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五首》
《登幽州臺歌》 ——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飛來峰》 ——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遊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兩句詩是從什麼角度寫的?“古人”與“來者”分別指誰?無古人、來著之嘆,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答:時間角度。“古人”:燕昭王一類的古代禮賢下士的明君。“來者”:未來的燕昭王一類的明君。兩個“不見”相互映照,表達出詩人對賢明君主的欽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傷。
後兩句是從什麼角度寫的?詩人為什麼見此景而涕下?(重點)答:空間角度。俯仰天地,天高地遠,寰宇蒼茫,反襯出詩人無比的渺小和孤單。詩人不禁愴然涕下。這種一己的悲哀裡,蘊含著偉大的孤獨感,透露出英雄無用武之地、撫劍四顧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俠氣概。
詩歌表現了詩人怎麼樣的情懷?(重點)答: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以及對賞賢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達了人生的孤獨感。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兩句用了什麼寫法,寫出了泰山什麼特點?答:借齊魯兩地來烘托(側面描寫)泰山那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這兩句寫出了泰山什麼特點?用了什麼寫法?答:上句寫泰山的神奇秀美,下句寫泰山的巍峨高大。前句虛寫,後句實寫也是側面描寫。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請試著煉“鍾”和“割”這兩個字。答:“鍾”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寫出了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割”字用得極好,泰山就像一把碩大無比的刀一樣,切斷了那照臨下土的Sunny,分出了山南向陽明亮,山北背陰晦暗的兩個世界,有力地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這兩句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情感?答:這一聯寫凝望之景。“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重點)答: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主題:這首詩透過描寫泰山神奇秀麗、雄偉高大的形象,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重點)
詩的前兩句寫景,寫了什麼景,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何妙處?答:飛來山上的高塔,雞鳴時的日出;誇張,登飛來峰頂的高塔,在晨雞報曉時分,便可以看到旭日東昇,進一步襯托出峰和塔的高。表明詩人的立足點之高,為後面的抒情議論做鋪墊。
再讀一讀詩的三四句,說說作者想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 ?(重點)答:“浮雲”在古代詩歌中,往往用來借代奸邪小人,漢陸賈# 《新語》:“邪臣蔽賢,猶浮雲之障白日也” 原比喻奸佞之徒矇蔽君主,後泛指小人當道,社會一片黑暗。這兩句寫登飛來峰的感想。表面看是:“我”登上峰塔的最高一層,站得高看得遠,浮雲是遮擋不住“我”的視野。其實是用典來直抒胸意。表現作者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遠大的抱負,以及大無畏的精神。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一名句往往被後人反覆引用,並衍生出新的意義。那麼,你從這句詩中讀出了怎樣的哲理呢?(重點)答: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掌握了正確的觀點和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渲染出一種什麼氣氛?有什麼作用?答:寫自己遊村突然來到農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農家豐收後的歡樂氣氛,為下面的出遊、寫景、抒情做了有力的鋪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煉下“莫笑”和“足”。答:“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讚賞;“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句蘊含了什麼道理?(重點)答:寫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涵著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體現了宋詩特有的理趣。
主題:這首詩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圖,表達了詩人沉醉於純樸的農村生活及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捨的情感。
“浩蕩離愁白日斜”浩蕩寫出了離愁的什麼特點?(重點)離愁寫出了詩人什麼情感?白日斜勾勒出一幅怎樣的圖景,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答:以“浩蕩”二字,極為凝練地寫出離愁的深廣。離愁指作者離別親朋好友,憤然辭官回家所產生的對親友們的依依不捨之情。“白日斜”三字一筆勾勒景物,以夕陽西沉、暮色蒼茫的氣氛,強化了詩人離京時的眷戀、失落、孤獨的種種情懷。
“吟鞭東指即天涯”寫出了詩人什麼情感?答: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涯海角,可見詩人辭官的決心之大,離京標誌著龔自珍政治生涯的終結,但詩人是否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呢?未然,詩人並沒有隔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
賞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重點)答:這兩句抒情,詩人用移情於物的手法,落花並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作者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這兩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愛國之心的體現。可謂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古詩五首》
