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親身體驗!喜食之物皆為藥,惡食之物皆為毒!
人為什麼會厭食,挑食,偏食???
抱歉,我不是營養專家,也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心理學家。
所以我沒辦法拿出資料,科學依據,檢測報告等。我只能用古籍來講話,以事實來舉例!
因為看到葉天士在醫案中所講,有一病人被“名醫會診”,最後診斷錯誤而喪命。自己在學習和診斷中也遇到了很多此類情況,所以分享於此,希望朋友們可以參考!原文如下!
《洄溪醫案》
熱氣上衝,痰飲閉塞,其痛加劇,肢冷脈微,醫者益加參、附,助其閉塞,飲藥一口,如刀箭鑽心,哀求免服,妻子環跪泣求曰:“名醫四人合議立方,豈有謬誤?人參如此貴重,豈有不效?”朱曰:“我豈不欲生?此藥實不能受!使我少緩痛苦,死亦甘心耳,必欲使我痛極而死,亦命也。”勉飲其半,火沸痰壅,呼號宛轉而絕。
這個病人,在當時算是大富大貴之家,好逸惡勞,所以痰飲內盛,久而久之,阻礙氣血執行,所以痠軟乏力,手腳發冷,脈搏自然也很小。如果不仔細診查,都會以為是虛弱寒溼之病。所以邀請的“名醫”最後給出了人參,附子等大補元陽之藥來治療。結果吃了以後很難受,因此而死。
家屬以為“名醫”會診,怎能有誤。所以臨死前還是勸病人堅持服藥。最後死於醫藥之手。
其實人體的“智慧”超乎我們的想象,至於人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病會好,也遠遠超過了現在“科學”的範疇。但是對於外來的傷害,包括飲食,身體都會有自動的防禦機制。所以所謂的吃壞肚子,會嘔吐和腹瀉。都是身體最自然的排毒反映。因為不排出去會傷身。
王孟英雲:要知中病之藥,不必入口而知,聞其氣即喜樂而欲飲;若不中病之藥,聞其氣則厭惡之。故服藥而勉強若難者,皆與病相違者也。《內經》雲臨病人問所便,此真治病之妙訣也。
起初學醫時,經常聽見有人說,如果對證的藥,病人喝起來不會感覺難喝。人體就好像一座城池,在與病邪相爭之時,得知援軍欲到。自然欣喜而迎之。如果藥不對證,則為毒,身體聞到藥氣自然不受。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水蛭是一味破血藥,我媳婦因為有淤血病,有一次我買了一點來試藥性。打粉後,那個味道,真的沒誰了。腥臭而刺鼻,我聞了一下就想吐。而我媳婦聞起來,卻感覺到很鮮甜。我丈人有血栓,也是淤血癥,給他聞也沒有多大的反映。實屬樂見之事。
《醫學衷中參西錄》
有沈氏婦者,夜深患此,繼即音啞肢寒。比曉,其夫皇皇求為救治。診其脈弦細以澀,兩尺如無,口極渴而沾飲即吐不已,腓堅硬如石,其時疼楚異常。因擬此方治之,徐徐涼飲,藥入口竟得不吐。
此人沾水即吐,反而可以服藥而不吐。為何?因為服藥即可還生,自然不會格據於外。
好了,這些說的都是醫案和中藥。其實我想說的是飲食。以及為什麼偏食。
先舉幾個例子
如果遇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特別高興的事,是不是病就好了一半?精神頭立刻不一樣了對不對。
小時候有病了,父母如果答應給你買玩具或者好吃的,是不是病很快就好了。
如果臥病在床時,你暗戀的女神或者男神,突然告訴你TA也喜歡你。是不是你立刻就下床飛奔過去?
