樣兩個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強的比喻,而後引出了自己要表達的真實意圖,這種手法的應用是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果作者開篇不用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只是簡單地講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難吸引對方,使對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比喻的應用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化,使深奧的問題通俗化。劉勰在《文心雕龍·論說》中所說的:"喻巧而理至"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設喻明理,比喻不但要設得巧,而且喻體要淺顯通俗,樹木、江河,處處可見,人人熟悉。所講的道理也是人人皆知,不難理解的通俗事理。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比類雖繁,以切至為貴"。文章中比喻運用的"切",實際上就是喻體與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點,選最集中、最深刻、最精彩的喻體來表現本意,作者用十分熟悉的樹木,泉源,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引出國之大政,平易而自然。   使用了排喻的方法開篇後,作者又以三個"不"字的排比句從反面來說明問題,"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從而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政治意圖。作者使用的言辭尖銳,用反激法去激發對方。作者指出,自己所列舉的比喻和敘說的是連自己這樣愚笨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何況英明聖哲的皇帝。然後作者很明確地向唐太宗指出,做為一國之主的帝王,身負重任,就要在安樂時想到危難,儘量避免奢侈,要提倡節儉。不然的話就會做出象伐根而求樹茂,塞水而望流長一樣的愚蠢事。這裡,在文章結構上前呼後應,環環緊扣,充分表達了作者進諫規諷的本意。   緊接著作者向唐太宗指明歷史上的君王,一開始創業時大多都能兢兢業業,而善始善終的就不多了。作者這裡用了一個反問句來說明"創業容易,守業難"的道理。作者同時明確地告誡唐太宗,不要危難憂患時誠心待人,而成功後就放縱,傲慢待人。並指明,對人以誠相待,仇敵也團結成為一個整體;傲慢待人,即使是親人也會眾叛親離。對人民使用高壓鉗制,用威勢來統治他們,會造成他們與你貌合神離,表面十分順服而實際上卻十分怨恨。作者這裡指出被激怒的百姓是十分可畏的。並再次用一個真切生動的比喻來說明帝王與百姓之間的辯證關係。作者將百姓妙喻為水,將帝王比喻為行船。水能浮載行船,但也可以將行船傾翻。這個比喻簡潔而傳神,直接明瞭地向唐太宗表明其利害關係。為諫勸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不要"縱情傲物,驕奢淫逸"。結合具體例項進行分析,妙喻警人,陳述利害。引用古聖先哲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和"載舟覆舟"等至理名言,哲理剴切,反覆闡述,耐心說服,言語婉轉動人,用心不可謂不良苦。   道理述盡,作者便向唐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議。"十思"是作者前文提出的"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具體內容。前邊提出問題並進行了分析,後邊則提出如何解決的建議。使得文章前後呼應,全文形成一篇結構嚴謹的統一體。而"十思"又以"謙沖而自牧"、"虛心以納下"、"慎始而敬終"、"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為中心,為至要。"十思"的角度不同,但都貫穿著"積其德義"的主線。作者告誡唐太宗"總比十思,宏茲九德"這樣就會達到天下"文武並用,垂拱而治"。只要做到這"十思",就不必自己去勞神費思,代替百官去行使職權了。   全篇以"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為中心展開論述。先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述,提出為君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結論。然後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因在"殷憂"時易"竭誠以待下";而在"得志"時則會"縱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由此提出"積德義"必須"十思"。著重規勸太宗對於物質享受要適度,在自身修養上要"謙沖",在用人上要"虛心納下",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計個人恩怨。結尾歸結出治國方法的關鍵在於知人善任,選拔人才,達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作者的這些主張,為唐太宗所採納,有助於成就唐王朝的"貞觀之治"。全篇以"思"字作為貫穿行文線索,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文中多用比喻,把道理說得生動形象;並採用排比、對仗,句式工整,氣理充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丁路德金演講稿原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