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1140170173

    英國王室的作用與地位:過去是全世界包括英國殖民地在內的全英國的最高統治者,享有一切至高無上的權力,就如同中國的皇帝一樣是九五之尊,是不可隨意侵犯的人上人.此時的英國是全世界的第一強國(老牌資本主義),是實行君主制的國家(相當於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那樣的)。

    現在僅是代表國家的象徵,並無實質性的權力,雖說英國首相的任免是要到國王或女王那去報道的,但那只是走個過場,真正能做決定的是英國的議院,只要他們這同意了,國王或女王那的就好辦了,只要意思意思就行(籤個字,擺擺樣子),畢竟今時不同往日了。不但英國王室的住所區域變小了,在一些方面也已和普通人沒啥區別,秘密之處也漸少了。此時的英國早已是從當年的全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上退下來很久了,都有一個世紀多了,且制度也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君主制成了後來的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相當於中國的民主社會時期,雖然中國的這一時期存在時間不長,而且還很亂,但也是有過,這是不能抹去的)。對那些原是英國的殖民地的那些英聯邦成員國,英國的國王或女王也只是他們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而已,並無實質上的權力。不然怎會說是今非昔比。

    王室“統而不治”,卻可充當政治平衡器作用

    英國政府真正的最高領導人是經全民選舉所產生的議會多數黨的黨魁,即自然的內閣首相。首相透過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力。國王(女王)只是並在每週二下午與首相舉行例行見面,聽取國事彙報,但這種所謂的“週報”只是例行公事。

    首相對內閣負責,對所在黨派負責,對議會負責,最終對選民負責。政府工作做的不好,民眾可以開罵,進而透過下一輪投票選舉讓多數黨下臺。從撒切爾夫人到梅傑再到布萊爾,從保守黨到工黨又到保守黨,政府和政權可以更迭,但最“正統”的王室卻只有一個。君主是中立的、超黨派的。人們對真正掌權的政治家不乏不滿,當權者少了威望,一些人自然便把他們的信賴轉移到王室身上。

    王室“統而不治”, 信守不幹政原則,在和政黨關係上都保持很節制的態度。在平衡利益上則可充當最佳調節者角色。假如發生執政和在野兩黨爭執不下的局面,總需要一個調情者居中渦旋,而這個角色最好的人選就是英國國王。 [詳細]

    君主已成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

    在現代,君主制得以延續的部分原因是,君主已經成了國家和民族的象徵;對英華人來講,除了懷舊意義之外,王室還是日不落帝國的民族象徵,在維護國家形象、穩定統一等方面仍具有影響力。而在歐盟日益一體化的過程中,王室的存在,有利於保持英國獨立的“民族身份”,保持一種連續而穩定的傳統價值觀。

    《金融時報》的文章認為,對普通人來說,“共和”追求的政治目的聽上去很疏遠,象徵特權和傳統的王室明星卻容易讓人著迷:凱特從灰姑娘變公主的傳說;風度翩翩的王子和盛大婚禮。他們正上演人們難以拒絕的豪華真人秀。

    英國王室歷史學家拉法爾-海德爾-曼庫認為,不像一些共和制國家那樣有自己的國慶節日,君主立憲制國家往往將王室變成整個國家慶祝活動的中心。英國王室是整個國家最大的象徵,因此王室婚禮這樣的事件往往會成為國家節日,把國家團結起來。

    就如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前主編比爾?艾默特所說,英華人對王室的感情就如對崇敬的歷史建築一樣,“一旦坍塌,人們必然感到惋惜”。

    在大受好評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國王的演講》中,剛對著廣播完成了一次演講的喬治五世在呵斥結巴的兒子時說,王室成員已經變成了演員。但是,正是這一事件,顯示了王室對於民眾情緒和心理提振的重要性。 [詳細]

    王室亦可充當公益親善大使與“道德楷模”

    作為象徵物,王室必須付出一個不小的代價,那就是它的每個舉動都必須在象徵的意義上是正面的,必須符合英華人對它的道德期待。而英國王室非常注意利用王室成員的影響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在現代英國社會中發揮了凝聚力的作用。

    1997年戴安娜王妃不幸逝世,曾是英國王室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所遭遇的最大挑戰:這個家族才剛剛剛經歷過三段失敗的婚姻,女王的三位孩子不是離婚、就是分居。王室在英國的一度跌到70%以下。

    戴安娜王妃玉殞之後,女王曾與英國首相布萊爾密談四個多小時。之後布萊爾表示,他支援王室,但是王室需針對時勢進行改革,尤其在威廉王儲這一代,英國王室若不改革,即將被歷史和社會遺棄。

    此後,英國王室嚴格要求自己,在道德操守上,在王室的花銷上,都改變良多,從而重新贏得民眾的信賴和支援。這也是當代英國王室的又一重大意義:傳達快樂、幸福、穩定、勇氣甚至上流等英華人所信奉的價值觀。 [詳細]

    王室還可作為日不落帝國的榮光殘痕

    “如果能穿越時空,你會發現展現在全球面前的威廉王子大婚簡直就是其祖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64年前婚禮的翻版。”路透社在翻閱歷史檔案後這樣形容。該報道28日稱,王室形式化的東西毫無改變,世界版圖卻與過去截然不同。當時地圖上還能看到坦噶尼喀(今坦尚尼亞的一部分)這樣的地名,現在只能勾起人們對殖民時代的回憶。

    大英帝國解體後,為了維繫各獨立國同宗主國之間的聯絡,建立了英聯邦。許多獨立的國家先後加入了這一組織。女王充分利用自己的影響,強化各成員國之間(如澳洲、加拿大、印度、南非等)的團結,不斷髮揮積極作用,受到人們尊重。

    儘管是名義上的,但是作為“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及英聯邦國家的共同象徵,英聯邦國家只要一提到英國女王都是致以很高敬意。大不列顛是曾經是輝煌一時的,他建立的日不落帝國曾經讓全球的各個角落都插著大不列顛的國旗,這個影響在心理上是巨大的,他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君主制的影響。

    要是把英國國王給廢除了,無形當中在國際舞臺上就少了一種聯絡其他英聯邦國家的紐帶,這對英國已經處於一個二流國家來說在國際社會上是很不利的。[詳細]

    王室本身也一直在與時俱進

    在今日世界民主潮流的影響下,民眾渴望透明化。王室順應時代潮流,主動公佈每年開支帳單,詳細到每一次乘機旅行的費用,事無具細都一一列在網際網路上,供納稅人查閱監督,此舉深受公眾好評,為王室贏得了不少政治分數。

    王室還力盡所能為國家開源,英國王室在2009至2010財年,從政府得到近400萬英鎊的出訪費用和1500萬英鎊的白金漢宮和溫莎堡日常維護費用,兩項支出均少於上一財年。他們還透過開放白金漢宮以吸引外國旅遊者等。

    最近伊麗莎白二世在Facebook上開通一系列官方頁面,向該網站的5億使用者提供關於她的活動的日常更新。在Facebook頁面上,84歲的女王將出現在影片、照片和新聞之中,同時出現的還有英國王室其他成員,包括威廉姆王子和哈里王子,使用者將可留言。

    王室成員“與時俱進”,親民而又開放。而威廉王子吸引全球媒體的大婚典禮,也又是一個與民同樂,將家族喜事化身國家節日的又一契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鴨蛋孵化14天尿囊血管不合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