還有個經常能看到的小故事,一個人去醫院做檢查,本身能跑能跳。當醫生告知得了癌症晚期。立刻癱軟在地,不能行動。瞬間“絕症範”上身。當醫生告訴他其實化驗單拿錯了。他又立刻滿血原地復活。是不是也很神奇。
再舉個我親身的例子,今年春節我發高燒,吃藥退燒後咳嗽一直也不好,結果媳婦也有一點點發燒和咳嗽。於是清淡飲食,不吃辣的。結果也沒有見好的意思。最後我倆一致決定,開吃!!!什麼感冒發燒咳嗽的,玩蛋去!
於是炸雞,拌菜,冷飲,甜食。一起吃了一頓!結果吃完就感覺病好了一半。第二天,症狀全無。。。。
其實這種類似的情況在古籍中也屢見不鮮。
清代才子在其“高逼格”的著作《閒情寄偶》中寫道:
平時契慕之人,可以當藥。凡人有生平嚮往,未經謀面者,如其惠然肯 來,以之當藥,其為效也更捷。
素常樂為之事,可以當藥。病人忌勞,理之常也。然有“樂此不疲”一說作轉語,則勞之適以逸之,跡非拘士所能知耳。
七曰生平痛惡之物與切齒之人,忽而去之,亦可當藥。
這段我就不翻譯了。下面說說偏食問題。
本人從小不吃青菜,所有綠葉蔬菜,全部入口即吐,唯獨韭菜和豆角,十分喜食。本人平素喜歡研究本源,這件事也一直搞不懂到底是為什麼。我想很多家長也一定很困擾小朋友偏食的問題。以為挑食會營養不良,會怎麼樣怎麼樣。
其實,挑食,偏食,也是人體自動防禦的機制。至於具體會防禦什麼,就要看那個人出生時的體質了。拿我自己來說,我是水旺火弱之人。簡單說就是腎水強,心火弱。大部分綠葉蔬菜都為微苦入心,而性涼清心火。所以對我來說,這就是毒藥。自然入口即嘔。韭菜和豆角為什麼不吐呢。因為韭菜是溫而辛,可以助心火。豆角呢,心火不旺自然脾胃容易生溼,豆角健脾而去溼。
而長大以後,腎水慢慢耗損,與心陽持平,則不喜歡吃韭菜了。所以吃青菜也不會嘔吐了。不過人長大了,防禦機制有一部分交給了大腦,而不是身體。所以很多人小時候偏食,長大就什麼都吃。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很多時候,家長不需要要求小朋友平衡飲食,他喜歡吃的,就是他需要的,不喜歡吃的,就是對他身體不好的。雖然看起來很“營養”但是吃下去也不會吸收,反倒還要耗損身體的元氣把他排出體外。何必呢?
最後,再來說一個重點!這點也是養生的根本!
《閒情寄偶》
本性酷好之物,可以當藥。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如文王之 嗜菖蒲菹,曾皙之嗜羊棗,劉伶之嗜酒,盧仝之嗜茶,權長孺之嗜瓜,皆癖嗜也。 癖之所在,性命與通,劇病得此,皆稱良藥。醫士不明此理,必按〈本草 > 而稽查 藥性,稍與症左,即鴆毒視之。此異疾之不能遽瘳也。
“癖之所在,性命與通”此一語道破養生之本,天性喜樂之物與食,自然“樂此不疲”。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長壽秘訣是吃肥肉,有的人是抽菸,有的人是喝酒,有的人是吃辣。皆為命裡所需,不必因為病或事而忌口。
很多癌症病人糾結於病情和身體,各種治療終不能免於隕命。反之很多人卻因此放下所有困擾及壓力,盡情享受餘生,卻得以痊癒。如此良藥,人人皆存於心。
但必親自問於內心,為發自內心之喜愛。而不是借酒消愁,借煙解鬱之類。此大誤也!如我一生喜食豆角,我媳婦一生喜食冷麵,106歲仍健康之人喜食奶油,皆此樂也!!
所以養生和長壽的根本,並不在於如何養生和如何進補。而在於內心是否可以時刻保持真正的歡愉,快樂。才是養生之真諦
展開全部
親身體驗!喜食之物皆為藥,惡食之物皆為毒!