《登幽州臺歌》 ——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飛來峰》 ——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遊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前兩句詩是從什麼角度寫的?“古人”與“來者”分別指誰?無古人、來著之嘆,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答:時間角度。“古人”:燕昭王一類的古代禮賢下士的明君。“來者”:未來的燕昭王一類的明君。兩個“不見”相互映照,表達出詩人對賢明君主的欽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傷。
後兩句是從什麼角度寫的?詩人為什麼見此景而涕下?(重點)答:空間角度。俯仰天地,天高地遠,寰宇蒼茫,反襯出詩人無比的渺小和孤單。詩人不禁愴然涕下。這種一己的悲哀裡,蘊含著偉大的孤獨感,透露出英雄無用武之地、撫劍四顧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俠氣概。
詩歌表現了詩人怎麼樣的情懷?(重點)答: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以及對賞賢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達了人生的孤獨感。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兩句用了什麼寫法,寫出了泰山什麼特點?答:借齊魯兩地來烘托(側面描寫)泰山那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這兩句寫出了泰山什麼特點?用了什麼寫法?答:上句寫泰山的神奇秀美,下句寫泰山的巍峨高大。前句虛寫,後句實寫也是側面描寫。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請試著煉“鍾”和“割”這兩個字。答:“鍾”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寫出了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割”字用得極好,泰山就像一把碩大無比的刀一樣,切斷了那照臨下土的Sunny,分出了山南向陽明亮,山北背陰晦暗的兩個世界,有力地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這兩句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情感?答:這一聯寫凝望之景。“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重點)答: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主題:這首詩透過描寫泰山神奇秀麗、雄偉高大的形象,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重點)
《登飛來峰》 ——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詩的前兩句寫景,寫了什麼景,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何妙處?答:飛來山上的高塔,雞鳴時的日出;誇張,登飛來峰頂的高塔,在晨雞報曉時分,便可以看到旭日東昇,進一步襯托出峰和塔的高。表明詩人的立足點之高,為後面的抒情議論做鋪墊。
再讀一讀詩的三四句,說說作者想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 ?(重點)答:“浮雲”在古代詩歌中,往往用來借代奸邪小人,漢陸賈# 《新語》:“邪臣蔽賢,猶浮雲之障白日也” 原比喻奸佞之徒矇蔽君主,後泛指小人當道,社會一片黑暗。這兩句寫登飛來峰的感想。表面看是:“我”登上峰塔的最高一層,站得高看得遠,浮雲是遮擋不住“我”的視野。其實是用典來直抒胸意。表現作者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遠大的抱負,以及大無畏的精神。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一名句往往被後人反覆引用,並衍生出新的意義。那麼,你從這句詩中讀出了怎樣的哲理呢?(重點)答: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掌握了正確的觀點和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遊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渲染出一種什麼氣氛?有什麼作用?答:寫自己遊村突然來到農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農家豐收後的歡樂氣氛,為下面的出遊、寫景、抒情做了有力的鋪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煉下“莫笑”和“足”。答:“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讚賞;“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句蘊含了什麼道理?(重點)答:寫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涵著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體現了宋詩特有的理趣。
主題:這首詩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圖,表達了詩人沉醉於純樸的農村生活及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捨的情感。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浩蕩離愁白日斜”浩蕩寫出了離愁的什麼特點?(重點)離愁寫出了詩人什麼情感?白日斜勾勒出一幅怎樣的圖景,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答:以“浩蕩”二字,極為凝練地寫出離愁的深廣。離愁指作者離別親朋好友,憤然辭官回家所產生的對親友們的依依不捨之情。“白日斜”三字一筆勾勒景物,以夕陽西沉、暮色蒼茫的氣氛,強化了詩人離京時的眷戀、失落、孤獨的種種情懷。
“吟鞭東指即天涯”寫出了詩人什麼情感?答: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涯海角,可見詩人辭官的決心之大,離京標誌著龔自珍政治生涯的終結,但詩人是否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呢?未然,詩人並沒有隔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
賞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重點)答:這兩句抒情,詩人用移情於物的手法,落花並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作者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這兩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愛國之心的體現。可謂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