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鯊
-
2 # 赤兔電影
如果去掉電影的結尾,《冰血暴》就是一部普通的黑色幽默犯罪喜劇。
《冰血暴》情節倒也簡單,女婿僱兩個殺手綁架自己的老婆,藉此向自己的岳父要錢,滿足自己創業的需求。沒想到兩個殺手弄巧成拙,一路殺了兩個路人一個警察,最後把自己的老婆、岳父都幹掉了。而那個最開始僱殺手的女婿,也被警察抓住正法。
如果電影僅僅是到此為止的話,那倒是個簡單的犯罪故事,但是影片中女警說的幾句話,才讓我恍然大悟,這部片的主題表面上是講述犯罪,實質講的卻是人的慾望。
電影中人物的犯罪動機,都是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最終導致悲劇性結局。
片中主角夫婦,屬於中產階級家庭,還有個可愛的孩子,按理說生活應該幸福的很才是。可是男主角慾望很旺盛,他想要錢,想要在岳父面前證明自己,這就需要事業上進一步的成功,可是岳父又不願意支援他。
當慾望與現實產生衝突時,他走上歪路,決定靠綁架自己的妻子從岳父那裡騙錢。
岳父同樣是個慾求不滿的“強人”,他得知自己女婿的計劃,對計劃很感興趣,卻要將計劃變為自己的,將女婿踢出局外。當得知女兒被綁架了之後,也堅持不讓女婿去交錢,而是自己親自過去,最終導致自己被劫匪打死。
可以說,正式老岳父旺盛的控制慾,導致了自己的悲劇。
劫匪呢?同樣如此。當初女婿跟他說綁架自己老婆的贖金只有8萬美刀,等殺掉老岳父之後他才發現,原來真正的贖金是100萬,貪心的他將其中8萬留下,剩下92萬都藏了起來。
可是即使這樣,他還是不滿足,最後分贓的時候堅持要獨佔贓物中的汽車,最終導致被同夥砍死,人財兩空。
而跟上面這些人作對照組的,就是警長夫妻兩了。剛一出現,我就感覺,這對情侶一點也不搭配:
女警長看起來俏皮可愛,工作能力也強,而丈夫麼,是個整天畫鳥的不知名畫家,禿頂、肥胖,怎麼看怎麼覺得兩個人不搭配。
意外的事,兩個人的感情卻格外的好。妻子凌晨被叫醒處理案件,丈夫沒有一點不耐煩,只是耐心的幫妻子煎雞蛋做早餐;而妻子出去上班,也會記得幫丈夫帶魚餌回來。兩個人的生活是最沒有激情的,卻也是最真實,最平凡而幸福的。
在電影中,女警長也曾遭遇感情上的危機,一個名為Mike的高中同學跟自己告白,哭著求自己的安慰。但很明顯經常是個有分寸的人,她很理智的安慰了Mike,始終和對方保持距離。在感情裡,大概有這樣知道分寸的人,才能保持感情的長久吧。
電影的最後,女警長抓捕了綁匪,在車上,女警長說到:
女警長,才是那個最睿智的人啊……
-
3 # 影動隨動
科恩兄弟,『冰血暴』
黑色幽默中的悲劇,故事怪誕好笑,由一個小雪球滾成大雪球。丈夫因想要資金向匪徒合作,綁架自己的妻子以向富豪老丈人要錢。卻沒想到造成了幾條人命,最後演變成老丈人、妻子都死了,匪徒內訌死去一個,自己也被警察抓逮。看到最後實在忍不住想笑,但想想又是一個笑不出來的死局。
看似巧合的故事,卻是影片人物性格使然的必然,老丈人瞧不起丈夫,抓著錢不放,非要自己去交涉;丈夫不滿足自己的生活,想要更多的資金,甚至迷昏了頭,不惜和罪犯合作;匪徒二人組,一個喋喋不休,即使有了大錢,卻為一輛車子斤斤計較,另一個,不愛說話,容易暴怒,出手狠絕,殺了一個又一個人。你說,這是巧合,是怪誕的故事嗎?
不過,在導演鏡頭下,罪犯卻透露著可憐,丈夫不滿現有的生活,平時的樣子活像個自卑、低聲下氣的男人,他僅僅想要老丈人的資金,卻要用這種陌生人的方法,最後落的個家庭破裂了後果。2個罪犯,一個因為計較被殺,另一個狠心的殺手其實像極了丈夫的本質,丈夫一直忍受著妻子的喋喋不休、老丈人的蔑視,殺手則一直忍受著另一人的廢話連篇,計較個不停,甚至讓自己吃個早餐都不清淨。這不是相同的樣子嗎,丈夫藉此反映了自己的內心,說不定他真會爆發,殺死妻子?
最後女警官說“不理解,你們為了什麼?錢?你說這美好的一天……唉”影片中,好像只有女警官與她的愛人幸福美滿,滿足於當下,每天互相依撐著生活,但你觀察一下發現,她的愛人多次固執己見,為什麼沒有發生衝突?使其小矛盾“滾落”成大雪球?因為女警官她的謙讓、安慰。我來回答為什麼,不為錢,雖然好像確實為了錢,但就是平時生活中人們之間的矛盾、自私,讓有那麼一天,自己堆積的“惡”發洩出來,於是滾成了大雪球,這就是為什麼,又好笑又悲哀。
回覆列表
《冰血暴》的劇情是一無所成的老公僱傭了兩名殺手,假裝綁架自己老婆,為的是能早日拿到岳父老兒的錢。結果殺手不靠譜,不但殺了人質、殺了岳父,還自相殘殺的混亂故事。
如果硬要說《冰雪暴》表達了什麼?
怎樣才是讓人生逆襲的正確途徑。(別像片中窩囊老公一樣因處理不好與富豪岳丈的關係而家破人亡)
怎樣才是同事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別像片中綁匪因為與自己並不信任的人合夥做事兒而命喪黃泉)
都可以成為影片表達的主題。但是,看《冰雪暴》如果非得講出個“影片中心思想”或者“表達了什麼”就顯得無趣了。
看《冰雪暴》看得是科恩兄弟對殘酷幽默的鐘情與品味,看他們哥倆兒怎麼把玩黑色幽默,跟表達態度沒什麼關係。
影片中的“幽默”我不想贅述,今天忽然很想跟各位分享一個影片外的“幽默”:
記得在看《冰雪暴》原版電影時,片頭出現過一段話:
"The events depicted in this film took place in Minnesota in 1987. At the request of the survivors, the names have been changed. Out of respect for the dead, the rest has been told exactly as it occurred"
大意是:本片中的故事發生在1987年的明尼蘇達州。根據倖存者的要求,片中角色為化名。但其他情節完全真實。
沒想到,這個彌天大謊一騙就騙了鯊鯊好幾年,作為科恩兄弟的忠實影迷,我甚至好幾次身先士卒地向朋友們介紹說這部影片改編自真實案件,也曾好幾次煞有介事地評價說,真實生活遠比電影精彩。
誰曾想這竟然是科恩兄弟開的一個玩笑。
到後來才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得知,這哥倆只是想用更貼近真實生活的方式來講這個故事,而伊森.科恩在電影劇本出版時,更是在前言裡寫到: "[the film] aims to be both homey and exotic, and pretends to be true." “(此片)刻意營造出日常又獵奇的氛圍,並偽裝成真實事件。”
雖被騙,鯊鯊還是非常情願拜倒在這樣有趣的靈魂腳下。影片背後已然如此,銀幕之上又怎會讓大家失望呢。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