人為什麼會厭食,挑食,偏食???
抱歉,我不是營養專家,也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心理學家。
所以我沒辦法拿出資料,科學依據,檢測報告等。我只能用古籍來講話,以事實來舉例!
因為看到葉天士在醫案中所講,有一病人被“名醫會診”,最後診斷錯誤而喪命。自己在學習和診斷中也遇到了很多此類情況,所以分享於此,希望朋友們可以參考!原文如下!
《洄溪醫案》
熱氣上衝,痰飲閉塞,其痛加劇,肢冷脈微,醫者益加參、附,助其閉塞,飲藥一口,如刀箭鑽心,哀求免服,妻子環跪泣求曰:“名醫四人合議立方,豈有謬誤?人參如此貴重,豈有不效?”朱曰:“我豈不欲生?此藥實不能受!使我少緩痛苦,死亦甘心耳,必欲使我痛極而死,亦命也。”勉飲其半,火沸痰壅,呼號宛轉而絕。
這個病人,在當時算是大富大貴之家,好逸惡勞,所以痰飲內盛,久而久之,阻礙氣血執行,所以痠軟乏力,手腳發冷,脈搏自然也很小。如果不仔細診查,都會以為是虛弱寒溼之病。所以邀請的“名醫”最後給出了人參,附子等大補元陽之藥來治療。結果吃了以後很難受,因此而死。
家屬以為“名醫”會診,怎能有誤。所以臨死前還是勸病人堅持服藥。最後死於醫藥之手。
其實人體的“智慧”超乎我們的想象,至於人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病會好,也遠遠超過了現在“科學”的範疇。但是對於外來的傷害,包括飲食,身體都會有自動的防禦機制。所以所謂的吃壞肚子,會嘔吐和腹瀉。都是身體最自然的排毒反映。因為不排出去會傷身。
王孟英雲:要知中病之藥,不必入口而知,聞其氣即喜樂而欲飲;若不中病之藥,聞其氣則厭惡之。故服藥而勉強若難者,皆與病相違者也。《內經》雲臨病人問所便,此真治病之妙訣也。
起初學醫時,經常聽見有人說,如果對證的藥,病人喝起來不會感覺難喝。人體就好像一座城池,在與病邪相爭之時,得知援軍欲到。自然欣喜而迎之。如果藥不對證,則為毒,身體聞到藥氣自然不受。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水蛭是一味破血藥,我媳婦因為有淤血病,有一次我買了一點來試藥性。打粉後,那個味道,真的沒誰了。腥臭而刺鼻,我聞了一下就想吐。而我媳婦聞起來,卻感覺到很鮮甜。我丈人有血栓,也是淤血癥,給他聞也沒有多大的反映。實屬樂見之事。
《醫學衷中參西錄》
有沈氏婦者,夜深患此,繼即音啞肢寒。比曉,其夫皇皇求為救治。診其脈弦細以澀,兩尺如無,口極渴而沾飲即吐不已,腓堅硬如石,其時疼楚異常。因擬此方治之,徐徐涼飲,藥入口竟得不吐。
此人沾水即吐,反而可以服藥而不吐。為何?因為服藥即可還生,自然不會格據於外。
好了,這些說的都是醫案和中藥。其實我想說的是飲食。以及為什麼偏食。
先舉幾個例子
如果遇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特別高興的事,是不是病就好了一半?精神頭立刻不一樣了對不對。
小時候有病了,父母如果答應給你買玩具或者好吃的,是不是病很快就好了。
如果臥病在床時,你暗戀的女神或者男神,突然告訴你TA也喜歡你。是不是你立刻就下床飛奔過去?
