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之前,男人不稱姓,氏前置。女人稱姓,姓後置。漢之後,姓氏混合,皆前置。這個變化是怎麼來的?跟楚國習俗有關沒?
9
回覆列表
  • 1 # 海條子

    實在想不出和楚能鉤上什麼關係。查了一下,居然也沒搜尋到任何資料。但實際上就是這樣。先秦的姓在後面,例如孔子根本上就是姓子。但秦初我們知道劉邦一家已經全姓劉,雖然是劉一、劉二、劉三……,但姓已在前面。再如項羽,其家族中的所有人都已經是項什麼的了。但扶蘇還是扶蘇,胡亥還是胡亥,贏政還是贏政。君王居然看不出姓。那即是秦朝時候,姓氏混亂,或者是過渡期。劉邦統一天下後,為方便入冊登記,姓名從此規範化,姓在前面。也能更方便的顯示家族姓、家族來源。現在西方人的姓在後面的後面的後面,實際上已經很複雜的,追蹤索源很困難,身份證也太長,我們的老祖宗則發明出萬世不變的方便姓名。

  • 2 # 方寸書齋s

    華人姓氏前置是一個貫穿中國發展史的長期過程所形成的特定形式,也和中國的文字語言體系有很大的關係,漢語言的表達形式決定我們可以將姓放在前面,概括一個人血統的屬性。

    西方與語言文字發音比較長,而且古西方國家的姓氏形成的過程中,傳承久遠的家族姓氏都會非常長,姓在前不利於個體稱呼,所以才會姓在後的狀態,這是西方國家文化體系的共性,中國周邊國家收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姓氏體系不遵從這一習慣,這也是強勢文化對於弱勢文化的扭曲。

    中國姓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用一區分氏族關係,到了父系氏族社會之後,出現了氏,起到標誌血緣的目的,故有以女子為傳承中心的宗族稱姓,以男子為傳承中心的宗族稱氏的說法,隨著中國社會體系的完善,在新的國家體系中,氏有了更多意義,就是表明自己的職位身份,有以封地為氏,有以居住地為氏,有以官職為氏,比如公孫、司空等姓氏都是官職和身份演變過來的。

    古人互相稱呼的時候將表明對方血統、官職的稱呼放在前面,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秦漢交替的時候,巨大的社會變革導致上下層階級重新洗牌,姓氏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就有的體系被打破,姓氏開始混為一談。秦漢以後,民族觀念形成,家族觀念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所以人們對於姓氏的重視程度增加,以姓氏來表明自己的家族傳承變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穩定的姓氏體系開始形成。

    中國文字發音較短,姓在前更加簡單直觀,也符合我們的語言表達習慣,西方國家的姓氏實在是太長了,貴族的姓氏尤其長,如果姓在前,會對雙方交流產生幾大的困擾,反而是名在前更加方便一些,有些時候就可以直接說名字,在重要的場合再說姓氏,並沒有什麼西方人重視個人,東方人重視祖先的區別。

  • 3 # 野叟雜談

    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這和楚國習俗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這完全是社會變遷的結果。

    我們現在往往籠統地說姓氏文化,其實姓和氏是不同的。簡單地說,姓是用來區別婚姻用的,而氏是用來區別人們的高低貴賤用的。姓氏都是貴族們的特權,而早期平民沒有姓氏。

    到了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陽城的制禮作樂,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確立了宗法分封體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宗法制度。這個制度的根本原則是嫡長子繼承製。這個制度強調,周天子是全天下姬姓的大宗,代表著整個姬姓宗族行使宗族權力。同時,周天子在政治上也是全天下的共主。周天子之位只能由周天子的嫡長子來繼承,其他的兒子受封而為諸侯。比如康叔分封到衛國,唐叔分封到了晉國等等。這些諸侯國君在其諸侯國內是君主,同時他們和天子之間也是君臣關係。他們都是姬姓貴族,他們在自己的諸侯國內也建立起自己的宗族。相對於周天子,諸侯國君的宗族被成為小宗。這些諸侯國君就是這些小宗的宗子,也就是族長。為了和整個姬姓大宗相區分,每個諸侯國君所在的小宗,又有了自己的名稱,這個名稱就是氏。同樣的,在諸侯國內,國君之位也只能由其嫡長子來繼承,其他的兒子受封而為卿大夫。這些卿大夫也有自己的封地,在各自封地內,他們也都是最高的統治者。而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也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宗族,他們的宗族相對於國君的宗族又被稱為小宗。為了和國君的宗族相區分,他們的宗族也需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稱。比如魯國的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等等。至於卿大夫之位,也由其嫡長子來繼承。其他的兒子就成為了士人。士人也有自己的小宗族,他們的小宗族也需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稱。比如由孟孫氏分化出來的南宮。