還有個經常能看到的小故事,一個人去醫院做檢查,本身能跑能跳。當醫生告知得了癌症晚期。立刻癱軟在地,不能行動。瞬間“絕症範”上身。當醫生告訴他其實化驗單拿錯了。他又立刻滿血原地復活。是不是也很神奇。
再舉個我親身的例子,今年春節我發高燒,吃藥退燒後咳嗽一直也不好,結果媳婦也有一點點發燒和咳嗽。於是清淡飲食,不吃辣的。結果也沒有見好的意思。最後我倆一致決定,開吃!!!什麼感冒發燒咳嗽的,玩蛋去!
於是炸雞,拌菜,冷飲,甜食。一起吃了一頓!結果吃完就感覺病好了一半。第二天,症狀全無。。。。
其實這種類似的情況在古籍中也屢見不鮮。
清代才子在其“高逼格”的著作《閒情寄偶》中寫道:
平時契慕之人,可以當藥。凡人有生平嚮往,未經謀面者,如其惠然肯 來,以之當藥,其為效也更捷。
素常樂為之事,可以當藥。病人忌勞,理之常也。然有“樂此不疲”一說作轉語,則勞之適以逸之,跡非拘士所能知耳。
七曰生平痛惡之物與切齒之人,忽而去之,亦可當藥。
這段我就不翻譯了。下面說說偏食問題。
本人從小不吃青菜,所有綠葉蔬菜,全部入口即吐,唯獨韭菜和豆角,十分喜食。本人平素喜歡研究本源,這件事也一直搞不懂到底是為什麼。我想很多家長也一定很困擾小朋友偏食的問題。以為挑食會營養不良,會怎麼樣怎麼樣。
其實,挑食,偏食,也是人體自動防禦的機制。至於具體會防禦什麼,就要看那個人出生時的體質了。拿我自己來說,我是水旺火弱之人。簡單說就是腎水強,心火弱。大部分綠葉蔬菜都為微苦入心,而性涼清心火。所以對我來說,這就是毒藥。自然入口即嘔。韭菜和豆角為什麼不吐呢。因為韭菜是溫而辛,可以助心火。豆角呢,心火不旺自然脾胃容易生溼,豆角健脾而去溼。
而長大以後,腎水慢慢耗損,與心陽持平,則不喜歡吃韭菜了。所以吃青菜也不會嘔吐了。不過人長大了,防禦機制有一部分交給了大腦,而不是身體。所以很多人小時候偏食,長大就什麼都吃。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很多時候,家長不需要要求小朋友平衡飲食,他喜歡吃的,就是他需要的,不喜歡吃的,就是對他身體不好的。雖然看起來很“營養”但是吃下去也不會吸收,反倒還要耗損身體的元氣把他排出體外。何必呢?
最後,再來說一個重點!這點也是養生的根本!
《閒情寄偶》
本性酷好之物,可以當藥。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如文王之 嗜菖蒲菹,曾皙之嗜羊棗,劉伶之嗜酒,盧仝之嗜茶,權長孺之嗜瓜,皆癖嗜也。 癖之所在,性命與通,劇病得此,皆稱良藥。醫士不明此理,必按〈本草 > 而稽查 藥性,稍與症左,即鴆毒視之。此異疾之不能遽瘳也。
“癖之所在,性命與通”此一語道破養生之本,天性喜樂之物與食,自然“樂此不疲”。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長壽秘訣是吃肥肉,有的人是抽菸,有的人是喝酒,有的人是吃辣。皆為命裡所需,不必因為病或事而忌口。
很多癌症病人糾結於病情和身體,各種治療終不能免於隕命。反之很多人卻因此放下所有困擾及壓力,盡情享受餘生,卻得以痊癒。如此良藥,人人皆存於心。
但必親自問於內心,為發自內心之喜愛。而不是借酒消愁,借煙解鬱之類。此大誤也!如我一生喜食豆角,我媳婦一生喜食冷麵,106歲仍健康之人喜食奶油,皆此樂也!!
所以養生和長壽的根本,並不在於如何養生和如何進補。而在於內心是否可以時刻保持真正的歡愉,快樂。才是養生之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