    作為姬姓是一個整體,他們全體構成了姬姓宗族,由周天子來代表,被稱為大宗。在這個大宗之下,各諸侯國國君的小宗是其組成單元。而在諸侯國內,諸侯國君代表整個諸侯國內的姬姓行使宗族權力。諸侯國內的姬姓宗族由各卿大夫的宗族來組成。就這樣,形成了層層分封的宗法體系。

    不僅是在姬姓之中是如此,在其異姓也是如此。比如姜姓的齊國之內,國君是全體姜姓的大宗,在國君之下,又有卿大夫們的宗族。在媯姓的陳國,國君是全體媯姓的大宗,在國君之下,也有卿大夫的宗族。

    異姓的宗族,比如姜姓和姬姓宗族之間是可以通婚的,而姬姓宗族之間是不能通婚的。比如魯國和衛國兩國國君就不能相互通婚。至於氏,則起到了區分貴賤的作用。比如一個被稱為季平子的貴族,由其季,就知道他是屬於卿大夫之家的。在平時,貴族男子們不用報自己的姓,姓和名一般不連在一起說,比如周公姓姬,名旦。但周公並不被稱為姬旦。

    宗法分封體系,只通行與貴族之中。在平民,則是沒有姓也沒有氏,他們只有名。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時期偶然提及到一些平民,都是沒有姓氏的。

    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宗法分封體系開始崩潰。層層分封的宗法貴族制度被打破,大量的貴族下降而為士人,最終成為了普通的平民。而與此同時,平民之中的優秀分子也開始上升。

    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的改革都以打擊宗法貴族為目標。除了一些和國君血緣關係非常近的人之外,絕大多數原來的宗法貴族都下降成為了普通計程車人。換句話說,除了那七個國家的國君和極少數的如同平原君、信陵君等人之外,其他的人身份都是相同的,用不著再區分了。姓氏就混為一談了。到了戰國,人們就已經不再怎麼區分姓和氏。大家都直接把原來的氏當成了自己的姓,作為名前面的字首。

    與此同時,政府為了加強對百姓的控制,開始了戶籍登記制度。所有的百姓都成了國家管理之下的編戶齊民。為了管理的方便,百姓們不能僅有名。比如,你叫小偉,他也叫小偉,怎麼區分呢?就這樣,平民們也需要有一個名前面的字首了,平民也有了姓。所以,我們看到戰國時期的人們,幾乎每個人都是有名有姓的。

  • 4 # 探微閣主

    姓,女生也;氏,分支也。

    姓,是母系社會的產物,一個家族發展到一定程度,人數眾多。一部分別居,形成了分支,就成了氏。

    姓、氏,都是家族的標誌。

    自西周建立,以宗法制為依託,推行封建制,祖先崇拜就是華人極為崇高的信仰。而家庭則在華人的觀念裡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所以,華人的姓是放在前面的。

    進入父系社會後,男子成為一族之長,子隨父氏。

    在中國傳統觀念裡,女子嫁出去,就是夫家的一份子。

    所以,春秋女子雖稱姓,出嫁時前面冠以父家的氏,如晉姬,夫君死後要把夫君的諡放在前面,如穆姬。

    這就是春秋時所謂的“男子稱氏以別貴賤,女子稱姓以別婚姻”

    這正是華人家族觀念重的體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幽門螺桿菌呈陽性,好久了就會得胃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